遗留在荒原的碑
遗留在荒原的碑内容简介
茹志鹃:当代的青春之歌当有些作家正寻找属于自己那块土地的时候,星儿凭她炽热,细致的感情,已找到了一片绿洲,一片小小的,北大荒上的绿洲。是绿洲,一片蓬勃的、青春热情荟萃的绿洲。也是星儿的一颗炽热的心,一颗知冷知热的,同行者的心。这一小片绿洲,说是星儿找到的,不如说是星儿用自己的双脚走到的。因此,在那荒漠的大地上,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看见了多少个青年,多少个活鲜鲜的灵魂在拼搏,在颤抖。我曾在山区看到过许多挖出来的树根堆在一起,看得我简直有些惊心动魄,那些亭亭如华盖的树,一旦栽下土,一旦活了,它们的根须却在土地下面,作过何等样的争斗啊!通过那各种姿态、形状,扭扭曲曲、粗粗细细、圆圆扁扁、盘根错结,仿佛都在诉说它们生长的经历。它们在不同的条件下面,作出了不同的奋斗。要生存,就要伸延、发展。它们盘结起来,扭曲起来,终于生存下来,这就意味着茁壮成长,果然它们都成材了,变成一根一根粗壮的树木。“献给仍留在北大荒的我的知青朋友”是星儿献给知青朋友的,也是献给今天的青年读者的,更是献给下一代的青年读者的。这许多扭扭曲曲、粗粗细细、圆圆扁扁、盘根错结的根须,就是那个动乱时代的青年人的脚步;这就是动乱时代的一个侧面;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青年人的史诗。这一部插队落户的史实,各篇有各篇的人物,经历,性格,志趣。他们在一个号令下,走到一起来了,于是每个人付出了各种代价,努力和那一片美丽的、富饶的土地认同。尽管是用尽了各种色,北大荒的雪,北大荒的草,北大荒的野刺莓,甚至北大荒的气息。也不论《歌与梦》里的鲁墨用彩色的画笔,把那里的人和土地画得多美,但是他们的父母不在那里,他们从小长大的土地不在那里,他们总是在异乡,最令我难忘的是星儿用她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致写的知识青年在那里出生的第二代,《林中的野刺莓》里的鞍鞍,读后简直令人心都发痛。这个小鞍鞍在母腹中就是在北大荒的,但是他却难和这块土地认同。他对这块土地陌生,对在这块土地上奋斗的爸爸妈妈陌生。他张皇,出走,搭了马车想去火车站,然后去上海,去找爷爷,去找他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亲爱的人。不管天黑路远,不管老狼和熊瞎子,小小的心上担负了那么多的忧伤,发出了那么强烈的爱的磁场。跌进沟里,忍饥耐寒,克服了多么大的恐惧,毫不回头地去找他失去的东西。父辈的奋斗,似乎并没有为他劈出一条幸福的路来,父母也只能用他们苦斗的照片,预备用这来得到将来儿辈的谅解。鞍鞍的悲哀,龚玫和安达的悲哀,一代人的悲哀,悲哀里有一
遗留在荒原的碑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