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大王卡内基自传
钢铁大王卡内基自传内容简介
安德鲁·卡内基1835年11月25日出生于苏格兰邓弗姆林,1848年随全家迁至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阿尔勒格尼。他13岁起开始打开,进过棉纺厂,当过邮电员,受教育不多,自学成才,并靠个人奋斗兴办铁路,开采石油,建造钢铁厂,终于成为亿万富翁。晚年他热心于慈善事业,著有《财富的福音》等书。1911年,卡内基夫妇决定以仅余的1.5亿美元设“卡内基公司”,由公司人员代理他们的损献工作。去世前,卡内基的捐献总额已高达3.3亿多美元。在他身后,“卡内基公司”及各项卡内基基金仍在实施他的捐献计划。迄今为止,他为世界捐献的数额已经远远超过当初的数字。1919年8月11日,安德鲁·卡内基因肺炎去世,享年84岁。安德鲁·卡内基的一生经历,令无数人去研究,究竟他有什么秘密武器,使他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本书将告诉你答案。
热门摘录
阳光一样的个性比财富更有价值
参天橡树也是由幼苗长起来的
乐观向上的性格比财富要宝贵得多,年轻人应该知道,性情是可以被陶冶的,思想就像身体一样,可以从阴暗处移到阳光下。
一个人出生在何处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环境和传统可以引导、激发孩子们不同的、潜在的倾向和能力。
英雄给孩子们的影响是多么大啊!
鼓励年轻人记住一些经典的东西并且经常背诵,这使他们受益无穷,我找不出还有比这更好的办法。
母亲一直认为家庭影响是让孩子走正路的最好手段。她曾说,第一步就是要让家充满欢笑。 我的第一次商业冒险就是想办法像一个雇主似的,让伙伴们帮我一个季度的忙,报酬是允许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小兔子。
我之所以能成功,并不是因为我懂得多少或是我干了什么。而是因为我知人善任的能力。这是任何人都值得珍惜的宝贵经验。
年轻人应该记住,上帝的礼物往往就藏在小事中间。
努力奋斗的年轻人不必害怕与富家子弟竞争,让他们看看那些从打扫办公室开始起步的“黑马”吧。
根据我早年生活的经历,我认为,没有什么比在一个社区内建立一座公共图书馆,并把它作为一个市政机构加以支持,更能体现金钱的价值。只有这样,金钱才能给孩子们带来无尽的益处。我相信,我有幸捐建的那些图书馆,会证明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只要有一个孩子从这些图书馆中受益,我就会认为这些图书馆不是白建的。 图书馆最重要的好处在于,它不可能让你不劳而获。要想获得知识,必须自己努力,无一例外。
我演讲的两大原则是:在你的听众面前要让自己完全有在家的感觉;要互动的谈话,而不是一个人高谈阔论。不要试图变成别人,要做你自己;要说话,而不是演说。
轻微的惩罚是最有效的,明智的宽恕,至少宽恕第一次犯错,通常都是最好的办法。
“不能思考是愚蠢的, 不愿思考是固执的, 不敢思考是奴性的。”
我认为正确的一条路应该是“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好好地看管它”。
我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正确的位置,不明白自己最适合干什么,什么是自己最得心应手又能从中获得乐趣的事。
商场上的铁律就是,如果你有钱,你可以随便把钱给别人,但是绝不能让你的名字随随便便出现在需要担责任的地方。
冲突的根源往往是无知,而不是敌意。
有人劝告他不要去理会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儿,可他依然故我;他常常会反问,哪些算是鸡毛蒜皮的事儿?年轻人应当牢记:上帝所赐予我们的最好礼物,往往就是蕴涵在小事当中。
年轻人能够和高层接触,且得到认可和赏识,其人生的奋斗阶梯就上成功的半途了。所以,有志向抱负的孩子就应该去做些超越自己职能范围、足以引起大人物刮目相看的事情。
钢铁大王卡内基自传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