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给杜甫写过哪些诗呢?如何评价这些诗?

李白给杜甫写过哪些诗呢?如何评价这些诗?
最新跟帖
o幸福小妞o

o幸福小妞o

其实,李白与杜甫的友谊是不对等的。杜甫深深地崇拜李白,他李白看成为一辈子的好大哥。他为李白的诗歌感到自豪,为李白受到的人生坎坷和责难,感到愤愤不平和深深的同情,其实他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生,才是充满艰难困苦的一生。他替李白说好话,他经常梦到李白,给李白写诗,给李白写信,衷心祝愿他平安快乐。所以杜甫给李白写了好多诗,但是李白,也仅仅是象征性地、礼貌地给杜甫写过几首诗,其内含的感情,远远不如写给贺知章、写给王昌龄,更比不上写给孟浩然的,他甚至不如也就是一场酒宴的交往的汪伦。是李白的冷漠,还是杜甫的痴心?其实,这也不能怪李白。李白根本就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他叫诗仙,他是属于天上的,而杜甫叫诗圣,他是属于人间的。他们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而且李白在遇到杜甫和高适的时候,杜甫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年轻人,高适虽然年纪大,但也是毫无建树,就是个浪荡江湖的瘪三。而李白早已经大名鼎鼎海内流传,虽然在京城被唐玄宗赶了出来,带着一大笔金子与几个小字辈狂吃海喝,这就已经相当看得起这两个小兄弟了。杜甫:李白我爱你! 李白:不如相忘于江湖!当杜甫还是个裘马轻狂初出茅庐小伙时,李白已经大红大紫了。据说李隆基为他调羹,杨玉环为他磨墨,高力士为他脱靴子,好不风光,最后被玄宗赐金还山,声名远播海内。李白和杜甫高适几个年轻人在洛阳好好的玩了一阵子,甚至到了一起喝花酒、抵足而眠的程度,这对于交友广泛的李白来说,无非是几场酒的虚与委蛇,而对年轻的杜甫来说,却是他生命中最为高光的时刻。分别后,李白与杜甫再也没有见过面,但杜甫成了李白的铁粉,没事就写诗思念李白。比如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意思是说威武雄壮的李白啊,我想你了。其他如冬日有怀李白春日忆李白梦李白二首等等,反正是春夏秋冬四季、白天夜里、清醒还是梦境,都在想李白。但李白就相当佛系,你想与不想见与不见,我都在那里,我都在游历名山大川去喝酒的路上。当李白站错队伍参与永王叛乱的时候,杜甫四处打听他的下落,始终没有得到消息,杜甫心急如焚写下了一首诗叫做不见: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对李白的怀才不遇艰难的命运表示遗憾难过,其实此时杜甫更惨,但他首先想到的是李白,并说白哥要是混不下去了,还是回到你读书的地方吧,兄弟我去陪你。李白也不是木头人,对杜甫也做过礼节性的回应,他在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写道: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李白说说干了这杯酒,你我如飞蓬一样,各奔前程吧,旷达之中有一些残忍和决绝。后来李白又给杜甫写了一首诗叫做沙丘城下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这首诗李白动了一些真感情,说自己的思念感像汶水一般浩荡,听起来很感人的样子。但别忘了李白很擅长用水来代表思念和情感,比如说“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这种名句也就是李白天才的技术性手段而已。
twinnie

twinnie

戏赠杜甫作者:李白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李白和杜甫是盛唐诗人的两大巅峰,他们的相遇是中国诗歌上最高规格的相遇。杜甫比李白小很多,他很喜欢李白,也很喜欢把自己和李白相提并论。李白更喜欢把自己和战国时代的谋士,例如张良、鲁仲连,把自己和仙人,例如王子乔,相提并论。所以他与杜甫的追求是不一样的,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李白幻想站在这个世界的最高点上,做仙人般的帝王师;而杜甫,他希望自己做一个踏踏实实的官员,致君尧舜,为太平盛世做一点顽固和微不足道的贡献。李白的野心,在星辰、在草莽、在无边黄沙海外三山;而杜甫的野心,只在诗中。长安城里有很多人,有的人先来,有的人后来,跨进这座城的人,目的类似而不同,有人为了家族,有人为了个人,反正大家都说自己是为了苍生。那是一个人人会作诗的时代,几十年间,很多写诗写的很好的人来过,哭过,笑过,失望过,坚持过,后悔过,绝望过,哀怨过,他们互相安慰,说:“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
wanglei

