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话和中国神话有什么不同?

日本神话和中国神话有什么不同?
提到的作品

[作品]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想象力非凡的上古百科全书,这一部国际通行的学科划分带来麻烦的奇书,当代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使它对号入座。它不属于任何一门学科,却同时又属于所有学科。这部宏大奇瑰的神秘著作,彰显了人类对自...

倪泰一,钱发平,

[作品]竹取物语

物语文学是日本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产生于平安时代(794-1185年)前期。这本书收有《竹取物语》、《落洼物语》、《雨月物语》、《春雨物语》、《伊势物语》五部作品。

佚名氏

[作品]古事记

《古事记》是日本奈良朝文学中的一种,内容是记述某些古代传说故事。文字及内容均受印度、中国的影响很深,可以看做一部日本古代传说集。

安万侣

[作品]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是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一个高峰。

冯梦龙

最新跟帖
about_huihui

about_huihui

01人是从哪儿来的?无论是哲学家,还是科学家,对这个问题探索了几千年,提出过无数种学说。可惜即使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咱们上得九天揽月、下到五洋捉鳖,也没能搞清楚它的答案。于是,神话诞生了。中国人:女娲用黄土捏了人。《圣经》:耶和华用尘土造了亚当,用亚当的肋骨造了夏娃。澳大利亚土著:创世者庞德一杰尔拿三块树皮和上泥巴创造了人。非洲希卢克人:创世者乔奥克对一块泥土许了愿,泥巴就成了人。玛雅人:造物主特帕和古库马茨玩泥巴时玩出了一个人。在“泥土造人”传说统治世界的时候,只有日本人比较厉害:我们不是神用泥巴捏的,我们是神污污污开火车产生的!根据日本最早的两本史书《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原始时代的日本那就是一片汪洋,茫茫的大海中只有几块小陆地,并且非常不稳定,也没有生物,更别提人类了。天神派出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两兄妹降临世间,去修复填海造陆。(几乎所有的创世神话主人公都是兄妹哎)二神来到人间,站在“天之浮桥”上,用一个“天之琼矛”探入“乳海”,并搅动海水,再将矛提起,如此抽插反复,从矛尖上滴下来的液体凝固成岛屿,叫做“淤能基吕”。咳咳,我们很轻易就能联想到,“天之琼矛”象征着男性的那啥,被搅拌的“乳海”就是女性的那啥,整个故事隐晦地表达的日本初民的生殖崇拜。02崇拜还没有结束,最重要的造人环节还没展开两兄妹降临到淤能基吕岛上,竖起一根高高的“天之御柱”,还造了个神殿。有房有地之后的伊耶那岐产生了浪漫的想法,便问妹子:“你的身体长得怎么样?”伊耶那美羞答答地说:“我的身体已经完全长成了,只是有一处没有合在一起。”老哥一听:“巧了,我的身体也长好的,却有一处多余!把我的多余之处塞进你的未合之处,怎么样?”妹子一听,不行,这不是去幼儿园的车!但伊耶那岐软磨硬泡,妹子最终同意了,两人相约绕着“天之御柱”走,一个往左,一个往右。