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文学价值大不大?


ArielPan
封神演义更偏重于神话,是先秦神话的一种总结.但是封神更多的是讲述阐,截二教入世应劫,斩三尸,相对比同样是偏重于神话的 西游,就缺少了西游的浪漫主义情怀和唐玄奘锲而不舍的精神.简单的来说就是,封神没有能够成为"大"字辈名著的内涵,缺少积极的影响力.三国的云波诡谲,西游的浪漫进取,红楼的盛世兴衰,水浒的忠义豪迈,这些都是封神所不能比的.确切来说封神只能当作一本故事书,而四大名著则是一种人文上的巅峰代表.

丁一
《封神演义》是创作于明代后期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它比不上“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也比不上《金瓶梅》《儒林外史》等名作,但它是一部个人创作,作者许仲琳,这使它具有了不同于《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意义,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打破了那种署名作家只是先前流行的传说故事以及多个版本的整合者的格局,进入了个人创作长篇小说的时代。
《封神演义》的故事线索,建立在周武王伐纣的历史故事之上,用商纣王统治的无道残暴,来表现周武王伐纣的正义性和必然性。当然,武王胜利和周朝建立的背后,有天命运转作为背景,表现了无德君王天命必弃,有德君王天命授权的思想。
虽然,作者把武王和纣王两大集团的战争,虚构成道教中两派~阐教和截教的斗争,并以此架构和解读了道教体系中的神仙体系,但这部小说的核心思想,却侵透了儒学理念,例如,无德君王人人可讨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仁者爱人,忠义守信,等等。
《封神演义》很会讲故事,虽然每一场战斗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近乎有同一模板,但其中也不乏精彩,比如妖狐妲己进宫以及她的恶行恶伏,比如哪吒出世,等等,故事和描写都生动可观。
但总体上,这部小说缺乏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往往只是故事的载体,大部分人物只是为了完成故事情节的需要和完成“封神榜"的搭建。比如姜子牙,从他在全书地位看,是男一号,却毫无生动可感的血肉,实际只是全书故事的串线人物。
在中国官方发行的文学史中,《封神演义》没有取得独立章节的资格,只是合在神魔小说的章节中。而攻读文学的大学生和硕士生的论文课题,也极少会选择这本书,如果是古典小说,他们一般会去选择四大名著。
《封神演义》所讲述战争的模式,是夺关斩将。令人惊奇的是,网络时代流行的中外游戏,居然不约而同都采用夺关斩将模式。这是否可以认为,这部古代小说为当代游戏提供了某种思路,实现了一种模式传承?
《封神演义》的文学史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大体如此。但它堪称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的一部经典,这是毫无争议的。

巧克力碎片
一部文学作品中,通常会反映出它所处时代的历史,经济,政治,风土人情,它的价值是多方位多角度的!
《封神演义》本身是一部神话小说,它将历史中发生的政治斗争,军事战争融入到神话的故事中去。它成书于明代,加入了作者梦幻般的想象,将人们的眼光拉入到遥远的历史中。它反映了作者和普通民众对仁人君主的渴望,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当一部文学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灵魂深处改造世界的动力,能够通过作品的传播,定位人们的心里价值观的时候,毫无疑问,他的创作就是成功的。
他作品创作中想要揭露和批判的社会现实,为我们对同时期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补充材料!统活阶级腐朽的生活,腐败的官僚体系,逼着民不聊生的劳苦大众将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想象的神话英雄身上。
它贴近人物真情实感的描写,使得它没有被时间的巨浪掩埋,一代一代的传颂。毫无疑问,《封神演义》的创作体现了一部文学作品应有文学价值。

