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示要

作者:熊十力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14

顾文姬评分

5

83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读经示要内容简介

《读经示要》是熊十力的最富盛名的代表作之一。本书为熊氏在重庆北碚勉仁书院任教时为学生讲解六经而作,也是熊氏写作的第一部系统地研究论述儒家哲学思想的著作,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说:“今当融贯中西,平章汉宋,上下数千年学术源流得失,略加论定。由是寻晚周之遗轨,辟当代之弘基,定将来之趋向。”书中极力推崇六经中之《易》与《春秋》,并以“六经注我”的精神,用大量篇幅论述了读经的意义与方法,是熊十力对国学的打通与梳理,究天人之际,成大家之气象。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夫,而其道未宏也。《易》道晦塞,二千余年。余造《新论,自信于羲皇神悟之画,尼山幽赞之文,冥搜密察,远承玄旨。真理昭然天地间。悟者同悟,迷者自迷。余非敢以己意说经,实以所悟,证之于经而无不合。岂忍自陷诬经谤圣之罪哉?如上三讲,结集成书。肇始于六十揽揆之辰。毕事于寇迫桂、黔之日。甲申正初起草,秋冬之际而毕。念罔极而哀凄,痛生人之迷乱。空山夜雨,悲来不可抑。斗室晨风,兴至恒有所悟。上天以斯文属余,遭时屯难,余忍无述?鸣呼!作人不易,为学实难。吾衰矣,有志三代之英,恨未

不至纵欲败度。所以为成徳之人,而名为君子之行也。人)N此行,而徒进之以知能,则诈伪日多,乱将滋甚。纳之于法纪、条以度制、行之一国犹可荷安,要非至计。而人类全体,决非法度以维系之,此稍有识者所可知。鸣呼!人类将终古如斯昏暗而不反也则德治乃上圣之迁谈,谁将是究。如日不当卑视群生也,则虽长劫倒,而试设想无量之未来,即此长劫颠倒,犹刹那间事耳。一且猛觉其有不遥获圣心者哉!是故诚恕均平,为致治之常经,以其为人人之所可反诸自性而实践者也。

故学者如不能立志,责志,明读经,如童子诵数而已,终不可喻圣人之志。夫以志喻志,上意,是学者言。下志字,就圣人言。以在圣人者,与在己者同也。己者,设之自谓。无志,终不可喻圣人之志,为其自相障隔也。学者不立志,爱与圣人障隔耳。圣人何曾远人以为道哉!经生辈治经,只以精审训洁,考核名物等为务而已。将圣贤反己求志之实学,漠然无所动于中。外题而丧其内,以博闻为名高,而不务成己成物之实。侈知而昧其原,修于赛之知,而不闻大道。如是而读经,与不读何异?象山教学者先立乎其大大谓志。真千古明训也。

吾国人于仁贤,不惜其苛求之过。而尚于乡原。于穷凶大憝,又往往俯忍不敢声讨,此群化所由日弊也。

于疑戒轻者,则非谓不当有疑也,只不可以轻心致疑耳。于圣言而有所不得于心时,疑虑方生,则必以畏惮之心持之恐自任私智而不达圣意也。如是,则气静而神清。久之,或见圣言之不可易,吾疑之者妄也。或见圣言亦有所不周于后世之务,吾因疑而新有所启也。非吾之智高于圣人也,吾承圣人之遗产,而加以新经验之多,宜其不限于前哲之所见也。疑不忘畏,故不为苟疑也。若轻心以生疑,则气躁而神昏。其于圣言,断无真解。且其由疑而转立己见,又逞邪妄。此为轻疑者必至之患也。

读经示要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