嵴椎之轴

作者:夏宇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21

顾文姬评分

5

152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嵴椎之轴内容简介

這些詩是從一個箭頭開始的,2009年春天,好逸惡勞的女詩人整好一個背包,踏上了一千六百公里的徒步之旅,她跟著箭頭走,有時候跟著貝殼,花了五個月,走到箭頭消失的地方,中世紀被稱為「世界盡頭」的大西洋岸。她遵從一個古老的毀滅與重生的儀式,燒掉了衣物和鞋,以及厚厚一疊大小不一的紙張,上面是沿路隨手寫下的橫七豎八幾百個句子。必須說:呃紙張一燒完她就後悔了,當天晚上她開始默寫燒掉的句子,這個過程花了十年,找回十之六七,句子與句子互相編織,又生出另些句子,匯集成一本詩集,三十三首詩。詩集一如既往,顯示她是個形式狂熱者,天真的符號數字驅魔者。垂直的脊椎,平行的箭頭,生之強大驅力,死之莫名意志,一豎一橫,在地表移動,當淺薄的腳印早已消失回歸洪荒,詩集戮力以鑄字打凸的方式,去掉油墨,重現當年荒野躑躅的痕跡,這過程極端繁複,歷經無數工序,報廢四五百本,薄薄112頁在手上端詳,恍若無物。後記兩千字暫且敷以油墨,因為必須翻譯不易閱讀的打凸文本,待閱讀完畢,讀者願意接受作者的建議,撕開紙張邊緣的虛線,一本完全沒有油墨只有痕跡的詩集就完成了。後記沒有那麼重要,那詩呢?詩稍微重要,它們會晚點消失,當空氣中的微塵與水分滲入紙張,摧毀打凸的張

登录查看更多

嵴椎之轴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夏宇

夏宇

夏宇,原名黃慶绮,筆名李格弟,1956年出生于台灣,祖籍廣東省五華縣,台灣國立藝專影劇科畢業。她19歲起開始寫詩,是1980年代以來台灣最重要的詩人(她不喜歡被貼上“後現代”的標簽),著有詩集《備忘錄》(1984)、《腹語術》(1991)、《摩擦·無以名狀》(1995)、《Salsa》(1999),以及音樂專輯《愈混樂隊》(2002)等。夏宇也寫過少量的散文和劇本。夏宇自1984年起以筆名童大龍、李格弟等發表歌詞,比較廣被世人傳唱的有齊秦的《狼》,趙傳的《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男孩看見野玫瑰》,陳珊妮的《乘噴射機離去》等。

夏宇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