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史

作者:萧一山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8

顾文姬评分

4

25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清代史内容简介

《清代史》原名《清史大纲》,是萧一山任教东北大学时的四川三台著成的,1945年2月商务印书馆重庆初版,后在上海重版时改作今名。《清代史》简要叙述了近三百年清朝历史。这段历史在作者观念中,即是“一部中国近代史”因为如依李鸿章所说的“三千年未有之一大变局”立论,则“三百年以前才是这变局的开端”,而所谓“民族革命史观”更是将“清史”与“近代史”合为一体的根据。萧一山将反清排满革命、反对西方强瓜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作为“清史”的主脉,自有他的识见——虽然“民族革命”的意义在这三个阶段似乎并不一致。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論述雖盡不全面

還有許多不明的事實的

杜家驥:作者對于某些史事的評述也有偏激、過甚其詞之處,如……乾隆五十五年,國庫存銀尚達八千萬兩,怎能謂「民窮財盡」?

清代史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萧一山

萧一山

萧一山(1902-1978),名桂森,号非宇,江苏铜人(徐州)人。1920年入北大政治系,后转历史系。中学时感风行一时之日稻叶君山《清朝全史》“观点纰缪,疏舛颇多”,并以国史假手外人为耻,发愤著《清代通史》上、中卷百二十万字。上卷出版时年方二十,梁启超序之以“志毅而力勤,心果而才敏”、“非直识力精越,乃其技术亦罕见也”。北大毕业后先后执教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期间发表《中国通史大纲》,此一时期出版《清代通史》下卷讲义。三十年代初赴欧洲考察,留意太平天国史,回国编成《太平天国丛书》之一、《中国近代秘密社会史料》等。抗战期间任东北大学文理学院院长、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期间完成《清史大纲》、《曾国藩》二书。抗战胜利后出任李宗仁北平行辕秘书长。1948年赴台湾大学任教,后任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在台期间,与张其昀等主持“清史编纂委员会”,改订《清史稿》为《清史》,又以三年精力最终完成五卷本《清代通史》四百余万字。

萧一山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