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摘录
东周思想家继承西周敬天保民思想,虽然还不敢也不能直接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他们已经被明确地放在民的附属地位。这里所谓民,有时也包括统治阶级中人在内,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只要认识民为主体,神是附属,就是思想上的一个大贡献。两周以后,宗教在华族里,即使有时盛行,却不曾获得绝对支配的权威,给社会进步以及大的障碍,东周思想家对神的解释,是起了作用的,他们的解释是可以珍视的。
宗教毒当然更重。因为儒学毒根一般生长在统治阶级的土壤上,而统治阶级是可以消灭的。宗教的毒根,一般生长在被压迫阶级里,要拔生长在广大劳苦群众里的毒根,费力很大,收效甚缓。汉族受宗教毒较轻,不能不归功于儒家学说的鬼神不可知论。
士是统治阶级的最下一层,当他求仕干禄向上看的时候,表现出迎合上层贵族利益的保守思想,当他穷困不得志向下看时,表现出同情庶民的进步思想。士看上时多,看下时少,因此士阶层思想保守性多于进步性,妥协性多于反抗性。孔子学说就是士阶层思想的结晶。士阶层思想偏上而地位近下,对上妥协,对下也要有些妥协,这样,中庸就成为最合适的哲学思想。
理论上中道虽然偏在贵者尊者方面,对卑贱者的利益却还要兼顾,但实际上尊贵者并不实行自己应负的责任,而卑贱者总负着片面的过度的义务。这样,中庸之道就讲不通了。凡是讲不同的地方,都归到天命。高远莫测的叫做天,无可奈何地叫做命。
例如许武被举为孝廉以后,和两个兄弟分家,三分财产自己取最好的一份。两个兄弟算是能让,也被举为孝廉。许武于是大会宾客,宣告使两弟成名的本意,把自己一份财产分给两弟,许武因此获得更大的声名。又如赵宣葬父母,就在墓道中居住行丧礼,前后凡二十余年,乡人都称他是孝子,州郡官屡次请他做官,他都不出来,孝名愈来愈大。后来郡太守陈蕃查出赵宣在墓道中生了五个儿子,按惑众欺神鬼的罪名处罚。
“一切宗教不能生出深根来,应该归功于史官文化,因为它含有抵抗(虽然是不彻底的)宗教的因素。史官文化的主要凝和体是儒学(其次是道家学说)。儒学创始人孔子,叫人专注人事。”“不谈鬼神和死后事,是孔子也是儒学对鬼神的基本态度,所以在儒学的思想体系里,鬼神不可能取得重要地位,更不可能取得主导地位。宗教得以兴盛的必要条件,首先是对鬼神(一神或多神)有绝对信仰,而儒学对鬼神则是怀疑,敬而远之,这就形成汉族历史上允许各宗教并存,既不完全信奉也不彻底排斥,从不发生所谓宗教战争的特殊现象。”
夏侯湛仿《周诰》体裁,作《昆弟诰》一篇,和骈文对立。此后凡反对骈文,必模拟《周诰》。
郭璞作注,简括确切,不知道的就说‘未详’,避免注家强不知以为知的陋习。
汉族原有的儒家道家学说,都已一生为限,不讲前生与来世,在这一点上,比起那些宗教来,应该说是属于唯物论方面的了。但是,也就在这一点上,被外来的佛教取的喧宾夺主的优势。
足见宗教的光明以世俗社会的黑暗为基础,社会愈黑暗,宗教愈光明。
书法至西晋成为最重要的艺术。
每一个卦代表当作同意属性的若干事物,比结绳记事进了一步,后来皇帝族发明象形文字,借它作卜筮符号,失去了原来作为记事符号的意义。
西周时期,人口极稀,在广漠的地面上,零星地散布着一些住人的大小城堡叫做邑。较大的邑里住着天子或诸侯,所以邑也称国。东周,兼并战争的发展,国境扩大,大夫采邑也扩大。大夫所居邑以外的大邑,派士去管理,称为邑宰;国君所居邑以外的大邑,有些仍称邑,有些称为县。县是直属于国君的行政区域。县行政长官为大夫、守或尹,地位高于邑宰。
东周长期的兼并战争,使统治者继承西周敬天保民的思想,体会到天、命、鬼、神不一定可靠,可靠的是负担赋税兵役的庶民。东周思想家虽然还不敢也不能直截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它们已被明确地放在民的附属地位。两周以后,宗教在华族里,即使有时盛行,却不曾获得绝对支配的权威,给社会进化以巨大障碍(这是什么意思???),东周思想家对神的解释,是起了作用的。
主张治国行猛政,“火性猛烈,人见了害怕,所以很少有烧死的人;水性懦弱,人喜欢玩水,好多人因而溺死”《左传》昭公二十年。所谓猛政,就是把严厉的刑法公布出来,让人不敢犯。在金属鼎上铸刑书。孔子想要法律神秘化,独掌在贵族手中,使庶民莫测,不敢轻试。子产首创刑鼎,削减贵族特权,是一个进步的措施。
中国通史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