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非正常生活
我的非正常生活内容简介
想说清楚洪晃是个什么样的女人是不可能的事。她是著名文人章士钊的外孙女、著名外交家乔冠华的继女、著名作家章含之的女儿、著名导演陈凯歌的前妻,从小笼罩在这么多“著名”的光环之下,应该是一个标准的大家闺秀;但她的个性却独立而反叛。十二岁独闯纽约,被称为“空降的红小兵”;在美国名校受到系统的教育,之后回国闯荡。开网站、拍电影、办杂志,虽然是出于兴趣,但却做得认真又投入,事情搞得红红火火,她特立独行、我行我素的作风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张扬。她对艺术有着超乎常人的鉴赏力,对自己热爱的事业执着到了疯狂的地步,凡事拿得起放得下,可上可下,可进可退,成功出版了三个畅销的时尚期刊,终于成为了著名的出版人——在她得到这个属于她自己的“著名”的同时,也得到了朋友和同事的一致赞赏。本书除了作者自己书写的文字外,还用大量篇幅收集了她周围人所“揭发”的关于她的桩桩件件,点点滴滴,使这个出身名门、满嘴粗话、性格率真、知人善用、勇于改错的性情中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通篇洋溢着洪晃独特的个人魅力。
热门摘录
我已经非常明白,教育的价值是被教育的人能够问“为什么”,能够独立地找到答案,能够有自己的观点。会背书的学生都是傻X。
教育的价值是被教育的人能够问“为什么”,能够独立地找到答案,能够有自己的观点。 会背书的学生都是傻叉。
男人分两截,上半截和下半截。上半截是修养,下半截是本质。 女人真的爱上一个男人是被他的下半截打动了,不是上半截。
我向来认为,我的性格和聪明是我最大的长处,而我的长相是我最大的短处。
因为她经济上的足够独立,对所有的奢侈品已经可以轻松的自给自足她的男朋友不必为女朋友今天要月亮明天要太阳而头痛;因为她头脑的独立,她可以明明白白的为自己在事业上做任何一种决定,而不劳神男朋友每天听女友絮叨在办公室里的挫折;因为她个性的率真和简单,他几乎没有女人的“小肚鸡肠”,她的男友因此省心很多,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编辑永远无法避免自我欣赏甚至是自恋,好编辑和坏编辑的一个区别往往只是能不能时刻提醒自己别陷到自恋里去就是了。这个问题洪晃是这么跟我说的: 你如果喜欢自己,别办杂志写书去
作为一个写字为生的人,我知道有两种人,一种是写出来的比活人更生动一点,另一种是活的比写出来的更生动一点,一般我更喜欢后者,因为后者活得比较生动
有时候,人聚在一起疯玩是为了忘记或发泄,而能够帮助你忘记和发泄的人就成了朋友。
教育的价值是被教育的人能够问“为什么”,能够独立地找到答案,能够有自己的观点。会背书的学生都是傻×。
唯一的可能就是邮局,但是这种单位只会压书,不会发书,他们的专长是利用政府政策给予的垄断,提供最少的服务,收取最高的费用
而COSMOPOLITAN只不过是教唆女人如何把世界上最老的职业——卖淫从货币交易变为易货交易。
做了这么多销售以后我悟出来两点:一、我必须卖我的刊物,不是卖我的销售;二、唯一能够吸引客户做尝试的就是价值服务,多提供服务项目。关系当然重要,但不是根本。在国内,我的这种思路显得有点傻,美国人教育的根又暴露出来,太理想化,不会找捷径。但是我想做好必须要有一个信仰和原则,不然只能有暂时的利益,不能维持。
商业社会里的娱乐消费杂志是完全为了商业活动,也就是完全为了广告而生存的,这条定律,在我们这里还不完全成立。
洪晃说她父亲留给她的是一种自然、追求自由、无拘无束、什么也不顾的生活态度。而出于平衡,觉得自己过舒服了,她妈妈的影响就会出来,又会觉得做人不能这么舒服,不能对自己、对人家都不负责任,这是要遭人指脊梁骨骂的。所以,她的放松与她的沉重责任感经常反反复复地形成对立,当然,从本质上说,洒脱的力量可能远不敌责任的力量。
开心跟钱没关系,得自己找乐子。
能够感觉到爱和悲伤比没有感觉好几千倍,几万倍。
“有时候,能在废墟里找到很漂亮的东西,也是很快乐的事情,我没有什么钱,但是喜欢好看的东西,所以得去找,其实穷人买东西自有自己的乐处。 有时一个人闹病太频繁,并掺杂着情绪波动,不能不使人怀疑有隐藏的威胁他人的动机。
打小时候起,我们家人就教育我当大女人:要独立,要大气,要自尊,要善良。我尽量按照他们的教导活了半辈子,才发现这只是女人很多种活法之一,不太实惠,在小事上经常吃亏。 大女人最吃亏的地方是男女关系,她们根本不知道男人要什么,大女人不会讨男人的喜欢,她们注意自己的修养,不重视男人的需求。
“生活是艺术,艺术不是生活”,“永远是暂时的,只有暂时才是永远的”,他还说,“爱情不是最重要的”。
我的非正常生活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