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度与人心
法度与人心内容简介
《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是北京大学宋史研究专家赵冬梅老师以30年史学研究为依托,为普通读者打造的一本通解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纠葛的通俗读物。本书由制度史、文化史、史学著作精读三部分构成。作者一改制度叙事的严肃刻板印象,以轻松明快的方式来思考制度变迁,理解历代制度之得失,并分别从国家故事、群体故事、个体故事讲述制度在与不同层面的人的互动中产生的关系。与其他制度史写作者相比,作者更强调“从史学角度关注个体的生活与命运”走向:制度如何影响人的命运?人在制度中如何自处?人如何改造制度?如:个体在制度直接或间接作用下颠沛流离的境遇;官僚群体与更迭的制度“相爱相杀”,在制度变迁中的宦海沉浮;士庶群体在制度变革中的颠簸起落等。入仕、升迁、贬谪、宦游、服役等境遇是古人生命的常态,围绕这些具象化的常态,制度变迁的前因后果一目了然。关注人与制度的互动及人在制度中的命运,不仅带有人文关怀精神,同时,从人与制度的关系层面通讲制度发展的历史,这在已出版的通俗类制度史作品中独树一帜。本书以开放的历史话题、充满问题意识的探讨方式,对那些真正塑造了传统中国并影响至今的历史要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解答了“历史并不一直向前”这一隐蔽逻
热门摘录
这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通病,善于捕捉特殊的历史现象,却不善于从特殊中抽象一般,缺乏从特殊现象中发现普遍问题的能力。
上篇典章经制下的理乱兴衰 而这样的荒唐皇帝,在明朝绝非个例。嘉靖之后是隆庆,隆庆之后是万历,万历之后是只做了一年不到的泰昌皇帝,接下来就是天启皇帝。这位天启皇帝木工活出众,却不会当皇帝,因为他连字都不识。天启是泰昌皇帝的亲儿子,堂堂帝子,怎么会不识字?岂止是他,其父泰昌也没受过什么教育,因为泰昌的父亲万历压根几不想让泰昌即位。明朝皇室连这样荒唐的事情都做得出来,这根子还是要往明太祖朱元璋身上去寻。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气量、格局都太小了。
古代的埃及、希腊、罗马、奥斯曼帝国,都曾经有过阉人奴隶。但是,没有哪一个国家的阉人奴隶像中国的宦官一样,曾经在政治舞台上如此显赫,又如此臭名昭著。
法度与人心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