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中都有哪些破绽?

echo_soso
倚天中,杨、龙、齐、芙四个重要人物的结局没有交代。
但金庸不可能不交代。其实,金庸已经交代了。而且,交代的很清楚。
多年前,人们并不太关注黄衫女的身份,所以读者只知道黄衫女是杨龙之后。
金庸一看没人看懂,急了,索性把君子剑和淑女剑重铸了(世纪新修版的改动)。这回,你们该看懂了吧?
顺着“君子剑和淑女剑重铸”这条线索一捋,哇靠,原来老金早把杨、龙、齐、芙四个人的结局交待的清清楚楚。
1.耶律齐叛变了,这毫无疑问。历史上,耶律齐的父亲耶律楚材在神雕故事结束后2年,忽必烈为他迁坟立碑,安葬在万寿山。此时,他已经去世了17年。又过了多年后,耶律楚材被追封为王。金庸的书,与历史大事是吻合的。耶律齐叛变,在书中已做了铺垫,神雕第二十四回原文:忽必烈点头,低声道:「皇后信用奸邪,咱们须得事事小心。耶律宰相是大大的忠臣,一时受冤,日后必可平反......」;之后,又在争夺丐帮帮主之位时,借霍都之口,让读者再一次注意到耶律齐的身世复杂。
想想,如果耶律齐对抗蒙古朝廷,那就是乱臣贼子,忽必烈会为其父平反,迁坟立碑的表彰吗?古今中外,只听说过造反株连九族,没听说过儿子正在造反,朝廷大力表彰其父的案例,后来还竟然追封为王。
即使在今天,我党会表彰儿子为国军效力的干部吗?金庸明知耶律齐身世复杂,仍然用他做男二号,用意再明显不过。
而且,在耶律齐争夺帮主的时候,脸上被霍都打伤杯口大的伤疤,算是毁容,这也是耶律齐黑化的先兆。
2.小龙女仙逝了。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当初,神雕在明报转载,读者听说金庸会把龙女写死,因此抗议,如果把龙女写死,就不买明报了。金庸无奈,就想了个用白鱼、蜂蜜解毒的方法,这个解毒方法虽然很牵强,但终归让读者满意了。
实际上,金庸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结局,只是没有明写出来。
小龙女逆转经络疗伤,毒如脏腑,金庸的设定是“除非神仙,谁都救不了”。后来用白鱼、蜂蜜解毒就显得太牵强,可能金庸也觉得牵强,就又加了小龙女练功,用“少思、少欲”来压制毒素。而且,神雕中也并没有明确写龙女的毒解了,只是借小龙女的话:“已经五六年没发作了,想来已经好了。”如果小龙女离开谷底,离开白鱼,加上心情变化,金庸只要笔锋一转,就可以毒发!
君子剑、淑女剑被重铸(新修版),这是小龙女非常看重的定情信物!
小龙女自己一个人生活惯了,没有使用佣人的习惯,但古墓出现侍女。这个线索的用意,后面会有论证。
3.郭襄找杨过,一辈子没有找到。
在神雕末,杨过明知郭襄对自己用情很深,但仍然当着众位英雄的面,表示希望再次见到她;小龙女也心道:“无论什么事,总要帮助这个小妹子,让她高兴。”在新修版里,金庸又刻意强调了,杨龙二人是希望再次见到郭襄的。但仅仅三年,在倚天里,郭襄再找杨过,杨过却避而不见。
我们看到的书,是经过多次修改的,这不是BUG,而是金庸告诉我们,这三年里,发生了变故。
4.杨过与郭芙的感情。
这是一段很诡异的感情。杨过初遇郭芙,曾经给她采过花,和她斗过蟋蟀,但这两件事都以不愉快告终。几年后,杨过希望小龙女下山,脱口而出“我采花给你戴,我捉蟋蟀给你玩”;杨过对大武、小武陪在郭芙周围耿耿于怀;杨过原本打算私下里给郭襄过一个简单的生日,但由于在羊太傅庙听到郭芙夸赞耶律齐,于是改变了主意,将郭襄的生日办得轰轰烈烈,引发郭芙的醋意,而郭芙果然吃醋了。类似这样的线索,在《神雕侠侣》中竟然能挖出近二十处。
