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的叫卖声

作者:约瑟夫·阿狄生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21

顾文姬评分

4

153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伦敦的叫卖声内容简介

从英国散文的不朽篇章中,掇英三十一篇,出自18-20世纪的十四位作者的手笔。突出地反映了作者们独有的平和而丰富的情怀,幽默并略带讥讽的语境。书名取自18世纪的阿狄生的篇随笔名,漫话当时的市景民俗,卖报纸、卖点心、消防队……书中选19世纪的代表作家为兰姆,其作品记录了他作为一个忙碌的小职员,在生活中找到带苦味的快乐和遐想。这里还有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她在开创意识流小说的同时,用轻快的散文手法写下了她对文学的挚爱和印象,成为英国20世纪英国散文中的一奇葩。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我常常觉得,我们没有尽力量、想办法让我们的女同胞有些正当事业和消遣。虽然为他们似乎也安排了一些娱乐活动,但多半只是把她们当做夫人女子,而没有把她们看做万物之灵的人类。梳妆台就是他们的用武之地,把头发梳理成某种样式就是她们生活中的大事业;用一个上午挑拣出一副缎带就是了不起的工作;到绸缎店、杂货铺走那么一趟就累得她们一整天再也干不了别的什么事了。缝纫和刺绣是她们 的正业,做果酱和甜食是她们的苦活儿。

梳妆台就是她们的用武之地,把头发梳理成某种样式就是她们生活中的大事业;用一个上午挑拣出一副缎带就是了不起的工作;到绸缎店、杂货铺走那么一趟就累得她们一整天再也干不了别的什么事了。缝纫和刺绣是她们的正业,做果酱和甜食是她们的苦活儿。这自然是指一般妇女而言。据我所知,另有不少妇女,生活方式高雅,见客谈吐不俗,活动在知识与美德的高尚领域之中,不仅衣饰华贵,而且还有心灵之美,须眉之辈见之,不唯爱慕不止,敬畏之心也油然而生。 当今社会的女性依然如此诶,有意思

再深入一步想,这种蝇营狗苟的人际关系,上层社会何能独免?历来所谓的高等人士对上谄、对下骄、互相之间为了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关系,又与“婢仆”何异?不过是换一些更为堂皇的名目罢了。至于今日极少数自称为“公仆”的人,他们不仅跟这些“婢仆”一样会对“主人”磨洋工、撤赖,而且摆起谱来“比‘主人’还‘主人’”,那就不用说了。

“岁月!”你也许会叫起来,“那个退休的老傻瓜还能有什么盼头?他自己也说过:他已经年过百了!” 从名义上说,我的确度过了五十个年头。可是,如果你从这五十年当中去掉那些并非为了我自己,是为了別人而耗去的岁月,你就可以看出我现在还是个年轻小伙子哩。因为,只有一个人自己能够完全支配的时间,才能理直气壮地称为他自己的时间;而其余的时间,尽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让他度过了,却只能叫做别人的时间,并不属于他自己。

伦敦的叫卖声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约瑟夫·阿狄生

约瑟夫·阿狄生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