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空虚说

作者:叔本华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13

顾文姬评分

4

211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生存空虚说内容简介

一、论女人与性爱的形而上学
二、论思考
三、论读书与书籍
四、关于噪音
五、论自杀
六、观相论
七、生存空虚说
八、关于疯狂
九、论天才
十、活着
十一、文学的美学
十二、爱情与婚姻
十三、极端与偏见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而思考的机缘和气氛,从书本中所受的启发次数远不如现实世界多,因为现实世界和眼前的食物,具有其原始性和力量,是精神思考的具体对象,最容易促使这种精神活动。 这类人既无思考力,又乏批判力,所以只好引用权威之言,因为找到最好的护身符,振振有词地据之而辩,发出胜利的呼声。 现实生活中,不管能说出多少理由,来证明我们是过得幸福的,愉快的,但事实上,我们只是在重力的影响下活动而已,战胜了它,才有幸福可言。但在思想的境界中,只有精神,没有肉体,也没有重力的法则,更不会为穷困所苦。

不滥读,而且有方法可循,就是不论何时凡为大多数读者所欢迎的书,切勿贸然拿来读。你要知道,凡是为愚者所写作的人常常会受到大众的欢迎。 平凡的人,好像都是一个模型铸成的,太类似了!他们在同时期产生的思想几乎完全一样,他们的意见也是那么庸俗。

马鞭声纯粹是一种恶作剧,或者可以说是劳动阶级对于知识分子的一种嘲弄。这些可憎的行为,在都市中竟被宽恕,足见他们的专横跋扈。

普利尼说:“神并不是万能的,因为神即使想自杀也办不到,但人能够自杀,这是人类在诸多不快中,神给予我们的最大恩赐。” 倘使人生的结果纯粹都是消极的,然后,生存突然终止的话,恐怕没有人不自杀的吧——所幸,这里面还有积极的影响,就是肉体的坏灭。肉体的坏灭,使人恐惧,使人退缩,这实是因为肉体是“求生意志”的显现。

诸位,若想向别人吹嘘某个平凡人三十年后必是伟大的思想家,千万不要选择那些脑满肥肠、臃肿痴肥、满脸俗气的对象。造物主不是已在这个人的脸上,以极易认读的手迹,写上“平凡人”三个字吗?

生存空虚说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叔本华

叔本华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Arthur ,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1788年2月22日诞生在但泽(今波兰格旦斯克)一个异常显赫的富商家庭,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叔本华家产万贯,但不得志,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25岁发表了认识论的名篇《论充足理性原则的四重根》。30岁完成了主要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首版发行500本,绝大部分放在仓库里。53岁出版《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62岁完成《附录和补遗》,印数750本,没有稿费。65岁时《附录和补遗》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成名,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无力承受月桂花环。”1860年9月21日在法兰克福病逝。

叔本华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