陈墨在《细读神雕》中说,杨过爱郭芙;金庸说,陈墨功夫深。这已经很直白了。后来央视拍摄06神雕,金庸把陈墨推去做文学顾问。陈墨是金庸的好友,也是作家,参与了金庸作品世纪新修版的改编,他说话的分量有多重,想想就知道。
下面,再看看其他线索。
黄衫与桃花岛的证据:
1.全套九阴真经(古墓是残本,只能来自靖蓉),
2. 降龙十八掌(只能来自郭靖)
3.八个侍女,四黑四白,四阴四阳合八卦,来自桃花岛。
4.丐帮有事找古墓,而不找峨眉。(峨眉是前帮主的小姨子,古墓要比峨眉还近的话,应该是前帮主的妻子)
5.找黄衫时,有一片树林,人在外面喊却不进去,等里面人接应,有点像八卦树阵。
6.箫长琴短的暗示。
7.黄衫女能监控桃花岛(在新修版中,周芷若是根据刀剑中的玄铁片上所刻的地图,到桃花岛挖出武功秘籍,与老版不同)。
8.黄衫处理倚天剑和屠龙刀的时候的口气就像处理自己家的东西一样:【这刀剑就由张教主拿着吧】,峨眉是合法继承人也没反对。
小龙女故去的证据
1.君子剑和淑女剑被重铸。
2.古墓出现侍女。
3.箫长琴短的暗示。
郭芙与耶律齐分开的证据
1.耶律齐在两年内叛变了。
“箫长琴短衣流黄”,一直想不通为什么“箫长琴短”,乐器定律和管长、弦长有关,怎能随便改变乐器大小呢?
有点儿怪!而且把“萧长琴短”作为章回题目,一定有其暗示,暗示什么呢?要知道,金庸写书,从来没有无用的笔墨。
黄老邪以玉箫为武器,碧海潮生曲是他的一个标志。
小龙女怎样出场的?18岁生辰,小龙女弹琴答霍都!琴是小龙女的标志!
桃花岛长,小龙女短。取长补短,就是续弦之意。
用桃花岛的箫续小龙女的弦。
书中明确交待了乐器的外形,【箫比常规的箫长一半,琴比常规的琴短一半】
【箫长琴短衣流黄】
“箫长琴短”的含义,上面已经说到。
“衣流黄”是什么意思呢?
衣服是流动的黄色吗?上网一查,“流黄”的确是一种颜色,指的是黄色与黑色掺合起来的那种颜色,是“褐色”。而书中交待,黄衫女穿的是淡黄色。因此,衣流黄指的不是衣服的颜色。
“流黄”一词出现在古词中:
别赋:“慙幽闺之琴瑟,晦高台之流黄。
秋思:燕帏缃绮被,赵带流黄裾。
独不见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均是指夫妻分离。
另有一解:“衣”指的是衣钵;“流”流指的是流传,传承;“黄”指的是黄药师,同样暗示黄衫女与桃花岛有关。
文人所做的暗示,总是让你猜不透。但各种猜测却指向一个同一个目标。
故事还原:神雕与倚天之间三年内发生的故事——作者:一个小药罐
小龙女(40岁)从谷底出来后,和杨过(36岁)携手回古墓隐居。每日里练功,二人觉人生臻美,小龙女更是快活。
可造物弄人,小龙女的身体竟越来越差。杨过想到,是不是这半年没吃白鱼,身体内的毒物重新发作了?于是,两个人重回谷底,捉白鱼吃。
小龙女自见到杨过后,心境较以前不同。本来,心境快活与古墓的修炼法门相悖,又由于半年没吃白鱼压制体内毒素,致使毒素溢出经络游遍全身,即使运功疗伤,也无法逼出毒质。
数月后的一天,杨龙二人相拥在谷底的石阶上,龙女缓缓道:「过儿,你待我如此之好,我此生心愿已足。我死之后,你一定要平安地活下去。」
杨过心痛道:「龙儿,千万不能放弃,世上良医甚多,定能医好你的病。你真若死了,我便陪你去。」
