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侠小说风靡全国,但他为何刻意推崇明教?其实有2个原因呢?

一缕风
武侠小说一代宗师金庸老先生病逝于香港,据香港媒体透露,金庸老先生离世时很安详,家人一直都陪伴在身边。回顾金庸小说,六十多年来,金庸的作品风靡于全国,我国武侠小说达到新的高峰,深受读者的喜爱。 金庸留给世人印象最深的作品当属《倚天屠龙记》,从上映以来就深受观众喜爱,虽然已过几十年,但是热度从没有退过。这部武侠剧也是我国翻拍最多的剧,回忆剧情,讲述着明教与六大门派之间的恩怨情仇。其实仔细回想,这些门派正是道教、佛教、明教的代表。明教是正义教派,而少林和峨眉作为佛教代表却成为了反派。
可见,金庸是有意的在抑制佛教,在小说中,金庸推崇明教,夸赞道教。与历史关联起来,不难发现背后原因,原来金庸的态度就是明教统治者对于三大宗教的态度,因为明朝就是起源于明教,所以佛教遭到抑制也是情理之中的。起初,明教被称为“摩尼教”,起源于西亚,传入中国后,成为了明教。唐武宗时期,明教遭到了朝廷的打压,因此转为秘密组织。明教教徒敢于造反,一旦不满朝廷统治,便会起义,最著名的就是方腊起义。
在元末时期,明教再次发动起义,被称为“红巾军起义”,最后朱元璋被推上帝位。因此朱元璋的国号是“明”,不过朱元璋却没有给予明教任何好处,反而严令禁止明教。至于明朝贬低佛教的原因,朱元璋曾在寺庙内出家,过得相当不好,经常遭受僧侣的欺压,因此对佛教怀恨在心。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朱元璋的出身,以至于他深知宗教力量的强大,因此对于宗教既利用又限制,以此方法对待佛教。可见,金庸小说基本上是尊重历史客观事实的,因此才吸引了武侠迷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