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小孩The Gashlycrumb Tinies or, After the Outing

作者:高栗,译/陈佳慧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16

顾文姬评分

5

37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死小孩The Gashlycrumb Tinies or, After the Outing内容简介

洋溢人文關懷.顛覆童話的「死小孩」變奏曲A從樓梯上摔下來的AMY。B遭大黑熊圍攻的BASIL。C憂鬱憔悴的CLARA。由A至Z,26個字母勾畫26種不同的死法,描繪26個脆弱的小生命。你有興趣將死亡夾進心愛的書本中嗎?候車時,夜闌人靜時,跟死亡打過照面嗎?延續一貫詭異趣味的風格,黑旋風大師高栗透過令人輕鬆愉快的文學形式──打油詩、對句、字母書──營造讓小男孩和小女孩遭受?棄、不知所措、誤入歧途、任人宰割,甚至連小命都丟了的窘境。有時候他們悲慘的命運似乎早已註定──在字母書裡每一個字母經常會招致某一種災難。或者,依循童話的慣例,小孩總是被粗心大意的監護人派去做一些看似無害的差事,卻因為飛來橫禍而導致可怕的後果。再者,則是按照寓言的傳統,因為迷了路或是觸犯禁忌而下場悽慘。高栗對不幸的詮釋,就像維多利亞時期的警世故事,只是變了調。這種固有文風經由高栗的改寫,惡果不再被視為警告,反倒有點天經地義的意味,感覺起來也就不那麼悲慘。最常被當成犧牲品的就是兒童──最顯眼的目標,高栗說──不過成人也不能倖免。人們消失在隧道裡再也沒有出現或是被怪物帶走;他們自相殘殺,陷入瘋狂,或是從女兒牆一躍而下。就讓我們將時間變成一種銘刻,一同體會美麗的衝突……

登录查看更多

死小孩The Gashlycrumb Tinies or, After the Outing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高栗,译/陈佳慧

高栗,译/陈佳慧

高栗美籍插畫家(1925-2000),其作品充滿對維多利亞與愛德華時代的描繪,地點通常都在英國,圖文瀰漫頹敗蕭索的氣息與詭譎的氛圍,但高栗的作品並非只是灰暗陰沉,也經常夾雜幽默與智慧之光。在那樣講究風格的世界裡,神祕事件不斷發生,有年輕女子、戴單眼鏡片的男子、年長的貴婦、頑皮的貓咪和塗著眼線的芭蕾女舞者、虛構的怪物與深陷不可思議狀況的兒童,這些人都生活在虛構卻又十分真實的天地裡,讓人一眼就認出這是高栗筆下的世界。藝評家卡倫•威爾金形容高栗的世界就像是傻得可愛和變調的維多利亞傳說。高栗作品具有獨特的鋼筆畫線條與迂迴的敘述,以線條優美的手繪字母寫成內文,講究動人的平行線與斑紋交織的精細筆法,時而明確時而含糊的敘述,以及朦朧而憂鬱的氣氛,在視覺與語言的表現上獨樹一格。高栗的作品中也會經常出現一位戴眼鏡的大鬍子,裹著長長的圍巾和厚重的毛皮大衣,穿一雙長筒布鞋──通常都會別過臉去──代表高栗本人出現在筆下所創造的夥伴中,這個人物會在不同情況以不同的面貌出現。此外,故事的背景大多是在小鎮或鄉間的宅院,客廳裡有大理石的壁爐與飾有穗子富麗堂皇的扶手椅,臥室則擺著氣派的四柱大床,屋外則是有一排排欄杆的街道,要不然就是一片荒野,偶爾點綴樹叢、迷宮和花園建築......高栗所繪製的插圖,通常都在人物消失之際取得主導地位,所以筆下最具影響力的畫面,經常都是空無一人的房間與杳無人煙的景色,無論圖中是否有人物,都同樣呈現了文學與戲劇的意境。高栗曾採用已經遭棄置的藝術形式--也就是默片巨匠巴斯特•基頓(譯註:Buster Keaton 1895-1966,最知名的電影為《將軍號》)式的冷面呈現方式,基頓電影裡的主角都會以一種正經八百、卯足全力地做一些看來合理實際上卻荒誕可笑的行為舉止,例如《手搖車--黑妞再現》裡,三個人搭乘鐵路專用的手搖車旅行數月,歷經季節轉換的故事。他們穿越原野、拜訪當地奇景、更目睹了當地的慘案,最終消失在隧道裡。高栗最具戲劇性的場景--眺望暴躁峽的棧橋或近觀搖擺石,怎麼看都像在呼應基頓的短片。比起令人感到不安的鋼筆畫,高栗偶爾也會以水彩來上色,所營造出來的感覺就十分不同了,然而這通常是在他從事舞台或封面設計或是為雜誌繪製插畫時。高栗本身並不是很重視色彩,雖然他也能將色彩運用得輕鬆活潑,但若要強調戲劇效果,他會藉由鋼筆畫的色調幅度來完成。改變一再重複的鋼筆線條的方向和距離,來達到巧妙的深淺變化效果。如同許多偉大的攝影家,高栗亦藉由黑白色調就可以創造出許多精彩動人的場景。最令人驚嘆的是,高栗所繪製的簡潔卻線條優美的圖像幾乎可以脫離文字而成為獨立的畫作。他的作品的魅力就在於可以直接透過視覺來傳達。高栗畫裡的意境耐人尋味,更具有引人入勝的狂想氣勢。他的圖畫與文字都相當任性,他經常加入冷僻的字眼、堅持斜交平行線的畫法,可說是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了。然而他作品裡所蘊含的創意與智慧,卻非一眼就可以看穿,而需要時間來展現。即使第一次欣賞即可理解,但卻會在反覆思索之後又得到另一番不同的驚喜感受。這也是高栗令人愛不釋手的主因。由於興趣廣泛,涉獵豐富,擁有數量可觀的各式各樣收藏品,高栗繪圖時的題材可說相當多樣。範圍廣及古今、東西方、精緻藝術與大眾文化等,雖然他念的是法國文學,但他同樣喜愛日本文學、英國諷刺文學、卡通、電影等等,因此他對藝術的喜好可說是沒有邊界。深入去探究他的作品就不難發現,這些形形色色的題材都是他創意靈感的重要來源。高栗身兼藝術家、作家、詩人與插畫家等多重身分,向來以苦澀的幽默和令人毛骨悚然的鋼筆畫著稱,其黑暗中帶有詼諧的筆調與繪圖,一直是高栗作品中最吸引人之處。高栗是一位堅持優雅的「黑色幽默」插畫家,這種黑色幽默也讓高栗的作品具備獨樹一幟的風格。一旦喜歡上高栗的作品,就會有蒐集他所有作品的衝動。高栗絕對是一位會讓人上癮的插畫家,代表作品有《無弦琴》、《手搖車》、《猶豫客》、《死小孩》等。

高栗,译/陈佳慧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