龙女摇头道:「过儿,你对我好,我知道。你的心中有一团火,我却无法呼唤出来。不要陪着我死,你这么年轻,怎能陪我死。你若赴死,我在阴间定不饶你。」
是夜,龙女瞑目而逝。杨过大恸,将龙女葬于绝情谷底,守墓一年。
一年后杨过出谷,浪迹天涯,漫无目的。一日,遇到一骑马少妇,那少妇落寞之极,竟是郭芙。
郭芙见到杨过,先是吃了一惊,嘴中轻呼:「杨大哥.......」竟哽咽了,眼泪夺眶而出,随后自觉失态,将脸庞侧转过去。
原来,蒙古的几个大臣欲给耶律楚材平反,却由于耶律齐身任丐帮帮主而不能平反。耶律齐知道后心想,父亲的名节是大事,一番矛盾之后,决定为蒙古效力。(《神雕侠侣》已做好铺垫,第二十四回原文:忽必烈点头,低声道:「皇后信用奸邪,咱们须得事事小心。耶律宰相是大大的忠臣,一时受冤,日后必可平反......」)
耶律齐暗中改组丐帮,致使部分帮众不在抗蒙(倚天中丐帮实力大减)。耶律齐在学了降龙十八掌最后一招后,决定刺杀郭靖。失败,受内伤,被黄蓉制服。
黄蓉失望道:「齐儿,为何如此?」
耶律齐道:「先父遭奸人陷害,我此生必不能忠义两全。忽必烈有意为先父平反,身为人子,怎能不顾先父大节?」黄蓉为之感慨。
屋外传来郭芙焦急的叫声:「齐哥怎么啦?」
耶律齐听到后极为羞愧,当下对黄蓉跪倒:「我既败露,无面目苟活于世,只是对不起岳父、岳母,更加对不起芙妹。我死不足惜!」说完一掌拍向自己的天灵盖,黄蓉伸手去救,已然来不及,耶律齐身亡(历史记载,耶律楚材在蒙哥死后第三年被平反并追封为王)
郭芙极度痛苦,欲自杀却不忍爹娘伤心,又不想见人,一人骑马离去,信马由缰,一个月后形容枯槁,竟不知身处何地。
杨过遇到郭芙,这两个身心疲惫之人相互疗伤,最终携手。此时杨过38岁,郭芙33.5岁。
靖蓉见这俩个苦命的孩子走到一起,自是又悲又喜,将全身功夫倾囊以授。
黄蓉一直知道郭襄对杨过用情至深,恐郭襄不堪打击,嘱杨过、郭芙二人回避郭襄,二人结合之事只有至亲及丐帮高层知道。
一天早晨,黄蓉叫来杨过、郭芙,对郭芙道:「芙儿,你在军中效力多年了,很辛苦。此后几年你与过儿回古墓居住。你爱热闹,小篮和翠儿是我新收的丫鬟,她两个因战乱家破,让她两个随你一起去古墓吧。」
郭芙本不愿去古墓居住,但见母亲不挽留,只好含泪拜别。杨芙二人于终南山西北50余里又处修建一处住所。
耶律齐事发后,郭家上下对耶律燕虽不怀疑,但耶律燕自感芥蒂已生,不愿长期身处窘境,一人离去。其子寻母而去,终在西域定居。襄阳城破之前,朱子柳感到襄阳终不能守,嘱其后人也前往西域与世家兄弟处定居。(倚天中武青婴、朱九真是两家后人)
襄阳城破前两年,靖蓉与杨芙商量铸造倚天剑屠龙刀,杨芙二人献出君子淑女剑,重剑。黄蓉打算将倚天剑传与郭襄,屠龙刀传与郭破虏,并嘱杨芙二人的后代关注刀剑的下落,尽力使刀剑找到最佳归属。
郭襄察觉杨过来过襄阳,追问杨大哥的近况,黄蓉为安抚她,谎称重剑是过儿送给襄儿的。几个月后,郭襄终于察觉杨过与姐姐的情意,离开襄阳伤心地。因恼恨丐帮隐瞒杨芙的消息,至此与丐帮来往甚少。
郭襄四处游荡广结朋友,后来襄阳城破父母殉国,再几年后正式出家开创峨眉派。
郭襄继承了剑。
郭破虏继承了刀。
郭芙继承了最直接的权力:丐帮实际控制权,并持续关注屠龙刀下落。
黄衫不出江湖,却对江湖了如指掌,消息只能来源于丐帮。
-------------------------------------------------------------
这样就解释了古墓为何出现侍女。
这样就解释了在新版倚天中,君子淑女剑被献出铸造了倚天屠龙。