wanglei

李白年长杜甫11岁,成名较早,杜甫的诗圣地位是后来逐渐奠定的,而李白号称谪仙,在当世便名满天下。所以李杜相遇时,杜甫可以说算是李白的小迷弟了,还跟着李白在今天的河北、山东一带寻仙问道了三个多月,最后无功而返,杜甫小迷弟退出了。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杜甫赠送个李白的诗,而且有些还比较出名,像饮中八仙歌直说“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可以说李白诗仙的名号在当世已经被普遍认可和传颂了。而杜甫自己的诗歌和别人写杜甫的诗中,鲜见有杜甫为诗圣的说法。 李白杜甫并为我国诗歌历史上两座高峰 ,而杜甫赠李白的诗较多也就不足为奇了。那李白有没有送过杜甫诗呢,答案是肯定的。李白赠送给杜甫的诗,目前知道的有三首,分别为: 戏赠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这是李白赠送给杜甫的第一首诗,从“别来”二字我们知道这不是二人第一次见面了。二人初次见面是在745年的初夏,当时李白刚刚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可以说正值人生巅峰,而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杜甫还是一个籍籍无名之辈,困顿于洛阳。可想而知,杜甫对李白的景仰那是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于是跟着偶像去寻仙了,并且写了不少歌颂偶像的诗,比如“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寻仙未果,二人分别,杜甫对李白念念不忘,接连写下多少诗怀念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终于有一天,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思念,专程赶到任城看望李白。 这一年的秋天,李白偶遇在饭颗山种田的杜甫,目睹老友的窘迫情状,生性开朗的李白忍不住写这首诗调侃他。 从这首戏赠可知,李白杜甫关系是相当不错的,否则既不会随便开玩笑,也不会了解杜甫作诗的“辛苦”。杜甫自己说当时二人是“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可见关系已经相当亲密了。 李白的诗与他的性格契合,不事雕琢,信手拈来,直接说某地遇见某人,某人什么打扮,后面两句看似开玩笑,其实也不乏关心,哎呀,小杜啊,你怎么最近瘦成这样了,要注意保重身体,以后作诗不要那么辛苦了。这简直就是长辈关怀的既视感。这首诗,我们也可以看出,李白杜甫作诗风格的巨大差异,李白是靠天分,杜甫诗是靠努力。 李白送给杜甫的第二首是: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李白杜甫一生相遇两次,“饭颗山头逢杜甫”之后,兴致勃勃的李白又邀请杜甫到山东游玩,古人车马劳顿动辄数月,相见一次不易,这次临别,连李白似乎都隐隐觉得这是最后的相聚额,莫名地有些伤感,写下了给杜甫的上述第二首诗。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可见二人是玩了个够。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谁遇见李白,都必然会追随李白做李白喜欢的事情,否则玩不到一块。我们知道,杜甫的性格并不在寄情山水,他登高,总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伤感,不是潇洒。但是遇见李白,也就陪着偶像“登临遍池台”地喝酒了。这么贴心的迷弟,李白相处起来当然舒服了,于是他也不免感慨“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最后还是略显无奈地说:“兄弟,干杯!”以后就要像飘蓬一样各自飞远了,重逢遥遥无期,“今朝有酒今朝醉”吧。后来,果然李白一语成谶,二人“飞蓬各自远”了。  第二年的秋天,大病初愈的李白独自一人游于沙丘,想起去年和杜甫的相聚,他第一次涌起了对杜甫的思念之情,写下了给杜甫的第三首诗,也是最后一首: 沙丘城下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大概是李白大病初愈,来到沙丘城,与之前与杜甫同游之地有些相似,有些寂寞,想起了自己的小迷弟,景色是相似的,但是没有粉丝的尖叫,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总之,就是喝酒也没劲儿,高歌也无法投入。这时候的李白,是真心的思念杜甫了。无论是作为知音还是粉丝,李白对杜甫在这一瞬间是深深思念的,也不枉杜甫的一往情深了。 从此以后,杜甫再未出现在李白的诗歌里,而李白却一直活在杜甫的心中,时刻关注着李白的行踪,写下了一首首饱含深情的诗。据统计,杜甫写给李白的诗超过二十首,而李白写给杜甫的诗仅此三首。 我想,如果李白、杜甫能够轮回转世,在今天相逢,二人地位相当,名气相等,志向相投,互赠诗词的数量一定是另一番景象,极有可能像晚唐的元稹、白居易那样频繁唱和,显得和谐多了。 
郭柏全

