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分钟
十一分钟内容简介
本书是保罗・科埃略发表于2003年的作品。小说的主人公玛丽亚原是巴西内地一个纯洁无邪、活泼美丽的姑娘,她十九岁中学毕业后,在一家布店工作。后来她去里约热内卢度假,认识了一个来自瑞士一家舞厅的老板。老板为她在日内瓦找了份工作,她梦想出国去那儿成为既有荣誉又有财富的女人,但她却沦为了妓女。后来,玛丽亚遇到了一位英俊的青年画家,她那原本绝望的爱情观面临着挑战。在她漫长的自我探寻中,玛丽亚必须选择是追寻黑暗的道路和性本身的乐趣,还是冒险去寻找她“内心的光明”、神圣的性和由爱情而来的性。《十一分钟》对社会起警世作用,具有现实意义。国外有书评家认为,本书是一部揭示性与爱情的本质、灵与肉的紧张而又困难的关系以及如何使二者达到完美结合的小说。“在这部既大胆又吸引人的新作里,科埃略细致地挖掘了性与爱的神圣本质,邀我们一同去征服偏见与魔鬼,拥抱我们自己‘内心的光明’。”
热门摘录
生活有时候很吝啬:人日复一日、周复一周、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生活着,却没有感受到任何新的东西。然后一旦打开一扇门,一场真正的雪崩就会夺门而入。一时间你一无所有,接下来就会有了比你所能接受的多得多的东西
“你想要我职业化吗?” “我想要你随便” 不,他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正是她锁听到的。再一次地震、火山、暴风雨。不可能逃脱她自己的陷阱,她要失去这个男人了,永远不会真正拥有他了。
Although my aim is to understand love, and although I suffer to think of the people to whom I gave my heart, I see that those who touched my heart failed to arouse my body, and that those who aroused my body failed to touch my heart.
It hurt when I lost each of the various men I fell in love with. Now, though, I am convinced that no one loses anyone, because no one owns anyone. That is the true experience of freedom: having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world without owning it.
Keeping passion at bay or surrendering blindly to it-which of these two attitudes is the least destructive?
我在这里待了也不知道有多久了,我不讲这里的语言,我在听着收音机里的音乐、望着房间、想着巴西、盼着工作时的到来中度过白天,然而在工作时,又盼着回公寓时间的到来。或者说,我不是在过现在,而是在将来。
不过,总而言之,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是一只脚踩在童话故事上,另一只脚踩在深渊里,我们就这样开头吧。
海滩上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女孩在第一次接触海洋、海神、海流、浪花,还有大西洋彼岸生活着狮子的非洲海岸。
还在巴西的时候,她读过一本关于一个牧人的书,说的是这牧人在寻宝的过程中,历尽千辛万苦,而这些辛苦帮他得到了他所希望的东西。
世界就是如此:人们好像什么都知道似的在说,而如果你斗胆问上一句,他们又什么都不知道。
…他成为史上最可悲的人。为什么?因为没人与之交谈。他想接受建议,而又不能和同事们议论一番,因为这些人会尽一切努力说服他呆在原地。他不能和老婆讲,长年以来她伴随着他的辉煌历程,她非常理解安稳,但不理解冒险。你能想象得到这个男人的感受吗? 当她明白了解脱心灵上的压力比起解脱肉体上的压力来说是同样得利或更为得利之后,就又常去图书馆了。她开始借阅有关夫妻、心理、政治问题的书。
她开始有规律地阅读报纸,只要有可能,就关注经济版面,因为她的大部分客人都是经理之类的。她借了一些自助书籍——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想听听她的建议。
她去看了一些黄色电影,然而也许除了变换一下性伴侣人数外,还是没有发现什么有意思的东西。
最强烈的爱是那种能表现自己脆弱的爱。
当我们想达到自己目标时,我们需要准备好去承受每日定量的痛苦和不舒服。起初,这让人不舒服并让人失去目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明白了这是感觉良好的一个过程,然后就到了这样一种时候,就是一旦不感觉痛苦,我们就觉得练习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几乎所有人都在寻找痛苦和牺牲,而且感到是被释罪的,是纯真的,值得受到子女丈夫邻居上帝的尊敬。
士兵上战场是去杀敌?不是:他是去为自己的国家而死。女人是希望想自己的丈夫表示她有多么高兴?不是:她是想让他看到她有多投入,为了看到他幸福而受多大的苦。丈夫去工作是认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不是:他为了家庭的幸福在付出自己的汗水和眼泪。由此类推:子女拒绝梦想是为了让父母高兴,父母拒绝生活忍受痛苦和折磨是为了让子女高兴,以此来证明那只带来愉悦的东西:爱。
十一分钟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