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2

顾文姬评分

5

55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内容简介

"A remarkable achievement...vivid...fluent, graceful.... A publishing event."—Boston Globe In this widely acclaimed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Jonathan Spence achieves a fine blend of narrative richness and efficiency. Praised as "a miracle of readability and scholarly authority," (Jonathan Mirsky)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offers a matchless introduction to China's history.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I understand a "modern" nation to be one that is both integrated and receptive, fairly sure of its own identity yet able to join others on equal terms in the quest for new markets, new technologies, new ideas.

然而,中外关系已然紧张。中国境内爆发教案后,美国国内随即发生排华暴行,美国也发布一连串的禁令,是的华人移民人数锐减。从这些案例可知,纵使个人的努力证明不同种族间可以和平相处,相互包容,然而在民族的文化与价值目标上,彼此之间仍充满不信任。

当然,清朝最后一百年的统治,也留下了其积极一面,那就是:泱泱中华的信念,决不能消亡。

1600年的中华帝国仍是当时世界上所有统一国家中疆域最为广袤,统治经验最为丰富的国家。其版图之辽阔无与伦比。当时的俄国刚开始其在扩张中不断拼合壮大的过程,印度则被蒙古人和印度人分解得支离破碎,在瘟疫和西班牙征服者的双重蹂躏下,一度昌明的墨西哥和秘鲁帝国被彻底击垮。中国一亿两千万的人口远远超过所有欧洲国家人口的总和。

世界范围的白银短缺使外国人购买中国的商品时改用其他的不太常用的货币,更加剧了中国的危机。1820年代,每年大约有两百万两白银流出中国,到1830年代,每年增至九百万两。乾隆时期,一贯铜钱大约等于一两白银;嘉庆时期山东省一贯五百文铜钱等于一两白银,而道光时为二贯七百文等于一两白银。

盛怒之下的康熙又于1686年对雅克萨发动第二次袭击,遭到了俄国更加激烈的反抗。然而,俄国统治者担心面对清军的坚决抗击,自己是否有能力守住辽阔的区域,遂决定主动提出议和。议和双方用通晓拉丁文和满文两种语言的耶稣会士做翻译,于1689年在尼布楚议和,并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一条约影响深远,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条约之一,它划定的疆界一直维持至今。在最有争议的地区,以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作为两国的南北基本分界线。俄国人放弃并捣毁雅克萨城,整个黑龙江流域归属中国。

十八世纪,中国大多数人口增长都是生态的巨大变化促进的。新的作物从新大陆传入中国。例如,十八世纪中期,甘薯在中国沿海地区广泛传播,同时玉米和马铃薯在华北和西南地区也普及起来。晚明时期,花生已在华南和西南地区迅速传播。

1736-1799年的乾隆朝是中国历史上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朝。如果我们将其与皇帝在位时间差不多的康熙朝,以及雍正朝一起考察,就可以看到这三位皇帝统治中国的时间涵盖了1661年至1799年间的整个时段。如果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与同一时期的北美(即英国人在纽约建立殖民地到乔治·华盛顿去世),或者与英国查理二世复辟到工业革命这一时期相比,在外国观察者眼里可以看出,为什么中国表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平稳安定和一脉相承的景象。

现在他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销毁近三百万镑生鸦片。他的解决办法是下令挖出三条七英尺深、一百五十英尺长的壕沟。然后在六十名官员的监督下,用五百名壮丁剖开鸦片球,用水、盐和石灰搅拌,直到鸦片溶解。然后在中外围观者众目睽睽之下,使这些黑乎乎的混合物流进港湾,汇入大海。

十九世纪前半期英国给中国带来的一系列失败成为导致中国国内动荡的原因之一。动荡局面的形成还包括前述很多方面的原因:日益增长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白银的外流,知识精英谋取一官半职的艰难,鸦片吸食的泛滥,八旗作战能力的衰减,何坤及其党羽引起的官僚机构的道德败坏,白莲教的屡败履兴带来的广泛社会灾难。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