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帝司马衷:他们怎么不吃肉,这是什么典故?
晋惠帝司马衷:他们怎么不吃肉,这是什么典故?
最新跟帖

黄崇凯kyle
1.这个皇帝是个智障人,不是调侃,真是个智障。2.他也是被从小圈在皇宫中长大,而围绕他的文武大臣,宦官真的都不是好人。所以他不知道宫殿外的任何真实情况。

sunny_2007
首先认识一下晋惠帝司马衷。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三国司马昭的孙子,晋宣帝司马懿的曾孙。这家伙是个傻子,亲们可能要问了,傻子也能当皇帝?说实话,世上最容易的事就是当皇帝。司马衷虽然是个傻子,但是他有福气,为什么说他有福气呢?因为他出生的时间好,之后摊上了一个好老婆和好丈人。首先说他出生的时间好这个问题。在古代,皇帝选择接班人是“以嫡为贵”,也就是所谓的“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句话意思是说:皇帝选择接班人首先考虑的是嫡长子,然后以此类推。假如没有嫡子,选择庶子就要以他的母亲出身高贵与否来衡量。▲司马衷司马衷是司马炎的次子,他有福气的地方是,他的哥哥司马轨在两岁时就死了,他因此成了实际的嫡长子。所以很小的时候就被立为了太子。等长大后,司马炎也感觉到这孩子有点弱智,等到了18岁时,司马炎为儿子选择了一门亲事,选择了大臣贾充的长女贾南风为太子妃。贾充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他的女儿贾南风虽然长得很丑,但是很有计谋。儿子有点傻,司马炎在群臣的劝说下准备换掉太子,这时老丈人和太子妃贾南风为傻子出主意,让司马炎出题考考司马衷,看看是不是真傻。司马炎出了试卷让儿子答题,结果他的老婆贾南风让美男子潘安替丈夫答题,贾南风告诉潘安不要写的太好,写一般般就可以了,以免露馅。▲贾南风经过贾充和贾南风父女俩的运作,司马衷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司马炎得意的让臣子们看,“你们看看,我的儿子这不是挺聪明吗?”臣子们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是谁会捅破这层窗户纸呢!过了几年后,司马炎去世,司马衷继承了皇位。傻子就是傻子,司马衷不会因为老爸说不傻就不傻了。司马衷有多傻?我讲个事你就知道他有多傻了。有一年夏天,司马衷和随从到后花园游玩,他们来到一个池塘边,司马衷听到青蛙呱呱乱叫,他觉得很奇怪,就问随从这些青蛙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随从觉得这个问题很搞笑,于是一本正经的说:在官田叫的就是公家的,在私田里叫的就是私人的,司马衷于是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何不食肉糜?更加搞笑的还在后面,有一年天下大旱,老百姓颗粒无收,吃不上饭,饿死了许多人。官员上奏司马衷,你猜司马昭怎样答复的?“老百姓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何不食肉糜?】官员听了哭笑不得。心中暗骂,灾民连饭都吃不上,何来的肉粥呢!这就是司马衷“何不食肉糜”的典故。这样的皇帝连自己都照顾不了,何谈造福于百姓呢!司马衷像玩偶一样被“八王”抢来抢去,最终沦为了一个傀儡皇帝。【图片来源于】

系统工程
我们说晋武帝司马炎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灭蜀代魏,南面称帝,讨伐东吴,江山一统,“三国尽归司马氏”。中国有句古话,叫"雏凤清于老凤声",或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不过西晋时司马家族自司马炎之后却是“一代英雄一代熊”,他选定的太子,帝国的接班人即后来的晋惠帝司马衷愚钝昏庸,不堪政事。根据史书记载,在其为太子时,整个朝廷上下都知道司马衷缺乏治国理政的才能。司马炎也对自己这个宝贝儿子的思维能力有过怀疑,曾出题考他,但被精明的太子妃通过作弊的手段骗过了司马炎。司马炎死后,司马衷即位,改年号为永熙,即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弱智皇帝晋惠帝。他的无能导致了“政出群下,纲纪大坏”。有一年夏天,司马衷与随从到华林园游玩。园内有一池塘,传来了虾蟆的叫声。司马衷驻足聆听,觉得很好奇,便问左右随从:“此鸣者为官乎,私乎?”即这些咕呱乱叫的东西,是为官的还是为私的。当时随从们被皇帝这一荒唐的问题问的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当中有一个叫贾胤的随从比较机灵,回答道:“在官地为官虾蟆,在私地为私虾蟆。”司马衷回了一句很雷人的话:“若官虾蟆可给廪。”意思是说如果是官虾蟆,那就要给它发工资。又有一年,某地大旱,颗粒无收,百姓衣食无着,已出现了大面积饿死人的现象。地方官把灾情上报给朝廷,朝廷中管赈灾的大臣把灾情向司马衷汇报,司马衷听了很纳闷,问这位大臣:“何不食肉糜?”意思是说百姓没有饭吃,那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这位大臣听了,哭笑不得,灾民们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来的肉粥呢?由此可见司马衷是如何的无知昏聩。

囹
木君:985高校硕士,曾先后在政府部门、双一流大学供职;欢迎关注我,愿与大家一起学习分享历史知识和思想,共同进步!晋武帝,即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其生纵横沙场,果敢英武,不能不称之为一代枭雄。但就是这样一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居然将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给一个傻儿子继承,致使西晋成了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晋武帝为什么要这么做?史载,司马炎共有26个儿子,其中不乏聪慧之辈,但长子司马轨不幸夭折,因此次子司马衷成了事实上的长子。按中国的继承人法则,司马衷要被立为太子,而司马衷却是个白痴,不谙世事。司马衷最出名的故事是,他的师傅告诉他,天下的百姓都没有粮食吃,司马衷听了这话后觉得非常奇怪,说道:“他们既然没有粮食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有人认为,司马衷之所以被立为太子,是因为杨皇后坚决反对更易太子,她认为司马衷虽不聪明,但却忠厚纯良,好生教导,会有长进的。武帝相信了杨皇后,于是最终没有更易子。还有一种说法是,司马衷虽然愚鲁,但他的儿子,也就是司马炎的孙子却非常聪明,深受司马炎的喜爱,司马炎传位于司马衷,其本意是想让他聪明的孙子日后能继承皇位。不过,司马衷即位后不久,就发生了“八王之乱”,司马衷及其子相继被害。后来,前汉刘渊攻入长安,西晋灭亡,司马炎的美好愿望也随之落空。知识链接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除了个人的优柔寡断以及皇后的奋力阻挠,其实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司马衷虽然是个弱智,但他的儿子司马却自幼聪明伶俐,讨人喜欢,晋武帝十分喜爱他。甚至评价他说:“此儿当兴我家。“这样一来,武帝为了使日后的司马通登上皇位,也就只能先让司马衷坐稳皇太子之位了。由此看来,司马衷的皇位,还是拜自己的儿子所赐呢。

宝宝的大笨熊
大臣向他汇报,老百姓没有饭吃,饿死好多。结果他反问大臣,老百姓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糜?晚上听到青蛙叫,他问身边的大臣,这些青蛙是为公家叫,还是为私人叫?他老婆是贾充的女儿贾南风。这个贾南风扰乱朝政,最后还杀死了司马衷,直接导致了八马同槽,晋朝从此衰落。司马炎选择司马衷做皇帝,很大程度上是看上他的儿子。是说司马炎的孙子非常聪明,有一次晚上大殿着火,司马炎站在旁边,结果他的孙子劝他不要站在火光下,免得遭贼人暗害。从此司马炎对这个孙子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