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道徳教育讲座

作者:三岛 由纪夫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6

顾文姬评分

暂无评分

不道徳教育讲座内容简介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讓人等待的人,雖是勝利者,也是成功者,卻未必是幸福的人。那些在車站前等待的人們,由於自身有所欠缺,反倒最能展現出幸福的樣貌吧。

值得安慰的是,邪惡的事物看起來美麗,是因為我們是隔了一段距離來看它的。倘若我們陷身於罪惡的泥淖之中,絕對不可能會認為它很美麗。 邪惡的事物不可能以原本猙獰的樣貌出現,除非我們戴上「能夠看見善美的眼鏡」。

近来有愈来愈多年轻爸爸喜欢炫耀自己的小孩,真是让人反胃。或许是在美国人的影响下,他们也学起美式作风,动不动就把小孩的照片拿给人看。每当我看到这种情景时,总被惹出一肚子火,难道这些男人宁愿抛开男性的尊严,一头栽进柴米油盐的俗事中吗?

不成熟的「意見」不如自然的「機智」,因為它比前者更具高度的人生智慧。而當今的大眾傳媒最欠缺的正是這種自然的機智。

善意地看待別人,原是人類社會交往時應享有的權利,自白者卻無知地把這種權利給糟蹋了。 我們都是從自我厭惡的角度來欣賞別人的優點,但如果想藉此「弱點」博取對方同情,那就真是粗鄙至極了。 不論多麼醜陋,仍然執意要「自白」和盤托出,希望藉此得到對方的認同,進而稱許其「坦白」的想法,不但很幼稚天真,更是藐視現實的人生!因為,如此「赤裸裸的自白」,人們多半難以接受,而且幾乎毫無例外。

小說與現實生活有很大的落差。以閱讀杜思妥也夫斯基的小說為例,讀者在驚愕於其真切揭露人性境況的同時,亦認同其筆下人物的命運,因為這正是讀者的心理投射。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是各自獨立的個體,不論他的自白說得多麼巧妙,我終究不可能變成對方。所以,我認為動輒濫情向別人自白的人,絕對是把人生和小就混為一談了。借用尼采的話,他就是把自己當神。

人類為了生存下去,還是應當恐怕那些無足輕重的事物比較好,由於每個人感到恐懼的總量大致相同,要是把恐懼多數用在無聊的事物上,就得以免去對死亡、氫彈和戰爭的恐懼,繼而從這鋪天蓋地的恐懼中,確保住個人的自由。

人生就是靠着不断的遗忘,才比较容易活得下去。……据我自身的经验,人生的道路该如何走下去,这问题应该由自己去面对。这个问题必须透过阅读、自我思考,才能想出答案。而这方面,老师几乎没传授过我什么。

不管是否适合自己,都应跟随流行。流行会是你最棒的隐身衣,甚至可以说,唯有时下流行的衣装,正是用来隐藏思想的最佳武器。 一般认为,浅薄的思想如同过眼云烟,轻佻的文化就像水流花谢。流行的事物,正因为其肤浅才会普及,正因为其肤浅才会迅即消逝。这个观点完全正确。然而,在它没落多年以后,留在我们回忆里的美好,反而是这些肤浅的事物。 那些沉重僵硬的事物,乍看似乎不像流行那般容易随浪潮退去,事实上,或许比流行还要短命。

到了今天,處男簡直成了不值錢的古幣(不過,處女還是在市場上流通的貨幣)。尼采也曾經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裏提出: 難以保有純潔的人,儘管放棄純潔吧。若是勉強保有純潔,將使其變成通往地獄之路。與其讓純潔化為靈魂的泥土與淫欲之路,不如拋開他它吧。 這實在是擲地有聲的至理名言。當男子仍是處男的時候,滿腦子裝的都是猥褻的幻想,根本無法保有透明純淨的心靈。

學生若期望老師能完全理解自己的想法,那可是懦弱的表現。老師只需施予教育、給予訓誡,傳授知識,並且試著了解學生,就算完成了他們的工作任務。

所以,倘若各位期望別人來了解你們,或因認為反正不會有任何人了解你們,而就此鬧彆扭或搞叛逆,都只是出於懦弱的驕縱罷了。

我想說的是,必須有這樣的想法:「哼,就憑那些老師,怎能了解我呢?」接下來,讓該擁有這樣的氣魄:「哼,我雖然會用功讀書,可不會輕易讓你們了解我呢!」

假如施與受能像情愛的回憶那般,沒有借還的關係,那麼整件事自始至終就能維持同樣的美好吧。

...可就在不久前,有一对朋友的夫妻刚邀过我去酒馆谈天。就在打算告辞时,我竟在一群美女没钱一时嘴快说出:“家里还有小宝宝在等着我,我得先回去了。“

“他是个成功的男人。” “她是我理想中的情人。” 在说这些的时候,友情和爱情自然就会应运而生。这样岂不是很好吗?何必再添上无谓的自白呢? 人在极度兴奋和悲惨的时候,就会被自白这种病所侵扰。此时,最重要的是自我克制。便何况,像人生励志之类的书,任何人读了都不会放在心上的。

不道徳教育讲座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