郭柏全

不太清楚,对不起
丑兔子

丑兔子

谢悟空邀请! 李白给杜甫的诗,我记得有三首,具体诗文如下: 一:戏赠杜甫 饭颗山头逢杜甫, 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生瘦, 总为从前作诗苦。 这首诗调侃杜甫拘守格律刻苦写作,所人变得"太生瘦"了。以李白的诗名和比杜甫大十多岁的年龄,而调侃杜甫,足见二人感情深厚。 二: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曰,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这首诗是李白和杜甫在鲁郡再次相逢,却又分别之时李白写下此诗。"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表达出诗人离别时依依不舍之情,让人伤感。 三: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这首诗更是表达出了因杜甫不在身边,鲁酒、齐歌都提不起李白的兴趣,思念之情象汶河之水一样浩浩荡荡,永不停息。可见李白对杜甫感情之深厚。 这三首诗,从不同角度表达出了李白、杜甫兄弟般的深厚感情。也是二位诗坛伟人的一段佳话。
石榴♂

石榴♂

一、李白比杜甫年长11岁,他们相遇的时候,杜甫还默默无闻。李白一共给杜甫写了四首诗。1、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这首诗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充满诗情画意,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诗中表达了送别友人杜甫之后的怀念之情、对重逢的渴盼以及对各自前途飘转不定的忧虑之情。2、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在这首诗中李白首先抒发了自己的观点,“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一扫悲秋的传统。接着写出了秋天的种种景色。最后两句表达了与杜、范二人分别的惆怅心情,反映出感情的深厚。3、沙丘城下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这首诗是李白送别了杜甫后,从那种充满着友情与欢乐的生活中,独自一人回到沙丘,倍感孤寂,倍觉友谊的可贵。此诗就是抒发了这种情境之下的无法排遣的“思君”之情。4、戏赠杜甫饮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这首诗是李白送给杜甫的,诗写的风趣幽默就像是好朋友之间的玩笑。在长安附近的饭颗山遇到了好朋友杜甫,现在已经是中午,太阳照在身上很热,他们头上都戴着遮阳的笠帽,自从分别之后杜甫似乎越来越消瘦了,是不是这段时间忙着作诗太辛苦了?二、李白比杜甫大很多,属于杜甫的长辈,而且李白比杜甫成名早,杜甫对李白很是仰慕,所以就是迷弟,崇拜的不要不要的,杜甫在诗里描写道:“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酒后同睡一张床、盖同一个被子,白天还拉着小手同行啊!感觉好基情啊,杜甫给李白写的诗就比李白要多很多啊,查资料了,一共十五首,真真的为你写诗,为你静止,为你做不可能的事,虽然李白也写了四首诗,但是李白的一句:不及汪伦送我情,是不是太直白了呀,杜甫你被伤着了吗,改名为杜康吧。言归正传,对于自己的偶像,写的是多一点也是人之常情,或许,人家杜甫心里根本不在乎这些呀,写诗也只是祭奠自己逝去的青春年华那!
武悦

武悦

中国人文历史上有两件美事,一件是孔子拜老子,儒道两大思想源头如长江与黄河的交汇而又分流。另一件便是李杜诗和,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伟大的现实主人诗人,两座高峰相聚互拥,又并立高耸,这两件盛事无不为后世景仰。而近现代又有两座伟大文化思想高峰,虽然其思想得到了高度契合,切无缘谋面,那就是毛泽东与鲁讯。
薛碧梅

薛碧梅

写过两首,其中为人熟知的是戏赠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不过这首诗近似打油,水平低下,感觉李白虽然号为“诗仙”,但仍有许多泛泛之作,这是颇受后世诟病的地方。
西

西

李白写给杜甫的诗应该是两首,一首鲁郡东石门送杜甫,一首沙丘城下寄杜甫。看得出李白对杜甫当作是知己好友了,而杜甫写给李白的却有十几首诗,看得出杜甫对李白就不仅仅是好友那么简单了,简直是敬仰的犹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icelinfeng

icelinfeng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