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明

陈芳明

陳芳明台灣高雄人,一九四七年生。輔仁大學歷史系畢業,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美國華盛頓大學歷史系博士班候選人。曾任教於靜宜大學、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現為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從事歷史與台灣文學研究,並致力於文學批評與文學創作,在大學內開授「台灣文學史」與「文學理論專題」等課程。著有政論《和平演變在台灣》(前衛)等七冊,散文集《掌中地圖》(聯合文學)等四冊,詩評集《詩和現實》(洪範)等二冊,文學評論集《鞭傷之島》(前衛)、《典範的追求》(聯合文學)、《危樓夜讀》(聯合文學)及《深山夜讀》(聯合文學),學術研究《探索臺灣史觀》(自立)、《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麥田)及《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麥田),傳記《謝雪紅評傳》(前衛)等。目前正在撰寫《台灣新文學史》。

陈芳明的小说列表

[作品]后殖民臺湾

戰後台灣文學史的發展,較諸日據時期還要複雜。這牽涉到戒嚴文化下所產生的族群與性別問題,也牽涉到外來強勢文化的干涉,如現代主義與張愛玲文學的議題。在本土論述日益趨於鞏固之際,文學史家如何重新評價這些猶待...

陈芳明

[作品]梦的终点 (新版)

「革命的夢,串連著我三十歲時期的年華。那樣的夢,在遠離台灣數千里之外的一個城市釀造並孕育。因為有夢,跨入盛年之後的意志燃燒得特別熾熱,而情感也沸騰得格外滾燙。縱然是離鄉背井,縱然是埋名隱姓,為了追求這...

陈芳明

[作品]昨夜雪深几许

「彎曲的生命旅路,常常會被安排與許多人與事錯身而過。有些注定是淡漠的,並淪為遺忘;有些則產生強烈衝擊,終至刻骨銘心。」 一個耽溺文學的歷史學徒,一度縱身躍入政治深谷,最終轉向成為文學研究者,陳芳明的創...

陈芳明

[作品]掌中地图

若將人生比喻為手掌,那你走過的痕跡,就是烙印在掌中的掌紋。在這一冊《掌中地圖》中,每篇散文都像一條掌紋,描繪了陳芳明的人生轉折。動人的文字背後,迷離的記憶仍舊鮮明,讓讀者彷彿進入陳芳明愛、慾、生、死的...

陈芳明

[作品]危楼夜读

張愛玲與《對照記》、Snow Red與《謝雪紅評傳》、百年孤寂的賴和、余秋雨《山居筆記》…… 陳芳明在危樓內挑燈夜讀,揮去舊書積塵時,記憶隨即隱約浮現。 記憶內,聖荷西的藏書們不受權力干預,有些從自由...

陈芳明

[作品]五十年来台湾女性散文(上)

《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選文篇》與《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二書,針對台灣女性散文文本作全面整理,共收入並評論五十一位具代表性作者。輯一為選文篇(前附編輯體例、導論、編序,總括台灣當代女性散文書...

陈芳明

[作品]典范的追求

「本位主義」曾經長期支配台灣知識份子的文學品味。由於本位的偏執,使得台灣文學的視野受到很大的限制。陳芳明嘗試從文學史的角度,分別探討中國新詩的發展與台灣文學的流變。作者不否認他對台灣的偏愛,但他希望突...

陈芳明

[作品]五十年来臺湾女性散文(下)

《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選文篇》與《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二書,針對台灣女性散文文本作全面整理,共收入並評論五十一位具代表性作者。輯一為選文篇(前附編輯體例、導論、編序,總括台灣當代女性散文書...

陈芳明

[作品]陈芳明精选集

從學院到政治,再從政治回到學界,陳芳明的人生和文學道路何其漫長,正如他習引佛洛斯特的詩,樹林有兩條不同的道路,他只是選擇了那條沒有人走過的。因為見證了一整個時代的轉折,陳芳明以生命譜寫的歌詩,艱難、晶...

陈芳明

[作品]深山夜读

習於夜讀的作者,總是在夜色降臨後,點一盞孤燈,忘情、忘懷、忘我地遁入書的世界,溶入閱讀之中,體會到書中世界,不再是文學世界,而是個靈異世界。紙背上的油墨字體,是一串串符號、巫術、魔法、密碼,肉體也彷彿...

陈芳明

[作品]风中芦苇

在地球另一端度過望鄉的歲月時,我常忍不住回顧閣樓時代的那位少年。在海外完成的詩與散文,不免帶有緊張與憤懣之氣,偶爾也沾染了幾許悲涼。守住城市燈光與星空的樓頭時,我從未預見到自己的靈魂有一天竟然會淪落到...

陈芳明

[作品]殖民地摩登

現代(modern),日文譯字「Ф⑦」,中文譯為「摩登」,台語譯為「毛斷」。從這些不同譯法可以發現,東方社會並不存在「現代」的觀念,而是直接從歐洲文化移植過來。台灣社會到達現代時,正是淪為日本殖民地...

陈芳明

[作品]九十三年散文选

擷取年度散文最佳代表作品,有新人的初生之犢力作,亦有文壇老將的抒情經典。說理抒情融匯一書,篇篇精華、句句入情,是品味生活、體驗人生不可或缺的首選讀物。收錄余光中、蔣勳、吳晟、李儀婷、張曼娟、艾雯、朱天...

陈芳明

[作品]后殖民台湾

戰後台灣文學史的發展,較諸日據時期還要複雜。這牽涉到戒嚴文化下所產生的族群與性別問題,也牽涉到外來強勢文化的干涉,如現代主義與張愛玲文學的議題。在本土論述日益趨於鞏固之際,文學史家如何重新評價這些猶....

陈芳明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