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书
化书内容简介
《化书》分六化,每化为一卷,即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每化又分若干章,共一百一十章。主要运用道教哲学思想和儒学伦理观念,以类推比附的手法,从事物的变化中,阐述修道成仙的思想,探寻社会治乱的因由,指出实现太平治世的道路。
热门摘录
蛇化为龟,雀化为蛤。
老枫化为羽人,朽麦化为蝴蝶,自无情而之有情也。贤女化为贞石,山蚯化为百合,自有情而知无情也。是故土木金石,皆有情性精魄。
心不疑乎手,手不疑乎筆,忘手筆,然後知書之道。和暢,非巧也;淳古,非樸也;柔弱,非美也;強梁,非勇也。神之所浴,氣之所沐。是故黠策蓄血氣,顧盼含情性。無筆黑之跡,無機智之狀;無剛柔之容,無馳騁之象。若皇帝之道熙熙然,君子之風穆穆然。是故觀之者,其心樂,其神和,其氣融,其政太平,其道無朕。夫何故?見山思靜,見水思動,見雲思變,見石思貞,人之常也。
老子说:“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还讲“命”,“莫之命而长自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庄子更是要人顺从自然的命运的安排,“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德殉名”。道教则不同,他讲“能为”,讲役用万物,并认为人能凭借主观能动性来“夺阴阳造化之根”。
所以心同幽冥,则物无不受;神同虚无,则物无不知。
夫智者多屈,辩者多辱,明者多蔽,勇者多死。
作环舞者宫室皆转,瞰回流者头目自旋。非宫室之幻惑也,而人自惑之;非回流之改变也,则人自变之。是故粉巾为兔,乐石为马,而人不疑;甘言巧笑,图脸画眉,而人不知。唯清静者,物不能欺。
鬼之神可以御,龙之变可以役,蛇虺可以不能螫,戈矛可以不能击。唯无心者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兵刃不能加,天命不能死。其何故?志于乐者犹忘饥,志于忧者犹忘痛,志于虚无者可以忘生死。
目所不见,设明镜而见之;耳所不闻,设虚器而闻之。精神在我,视听在彼。跰趾可以割,陷吻可以补,则是耳目可以妄设,形容可以伪置。既假又假,既惑又惑。所以知魂魄魅我,血气醉我,七窍囚我,五根役我。惟神之有形,由形之有疣。苟无其疣,何所不可?
有言臭腐之状,则辄有所哕;闻珍羞之名,则妄有所咽。臭腐了然虚,珍羞必然无,而哕不能止,咽不能已。有惧菽酱若蝤蛴者,有爱鲍鱼若凤膏者。知此理者,可以齐奢俭,外荣辱,黜是非,忘祸福。
爪发者,我之形。何爪可割而无害,发可截而无痛?盖荣卫所不至也。则是我本无害而筋骨为之害,我本无痛而血肉为之痛。所以知喜怒非我作,哀乐非我动,我为形所昧,形为我所爱。达此理者,可以出生死之外。
虚化神,神化气,气化血,血化形,形化婴,婴化童,童化少,少化壮,壮化老,老化死。死复化为虚,虚复化为神,神复化为气,气复化为物。化化不间,由环之无穷。夫万物非欲生,不得不生;万物非欲死,不得不死。达此理者虚而乳之,神可以不化,形可以不生。
化书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