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叙事学

作者:杨义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19

顾文姬评分

5

85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中国叙事学内容简介

理论之道 有两条,一条简捷,一条艰难。近年来有些人拥挤在简捷的路上,把西方在特殊情境中式样翻新的思潮术语饥不择食地搬来,未经选择、消化、质疑,更舍不得潜心去融汇贯通,便急急忙忙地以为这就是“观念更新”,中国的文学现象在他们的手下,就像借得纯阳祖师吕洞宾的“金指头”一般假乎点石成金了。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最早的叙事文字是简练实用的,但隐藏着思维方向却是多元散漫、隐晦神秘的。 《楚辞·九章·橘颂》云:“青黄杂糅,文章烂兮。”中国人对文章的理解,是从自然物的色彩花纹交错而衍变来的。 所谓”春秋笔法“在相当程度上乃是对语言的感情色彩和表义曲折性的细心选择。 陈骙《文则》提出了十个比喻的方法 “中国历史小说首先建立一个时空整体性的框架之后,再进入故事的主体部分。”

中国古代的神话小说往往从盘古开辟、女娲补天写起,历史小说往往从夏、商、周历朝追述下来,首先建立一个时空整体性框架之后,再进入故事的主体部分。这与西方小说往往从一人一事一景写起是大相径庭的。在清末明初,把一个外国人名译成书名,这种个体性的思维是不符合数千年来中国的习惯的。惟有把它兑换成整体性思维,在一个民族的、伦理的和人物类型的整体性框架中确定其位置,才不致令人不知所云。

作为神话小说的《西游记》,它对结构上数字程序的功能需求,需要借助某些数字的宗教神秘感加强叙事的神奇色彩。它更多地寻找神秘数字与结构之道的深层联系。

中国叙事学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