这样就解释了在倚天中,郭襄找遍大江南北而不得杨过踪迹。
这样就解释了在倚天中,丐帮有事找古墓,而与峨眉不相往来。
这样就解释了在倚天中,郭襄不提姐姐归宿。
这样就解释了在倚天中,黄衫女子有家传九阴真经,能识别降龙十八掌,侍女以八卦排列,她隐居的地方外周有八卦树阵。
这样就解释了在倚天中,黄衫女子处理倚天剑和屠龙刀就像处理自己家里的东西一样,力促明教得到刀剑。因为她本来就是郭家的人,并负有祖上的遗命。
--------------------------------------------------------------
郭靖在蒙古的时候,一次蒙古诸王侯在看黑雕群攻两头白雕,大汗说射中黑雕有赏,诸侯力捧郭靖射雕,郭靖以威武的姿态一箭双雕。这就是《射雕英雄传》名字的由来。
如果倚天中郭家断根,怎能并称射雕三部曲?三部曲由郭杨两家开始,到黄衫女出场,完成了祖上遗愿,圆满结束。

melanie晋
我相信无论是男女老少都看过金庸的小说,他让我们见识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武侠世界,里面有各种爱恨情仇,也有恢宏的打斗场面。我们当初看的时候也在心里想要是我也会小说里面的武功要是多好啊,也可以小说中的大侠们去行侠仗义了。当然人无完人,金庸再厉害的一个人也不可能在写作的时候毫无漏洞。
对于神雕侠侣肯定每个人是不陌生的,它不同于金庸写的其他小说,因为里面除了有武功高强的人类,还有类似于现代网络小说的坐骑,而且还是在天上飞的神雕。在那个没有飞机的年代能在空中飞几乎是无敌与世间了。可以说神雕侠侣是金庸小说中的巅峰作之一,不过其中一个情节估计是被很多人诟病的,那就是我们心中的女神被尹志平这个小人给玷污了,其实我们仔细想想这里面存在很大的破绽,那就是按照道理来说小龙女应该能知道那个并不是杨过,因为按照小说中的说法,练武之人应该五识异于常人,即使是看不见人也应该可以闻到来人身上的味道不是她的心中的那个过儿。当初很多人应该和我一样都不忍心看这一幕,有一种想把尹志平碎尸万段。
不过换一个方向来思考,这个破绽的存在也许是金庸自己故意就给我们的。毕竟一个物品太过完美并不是真正的完美,有时候一个残缺的美也许更加让人珍惜和喜欢。如果神雕侠侣显得太过完美也许在我们心中就不会留下那么深刻的印象了。

apieceofcoal
金庸的14部小说我没有读全,最喜欢的是《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神雕侠侣》三部,这三部中最喜欢的是《天龙八部》,因为这部小说写出了世人命运的无常,「无人不冤,有情皆孽」真是太痛了。
因为喜欢,所以读得细读得多。
因为读得细读得多,所以我发现《天龙八部》中有一个很大的bug,这个bug直到世纪新修版也没有被金老爷子打上补丁。
这个bug就是乔峰的亲生爹爹萧远山为什么要杀死桥三槐夫妇、玄苦大师、铁面判官单正、谭公谭婆等人。我们可以把萧远山杀死这些人的一系列事件统称为「萧远山杀人事件」。
逻辑上说不通啊。
首先,萧远山确切知道乔峰就是自己的儿子萧峰的时间并不短,虽然未曾暗中助儿子乔峰一臂之力,但也从未做过对不起自己儿子的事,为什么要在乔峰已然身败名裂之时对儿子落井下石,假冒乔峰去杀人,坐实了乔峰罪大恶极的罪名?
其次,萧远山若是想杀当年在雁门关那伙人,早就可以把谭公谭婆、赵钱孙、五台山智光大师等人剁了,偏偏要在乔峰身败名裂之时杀掉?