捡减
比较大

PeterLuo
《封神演义》是以宋元讲史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为基础加工创作出来的。大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全书一百回,以殷周斗争和武王伐纣的历史故事为线索,歌颂周的仁政,揭露和批判商的暴政。小说先写商纣王荒淫无道、信任奸邪,诛妻杀子,设炮烙以害忠良,造虿盆以虐宫女,建鹿台以劳百姓,以及立酒池肉林以自娱,剖孕妇敲骨髓以为乐的暴虐行径。次写周武王在姜子牙的辅助下,兴兵伐纣,终于在众神的支持下,以正义战胜邪恶,翦灭了商纣王朝。小说不但批判揭露纣王的暴政,而且还敢于乖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伦理道德,对以臣伐君,以下伐上的武王伐纣的事业加以肯定,认为不是弑君篡逆,而是诛暴君伐无道。书中在哪吒剔骨还肉追杀生父的故事里,也表现了类似敢于违背封建伦理道德的进步思想。当然这种诛暴君抗父命的思想并非《封神演义》作者的首创,但作者通过艺术形象进行绘声绘色的渲染,却是难能可贵的。《封神演义》的思想内容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封建性的糟粕也很突出。宿命论的思想贯串全书的始终,如认为商周的成败,是由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当兴所决定的。这就大大削弱了反暴政的积极意义。《封神演义》对某些人物刻画得比较生动,想象丰富,在艺术上有一定成就。但总的说来艺术性不高,人物刻画多数流于概念化、公式化,缺乏鲜明的性格特征,神魔斗法有些较荒诞,情节雷同赘冗。鲁迅先生说,《封神演义》“似志在演史,而侈谈神怪,十九虚造,实不过假商周之争,自写幻想”而己。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真三国,假封神,西游记哄死人。

大个
封神演义,是道教最精典作。

love-lin
封神演义文化贡献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构架了中国道教的神位体系,让道教中的各种神逐次出现,确定他们的身份与在教中的地位。
第二:极其丰富的幻想。在总结中国各种神位与其能力后,利用丰富的幻想,将各个神更具象的表现出来。要知道,想象是人类发展与进步的源泉,因此,单单这一点,封神演义的价值就不可估量。

纳比斯
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不是光文笔流畅辞藻华丽就能叫名著的。他还要反映出人生的哲理、社会的取向、作者超出时代的价值观。而封神榜、隋唐演义、大明英烈、岳飞传、济公等文学著作就不具备这样的闪光点。这些作品虽然在一定意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但没有象现在的四大名著和金瓶梅一样的艺术价值。这就是平头百姓和文学评论家在艺术鉴赏方面的分歧。很多男儿都不喜欢婆婆妈妈的红楼梦,但不能否认红楼梦的文学价值。道理也在于此。
回过头来看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是作者一人之力凭空架构出来以外,其余的三部作品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水浒之前有宣和遗事,西游记之前有二郎神降伏齐天大圣,三国演义前有三国志评话。但是作者能够发前人所未发,想前人所未想,使作品成为远超前人永垂不朽的精品。要知道“超越前人”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超越前人的精品,比如三国演义之前的资治通鉴的水准,可谓世界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却能够另辟蹊径,仅用不多的点睛之笔就给这段历史全新的诠释。要知道三国演义得有70%的内容照抄至资治通鉴。但罗大师仅用少数点缀就使作品焕发了新的生机,毫无资治通鉴冗长乏味的长篇大论感觉。所以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不是靠文章长就成为名著的,而是回到开头所提的问题,是否反映出人生的哲理、社会的取向、作者超出时代的价值观。正如本坛加精品的原则之一:有时候一句精辟的话也可以成为精品。就是这个道理。

一猫一路
封神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即为巅峰之作,他是在描述过程当中,通过各种神仙鬼怪的传奇来描述人类在奋斗当中所经历的各种艰难险阻,从而振奋人类在伟大的奋斗当中提升自我信心的能力,所以在封神演义当中描述的各种伟大人物在中国深入人心,成为每个人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的真实依据来源,仅此而言,封神演义便是在中国文学史上为任何人所崇拜不止的最高形式表现。

丑丑
文学价值约等于零。
但他创造出的世界观可谓是顶级。古时养活了不少说书人,现代养活了不少网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