绕了一圈后,两人相遇,伊耶那美表白道:“哥哥你好帅呀!”伊耶那岐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女人先说话了,多不吉利呀。但俩人干柴烈火管不了那么多了,一顿不可描述之后,生下了一个叫“水蛭子”的孩子,可惜这娃先天畸形,只好把他放进芦苇船中,让他顺水飘去,自生自灭。后来,他们又生了“淡岛”,但也先天不足,被抛弃了。俩人生娃失败,只好返回高天原(相当于中国神话里的凌霄宝殿?),得到众神传授经验,才知道男女之事,最要紧的是男的要占据主动。于是回家重新战斗,绕着天柱又转了一圈,让伊耶那岐先说“老婆我爱你”,两个神再次结合,为爱情鼓掌。这次还真灵验,一下子就生了八个健康的娃,也就是八个岛屿,填海造陆的指标完成。(因此日本古时候又被称为大八岛国)有了成功经验,伊耶那美完全成了会上树的老母猪,再加上神的恢复能力多快呀,于是又接二连三生了河川海洋之神、山岳和原野之神、风神、木神、火神等,总之自然界里掌管各种东西的神都被她生了出来。不过小儿子火神周身带火,分娩时把老妈的下体给灼伤了,伊耶那美卧病不起,不久一命呜呼。伊耶那岐很生气,迁怒于火神,以十握剑杀了他。因为思念亡妻,伊耶那岐还不惜以身犯险,勇闯黄泉,结果又发生了惨剧,最终夫妻情断,死生不复相见!03吃瓜群众:发生了啥?据说,伊耶那岐追到黄泉国大门外,要带走爱妻,不过死而复生这种事情,还是要上级领导批准,于是伊耶那美对伊耶那岐说:“我要去跟黄泉神请示一下,你就在门外待着,千万不要偷看。”可惜神仙也有好奇心,伊耶那岐等得不耐烦了,心想:“老婆去向领导请示,我为啥不能看?莫非她跟领导有啥猫腻?不行,捉奸去也!”于是,他偷偷溜进去找老婆,结果却看见伊耶那美浑身都是蛆,身上还有雷鸣闪电,模样丑陋又可怕。原来,她已经吃了黄泉的饭食,成为了黄泉的神,肉身早已腐烂。伊耶那岐被吓到了:“这还是我那如花似玉娇滴滴的妻子吗?”于是脚底抹油,溜了。伊耶那美羞愤交集,派出黄泉鬼女去追,又调兵遣将,让八大雷神和1500名黄泉军去堵截,一场甜蜜的约会变成了惊心动魄的厮杀。由爱故生怖,由爱故生恨,伊耶那岐觉得妻子已经不是从前的妻子,爱不起了;而伊耶那美却觉得,丈夫竟然嫌弃自己丑陋的模样,渣男!最终,俩人狭路相逢,伊耶那美由爱生恨,诅咒道:“你无情无义,我每天都要杀死你国中一千个人来报复你。”伊耶那岐回答:“既如此,那我就每天和一千五百个姑娘爱爱,生一千五百个娃娃。”两人不欢而散,从此再没有见面,伊耶那美留在黄泉国成了幽冥之主,负责夺走凡人的性命,而伊耶那岐则回到人间继续造人,孕育新的生命。因为伊耶那岐生娃的速度永远比伊耶那美杀人快,所以古代日本人用这个故事来解释人的生老病死和人口增长。从黄泉逃出生天的伊耶那岐觉得自己身上很脏,于是跑到九州岛的一个河流里,举行了袯襫仪式,扔掉了身上穿的蓑衣,可能是他身上男性荷尔蒙气息太强烈了吧,这件衣服又生出了十二个神祗。洗完澡还不够,伊耶那岐觉得自己看到前妻那么丑陋的一面,太可怕了,还得洗洗眼睛。他洗涤左眼时,诞生了天照大御神,她后来成为日本人最崇拜的太阳女神,也是高天原的主人、日本神道教的最高主神。在洗涤右眼时,诞生了一个美丽的女儿月读命,也就是文学名著《竹取物语》里那个把天皇迷得五迷三道的绝世美女辉夜姬。洗涤鼻子时,诞生了素笺鸣尊,他被称为乱暴之神,最大的战绩就是斩杀了八岐大蛇。这三个孩子,被尊称为“三贵子”,是日本神话传说里地位最至高无上的神,尤其是天照大御神,被日本皇室奉为天皇的祖先,由此论证天皇的“神统”地位。看来,父神伊耶那岐自己一个人无性生殖的质量,比夫妻俩勠力同心还要厉害呀!一个创世神话都这么精彩,所以岛国那啥产业发达也是有道理滴!
LayKeng