再次,萧远山若要报仇,大可去杀雁门关一役的参与者,为什么还要杀乔峰的授业恩师玄苦?即便要杀玄苦,又为什么要扮作乔峰的样子去杀人,这明明就是栽赃陷害嘛,根本不像是当爹的做出来的事啊。
最后,萧远山对于玄苦死因的描述和玄苦真正死因有出入,萧远山说玄苦是被他一掌震死的,但事实上,玄苦是被人偷袭的,可即便是偷袭,偷袭之人也远远没有可以一掌将玄苦震死的功力。
所以从第一遍看天龙八部到现在,我就觉得萧远山杀人事件是本书的巨大bug。
其实围绕这事件事,还有一个明显的bug,那就是马夫人往段正淳身上栽赃,乔峰和阿朱居然都信了。试想,时间倒退30年,当乔峰尚在襁褓中之时,段正淳顶多20郎当岁吗,凭啥能成为中原武林的带头大哥?
你可千万别跟我说因为乔峰是莽夫,从乔峰在书中的表现来看,无论是杏子林中平息叛乱还是一人独闯聚贤庄,乔峰可都不是一个只有武力值的莽夫,他实际上是一个心细如发的智勇双全的领袖式人物。
另外,你们都别忘了,当时跟在乔峰身边的是鬼马精灵似的阿朱啊,就算乔峰一时糊涂,阿朱也并不糊涂啊。
感觉这一块是为了剧情需要强行插入的情节,我倒觉得,若要让阿朱死,金庸完全可以选择另一种方式,选择这种方式bug太明显了。

风泽
黄蓉的年龄是第一bug。黄药师老婆死了之后才有了郭啸天和杨铁心结拜,黄怎么可能比郭小?
独孤求败的生卒年限是第二bug。华山派创始人是全真教郝大通,风清扬是独孤求败传人,那么他怎么可能在杨过时代就已经死了几十年?
三度的存在是第三bug,赵敏灭少林他们去哪儿了?怎么屠狮大会出来了?难道看守谢逊比挽救少林更重要?
太玄经图谱的存在是第四bug。随便什么人随便按什么方式理解,都能练成傲视天下的武功?
独孤九剑的存在是第五bug。完全没有内力的情况下,凭独孤九剑秒一切?

随心远行
郭靖及金庸先生的所谓侠义!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和黄蓉回桃花岛时,黄蓉就知道可能会出事,所以金庸先生一直在铺垫,结果郭靖和黄药师反目并且不共戴天!不过后来知道是西毒和杨康干的坏事,郭靖或者金先生的侠义精神就来了!屡屡放过这两个人渣!这不是侠义精神,金先生这是农夫精神!

keven_
金庸小说里面据说分析出来的破绽很多,但是我一直都认为,黄蓉这个角色,是倪匡写的,而不是金庸。虽然有表示过一些其他作品是倪匡写了一部分,而黄蓉不是。
著名的阿紫写瞎据说是倪匡写的,说金庸没那么狠,但是金庸更狠的都有,小女儿跟全真道士,就是他写出来的,周芷若婚礼上张无忌逃婚,也是他写的,狄云的小师妹被万圭骗,也出自他之手,而我的印象里,觉得最可能是倪匡之手的,是黄蓉。下面我来说说这个原因,这也就是说我对金庸小说寻出的破绽。
黄蓉在射雕里面,秀了好多次厨艺,甚至设定为了一个高手,而金庸本身却并不是吃货,也不讲究,反倒是倪匡,倒是一个名嘴,而黄蓉主要讲厨艺的,也就只有一段时间,后续都在谈她的机灵与聪明,并不多描述她的厨艺,甚至后续她跟洪七公一起的时候,也不再以厨艺夺人,所以说,其实我一直觉得,在黄蓉的有一段时间点里面,是跟倪匡有关系的,这就是破绽。
(二十四桥明月夜)
当然,后续的一些有改动过情节的金庸小说,我没有细看,但是在看那时书店租书的版本的时候,还是比较让人纳闷的,从一开始看这部原著的时候,就觉得那段里面的描写与文笔风格,有点前后不大像的感觉,但是真正承认的代写里面,却是没有这一角色的,因此,这我归为金庸小说里的破绽,但是却没有人承认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