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评传(上中下)

作者:陈贻焮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21

顾文姬评分

5

85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杜甫评传(上中下)内容简介

《杜甫评传(套装全3册)》内容主要包括:上册、序一、序二、作者自识、第一章“未坠素业”的家世、一、远祖的功业、二、祖父的文学、三、几个奇特的亲族中人、第二章童年琐事、一、杜母小议、二、绮丽的童年回忆、三、凤凰——诗人的“图腾”、四、“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第三章壮游、一、“太平盛世”和“太平天子”、二、盛唐漫游之风盛行、三、首游郇瑕和吴越之行、四、“忤下考功第”和“放荡齐赵间”、五、归筑陆浑庄和六、“二年客东都”等等。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可见他性子真是倔强得很,捅了这么大个娄子,差一点“抵罪”了,到最后还是心不服口不服。这种态度,对于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来说,是很难堪的。只是处在当时亟须臣属效力以期收复失地的情势之下,权且忍下这口气,采纳了张镐等人的意见,宽恕了他,“然帝自是不甚省录”,老杜显然是不可能在朝中长久待下去了。……作于上元元年(七六〇)的《建都十二韵》,即慨叹他为救房琯而贬官,欲效贾、屈而未能:“牵裾恨不死,漏网辱殊恩。永负汉庭哭,遥怜湘水魂。”申涵光说:“人亦有一时感激,事过辄悔者。公以不死为恨,真谏臣也。”

李商隐《咏史》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二句可借来概括此诗(杜甫《九成宫》)的中心思想,但诗人的感叹则较此深广远甚。在说诗中,不能混思想、感情为一谈,因为二者各异,须分别评论。譬如此诗,若提炼成“历览”二句云云,即使至确,亦恐难称之为佳作(至于作为研究作家思想、社会思潮的资料,则又当别论)。其理自明,但事实上有时人们往往将思想上或有可取却乏感情又输文采的作品,捧得很高。此风在十年浩劫期内最盛,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改变,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酉阳杂俎》载:“李白前后三拟文选,不如意辄焚之,惟留恨、别赋。”江淹的《恨赋》是标准的骈斌,无论就体制、作法或“词藻宏丽”的文风而言,都最接近进士科所试的律赋。要不是为了应举,谁肯这么亦步亦趋地去苦苦摹拟它呢?光泛泛地解释这只是李白一般的刻苦学习创作的表现,不是很能令人信服的。

杜甫评传(上中下)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