LayKeng

两者在传承体系、价值观体现和阶级性上完全不同。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由于自汉唐以来广泛吸收中华文化并保留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形制化的内容,故而日本文化很容易被普通大众视为中华文明的衍生与延续。然而事实上,两者在哲学基础和源流发展上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并不可简单地同日而语。首先来说说中国神话的体系: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传承了五千多年未曾断落的文明,也正因如此,中国神话具有其举世无双的独特性:那就是不同历史阶段表现出的完全不同的文化类型特征,但彼此间依然有所照应。先秦时期,中原大地普遍处于奴隶制青铜社会时期,这一时段的神话就体现出了很强的巫文化特征;而到了汉魏两晋,随着谈风兴起以及黄老道术的风尚,神话开始向仙话神话方向转变;唐宋以后,随着地主与市民阶级的兴盛,神话开始传奇化与戏剧化;而到了明清时期,随着普罗大众对于世俗文化内容的进一步需求,神话的小说化也随之进入巅峰。举个例子:以中国神话中最著名的女神形象之一:西王母为例,在先秦志怪典籍《山海经》之中,她是“豹尾虎齿,披发戴胜”的典型女巫统治者形象;而到了穆天子传中,她已经蜕变成西域拥有富饶国土的雍容女王;而在明清小说中,她已经彻底成为仙界的女首领王母娘娘……这同一个神话角色不断适应时代需求所发生的角色变化,恰恰能够说明中国神话的时代独特性与传承一体性,是中国神话“活着”的证明。而反观日本神话,其中不同的方面有哪些特征呢?作为“百鬼夜行”之国,日本给我们的初印象一般来说是不缺神话传说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日本本土的神话经典只有《古事记》,其讲述了天神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兄妹来到日本创造陆地和国中一切的故事——可以说《古事记》是非常典型的原始创世神话,其中记载的诸神几乎都可以被视为是自然现象的人格化体现,如太阳神天照、月神月读命、洪灾之神八歧大蛇等。然而问题在于,因日本国体所推崇的“万世一系”天皇制度(天皇被认为是天照大神留在地上的子嗣后代),故而《古事记》中的神话内容是不被容许进行任何改动的。这就造成了日本神话在传承过程中的“遗物”特征,古典神话元素虽然被较完整地保留,但也因此无法体现出日本历史各个时代的文化特征性。中日神话的另一个主要区别是阶级性和去伦理性。日本的诸神与寻常百姓并不产生交集,因为其本身便是自然与统治阶级的代名词,不似中国神话中蕴含着大量祖先崇拜以及“人神鬼”三位一体的角色交换内容。而伦理性一说,则是从江户时代开始,日本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以及国民的文化认同感,在文化上宣扬的是“去中国化”的“(日本)国学运动”,其中以本居宣长为代表,提倡的均是将文艺作品中的伦理教条、理性与逻辑思维排除出去,只余下情感共鸣的渲染力部分,从而定义自然主义基础上的作品优劣。由此将各种舶来文化内容与日本改造版本之间的文化关联性切断,如是便诞生了日本独有的“物哀”文化。然而也正因如此,日本神话中牵涉到舶来内容的部分,都是缺乏价值观与伦理性,只突出物怪惊悚特征的怪谈猎奇故事,仅以《雨月物语》中的名篇蛇性之淫为例,根据《雨月物语》的成书年代及内容记录,大约可以判断出蛇性之淫的原始版本为明代冯梦龙编撰的《警世通言》中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一文,其中冯版的白娘子虽与今世之白蛇传奇略有不同,但已经具备后世改编的主要剧情构架,并在文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学及佛教相关道德劝化作用;但在蛇性之淫一文中,中国之有情白蛇已经变成了贪恋男色的邪淫妖怪,甚至犯下附身人妻、恐吓乡人、毒杀法师等种种可怖之事,而冯版白娘子一文中本身含有的“警世”、“劝化”内容,更是被删减得一节不剩。因为没有了民俗中承载的道德观念,以及失去了原生地的文艺价值取向,故而流入日本并被改造的“中国怪谈故事”,只能是昙花一现的片段式内容保留,无法提供更深入的民俗、历史价值给养。故而即便是从中国传承了数以千计的妖怪门类,日本妖怪学依旧是建立于分类应用学上的“无根之木”,除了在数量上徒增记录以外,并没有追溯本源与对照民族心理的考据价值。近代日本思想家丸山真男在其著作日本的思想一书中,有提及过日本文化对于外来吸收文化的这一改造特征,即“在理解不同文化的精神作品时,首先缺乏将其视为与己完全不同的东西来理解的思想准备,由这种意义上的聪明所导致的轻率接木的‘传统’,反而使任何东西都不能转化为传统。”这一点不仅体现在神话方面,其他文化领域也可以共通。故而日本文化只是“看起来像”中华文化而已,其本质早已南辕北辙,并不能够被视为是中华文明的考据体系之一。更多有关神话、历史、民俗学内容,请关注本人头条号,谢谢通读。
/ka Chris

/ka Chris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