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内容简介
英国凯恩斯的代表作。1936年出版。认为资本主义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提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增加公共支出,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等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在分析方法上,侧重于对全社会总供给、总需求、投资和消费等总量的分析。此书对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及各国经济政策有重大影响。
热门摘录
当储蓄金额超过目前的维修费用时,这一部分超过的部分既不直接引起现行的投资,也不被用于支付消费。因此,它必须由新的投资所补偿。。。 结果,能够真正形成现行收入的信投资必须减去相应于储备金额超过目前维修费用的数量。 从而,要想达到既定就业量,必须存在着更强烈的对投资的需求。
现以一座房屋为例。假设该房屋直到寿命终了以前均能被居住而无需加以修缮。如果每年从房客支付的租金中减去一笔折旧费,而这笔折旧费既没有被房主用于维修,有没有被他当做可以供消费之用的净收入,那么这笔储备金额会在房屋的寿命期间继续压低就业量,移植到该房屋重建时,才突然把以往压低的就业量一次补足。
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经济社会的显著弊端是:第一,它不能提供充分就业;第二,它以无原则和不公平的方式来对财富和收入加以分配。
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们的思想,不论它们在对的时候还是在错的时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要更有力量。的确,世界就是由它们统治着。讲求实际的人自认为他们不受任何学理的影响,可是他们经常是某个已故经济学家的俘虏。在空中听取灵感的当权的狂人,他们的狂乱想法不过是从若干年前学术界拙劣作家的作品中提炼出来的。
讲求实际的人自认为不受任何学理的影响,可是他们经常是某个已故经济学家的俘虏。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其基本观点是: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超过商品的供给,资本家就会增加雇佣的工人数量,扩大生产;反之,当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资本家或者被迫降价出售商品,或者让一部分的商品滞销,此时就会因为没有办法实现其最低利润而裁员,收缩生产。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