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曼尼得斯篇

作者:柏拉图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37

顾文姬评分

5

472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巴曼尼得斯篇内容简介

本书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前427—前347)的一篇重要对话。它标志着由《斐多篇》和《国家篇》代表的理念论向柏拉图后期思想的转化。全篇对话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柏拉图借爱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之口,批评了少年苏格拉底的理念论。第二部分为八组虚拟的逻辑推论,涉及“一”和“存在”是分离还是联系的问题,以及“一”和“多”的问题。本译本是我国著名希腊哲学专家陈康先生对《巴曼尼得斯篇》做的注释性翻译,在其中对《巴曼尼得斯篇》进行了文字的勘校、词句的释义、历史的考证和义理的研究。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那么怎样?是的一的部分中每一部分,一和是,离开另一部分么?一离开是的部分,是离开一的部分么? 这是不可能。 那么每一部分将又有一和是,并且至少由两部分组成,依照同一个论证永远是如此,凡成为一部分的,它将永远有这两部分;因为一将永远有是,是将永远有一,结果每一部分必然永远地变为二,永不是一。 无疑地。 是的一岂不要是这样无限的多么? 看起来如此。

苏格拉底啊,这是因为我相信,你和任何主张每样事物都有个本来的“所是”的人都会承认,首先这个“所是”是在我们这里②找不到的。 苏格拉底说:不这样怎么会是本来的呢? 巴门尼德说:你说得很好。那些“相”是什么,只是相应于“相”与“相”之间的关系。它们是在它们彼此间的关系里有它们的所是”,并不是在它们与我们这里的本的关系里,也不是像人们设想的那样,,,

再者,我们讲,看起来在它们里有最小的,但相对于那许多是小的里每一个它表现为许多而且表现为大的。

来客:你知道我们已经忘掉了巴门尼德的告诫,走得很远了? 艾德多:怎么? 来客:我们已经把研究和证明推进到大大超出他给我的划定的研究范围了。 艾德多:怎样超出的呢? 来客:他说: 他绝不会使“不是者是”得到证明, 要让你的思想避开这条研究途径。泰艾德多:他是这样说的。 来客 我们不但指出了“不是者是”,而且说明了“不是者所归属的那个“型”。因为我们后来又指出,“异”的本性是“是者”。

来客:因为语言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实在的“种”。因为语言是我们最大的事,剥夺了语言也就剩夺了哲学。此外我们必须在这里取得一致看法,肯定语言是什么东西。我们要是想完全排除语言的话,语言就该什么都不是,我们也就根本不能说话了。如果我们认为任何东西与任何东都没有联系,那我们就把语言排除

来客:现在那仿效的技术已经把他吸收进去了,所以我们首先必须把生产的技术本身分为两类。因为仿效就是一种生产,我们说,这是生产出形相,不是生产事物本身。是不是? 艾多:完全对。 来客:生产的技术首先应该有两类 艾德多:哪两类? 来客:一类是神的,一类是人的。

来客:那么,那种制造矛盾的技术就属于摹仿技术中的装腔作势的部分,暮仿技术又是制造形象技术中的制造幻象的部分,而制造形象的技术是神与人共有的生产技术的一部分,这里说的不是神的生产,而是人的生产。就是那种制造矛盾技术提供了玩弄言辞的把戏。谁说出道地的智者的世系和血缘,看来就说了最正确的话。

巴曼尼得斯篇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柏拉图

柏拉图

柏拉图(约公元前426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哲学家,也是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

柏拉图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