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是什么?

作者:蔡东杰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40

顾文姬评分

5

596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政治是什么?内容简介

如果政治是精英的游戏,蚁民何以自处?如果政治是大国的刀俎,小国何以求存?如果政治是世界的命运,未来,会怎样?穿透概念术语,跳脱“左右”纷争,热血政治冷思考。专为普通中国人撰写的常识读本。陈嘉映、许纪霖等联袂推荐~~~~~~~~~~~~面对两个候选人:一个主张优先发展经济,一个主张优先保护环境。手中的那张选票,该支持谁?面对一场战争:一边是美国总统布什,一边是独裁领袖萨达姆;一边是背井离乡的美国大兵,一边是无辜被戮的伊拉克平民。其中的是是非非,该如何评断?面对一些争论:一边是民主,一边是独裁;一边是金钱政治,一边是权贵当家;一边是现代的文明病,一边是原始的野蛮生活……其中的好坏优劣,该如何分析?面对一些纠结:当生态问题突破国界,当战略资源宣告枯竭,当非政府组织指责你的祖国,当有人说,民族国家主权即将终结……你会不会感到迷惑?你是否怀疑自己被误导?你是否厌恶自己被利用?你是否想告别政治菜鸟的生涯,振翅而飞,去追逐理性的自由?台湾中兴大学政治学教授蔡东杰的《政治是什么?》一书,是一位华人政治学者专为普通中国读者准备的政治常识读本,没有艰涩的理论,没有无聊的说教,也没有预设的立场,穿透概念术语,跳脱“左右”纷争,还原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所谓社会科学最大的挑战就是,我们其实永远无法从所观察的对象中去得到结论,因为例外始终存在;这也是社会科学的理论与实际之间一直存在差距的缘故。这个差距也让许多人讪笑学者不过是一些根本跟现实脱节、只会讲空话的人(或者是一只训练有素的驴)而已

第一个原因是来自“理想性”的关系;其实,每个人都有理想,学者也是如此,但关键是他们经常忘了所谓理想是要靠努力与时间去实现的,而非本来就应该存在的。第二个原因则可能是因着一些“僵固性”的关系,也就是某些学者忘了人类的历史不但一直在演变当中,而且根本也不存在终点的问题;因此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时,其实并没有最好”而顶多只有“较好”的办法;所以,如果把自己所学的理论都当成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的话,麻烦当然也就跟着出来了

曼恩强调:与其说人类是一种“社会的”动物,还不如说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来得更恰当些。这类社会学家一般都认为,人类并非先验性地需要一个社会,而是根据其经验性的现实需求去创造一种社会关系。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说法颇有道理:人们为了获得特别的好处,并认为集体生活可以带来这些好处,于是便聚在一起;政治团体则因为可以带来总的好处,于是直发展下去。类似意见同样出现在奥尔森的论点中,他强调集团成员所以愿意集体行动(甚至放弃部分个人利益),前提必然是因为这个团体能够促进所有成员的共同目标,因此,相对地,任何组织如果没有办法增进其成员所预期的利益,则必然将无法避免地走向消亡的终极命运。这一连串看法不仅构成所谓公共选择理论的起点,也是所谓社会契约论的重要基础。

政治是什么?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蔡东杰

蔡东杰

蔡东杰,1969年生,台湾台中人,台湾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博士毕业,目前是台湾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教授、博导,复旦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兼职教授。除了这些职务头衔,他还是作家、翻译家、电台节目主持人、极受台湾媒体喜爱的时政评论家。他著述的作品,例如《远西掠影》《千古兴亡事》等,偏向于历史题材,视野不限于中国;他翻译的著作,例如《戴高乐》《威尔逊》《美国的帝国诱惑》等,则偏向于国际政治题材。他在复兴电台主持的节目,也以时政评论为主。

蔡东杰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