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主义贫困论

作者:卡尔·波普尔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10

顾文姬评分

5

529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历史主义贫困论内容简介

《历史主义贫困论》一书对历史主义这种贫乏的方法作出了批判,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即用历史学的哲学来取代以往的历史哲学,其中心问题是历史学的成立其本身的哲学基础。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常常有人建议,与其在社会学中徒劳地效仿自然科学,寻找普遍的社会学规律,倒不如在自然科学中效仿历史决定论的社会学,即运用只限于历史时期的规律。历史决定论者热中于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尤其倾向于如此设想。参阅纽拉的《新知识》第四卷,399页。

历史决定论者完全承认,我们的愿望和思想,我们的梦想和推理,我们的恐惧和知识,我们的兴趣和精力,都是社会发展的力量。这并不教导说,我们不能做什么事情;它只是预测你的梦想、你的理性所构想的东西都不会按计划实现。只有与历史的主流相适应的计划才是有效的。现在我们可以确切地知道,历史决定论者所承认的合理活动是哪一种。只有这种活动是合理的,因为它们适应和促进将来临的变化。社会助产术是我们所能有的唯一完全合理的活动,唯一能以科学的先见之明为根据的活动。

物理学是以因果解释为目标;社会学则以对目的与意义的理解为目标。

可以设想,我们通过分析社会生活,可能发现并直觉地理解任何一桩特殊事件是怎样并且为什么发生的;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它的原因与结果——即形成了它本身以及它对其他事件的影响的那些力量。然而我们却会发现,我们不能够总结出一般的规律,用一般的词句来描述这类因果的链索。因为,它可以仅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学情况,而不是其他的什么,那是用我们已经发现的特殊力量就可以得出正确的解释的。而那些力量也很可以是独一无二的:它们可能在这一特殊的社会局势中仅仅出现一次,而永远不再出现。

历史主义的每一种说法都表达了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卷入将来的感觉

历史主义是指一种社会科学的研究途径,它认为历史预言是它的主要目的,并认为通过揭示隐藏在历史演变之中的“节奏”、“类型”、“规律”、“和趋势”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作为集体传统的载体的集体精神之存在这一著名的理论,尽管它本身并不必然是历史主义论点的一部分,却和总体论的观点紧密相连。

为了理解社会生活,我们就必须超出单纯分析事实的因果,即分析动机、利益关系以及由行动所造成的反应;我们必须把每一事件理解为是在整体之中扮演某种特殊性的角色。这一事件就由于它对整体的影响而获得它的重要性,因此它的重要性就部分取决于整体。

历史主义贫困论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卡尔·波普尔

卡尔·波普尔

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出生于1902年7月28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当时属于奥匈帝国)的一个犹太裔中产阶级家庭,毕业于维也纳大学。1928年,他获授哲学博士学位,1930年至1936年间在中学任教。1937年,纳粹主义势力抬头,波普尔移民至新西兰。他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即基督堂市)的坎特伯雷大学任哲学讲师。1946年迁居英国,在伦敦经济学院讲解逻辑和科学方法论,1949年获得教授职衔。1965年,他经女皇伊丽莎白二世获封爵位,1976年当选皇家科学院院士。1969年从教坛退休后,他仍活跃于知识界。1982年,波普尔获颁荣誉侍从勋章。1994年9月17日逝于英国伦敦。波普尔是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他认为经验观察必须以一定理论为指导,但理论本身又是可证伪的,因此应对之采取批判的态度。在他看来,可证伪性是科学的不可缺少的特征,科学的增长是通过猜想和反驳发展的,理论不能被证实,只能被证伪,因而其理论又被称为证伪主义。50年代后,他的研究重点转向本体论,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著有《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科学发现的逻辑》等。

卡尔·波普尔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