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样叫?
“翘二郎腿”有什么典故?
提到的作品
最新跟帖

crystalwang0502
二郎腿:坐时将一条腿搁在另一条腿上的姿势。翘二郎腿,是一种坐姿,现代人坐时,总是喜欢有意无意的翘着二郎腿,有节奏的抖动着,看起来很潇洒的样子。根据诗人流沙河撰写的二郎腿的解释一文中解释到:二郎腿,是二郎神的坐姿。二郎神我们都很熟悉,《西游记》和《封神榜》中都出现过的人物,居住在灌江口。这二郎神的原型,大概就是战国时期李冰的次子;灌江口的原型,大概就是都江堰吧!李冰,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主持修筑都江堰,让四川成为天府之国,可谓是恩泽后世!李冰的次子,协助父亲修筑都江堰,亦是劳苦功高,死后被封为二郎神。后人为纪念李冰父子功劳,遂为父子二人建立二王庙以示缅怀之情,在二郎雕像的塑造上,也是非常的考究:雕像为坐姿,盘着二郎腿!相传大禹治水十年,常年泡在水里,导致一条腿完全僵死,走路的时候有点跛,叫做禹步。因此,将李冰次子的雕像塑造成二郎腿,其实是在模仿禹步,是非常有深意的,意为李二郎协助父亲治水,劳苦功高。二郎腿的称呼也由此而来。可惜,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李二郎的雕像被重铸,坐姿被改成了站姿,二郎腿也不复存在,实在是可惜!

大可可
谢邀!祝大家阅读愉快!第一次听说“翘二郎腿”还有典故,这不都是人们习惯性的动作吗?于是我就去查了下,没想到还真有,我又可以讲故事了,喜欢看的就看看吧!一腿搁在另一条腿上为什么叫“翘二郎腿?”传说是二郎神的坐姿 架腿而坐,跷一脚,谓之二郎腿。这是二郎神的坐姿。鄙人故乡川王庙正殿上所塑二朗神像,以及吾蜀都江堰二王庙旧时二郎神像,皆如此状。典故一:二郎神坐像说二郎神是兴建都江堰李冰的次子,李冰命令二郎神在灌口斩杀蛟龙,为民除害,后来民间为了祭祀二郎神,为他建立了庙宇,里面的二郎神像就是坐着的,因为二郎神经常学大禹的坐姿,所以这个二郎神像是坐着的,腿也是抬着的。(并不是像现在的二郎腿,一只脚搁在另一只腿上),不过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人把二郎神的坐姿像改成了站姿,所以就导致了翘二郎腿这个由来也得不到验证了。典故二:大禹的禹步因为很多人说二郎神的坐姿不符合儒家规矩,所以这个二郎腿很有可能就是从大禹那里演变过来的,相传大禹治水十年都不进一次家门,因为常年积累,患上了偏瘫,小时候看见一个巫师作法,一脚跳起,一脚翘起,大禹就经常模仿,所以也称禹步,这也就是二郎腿的雏形。典故三:鸩鸟走路大禹治水时,在南海之滨见到一种大鸟(即鸩鸟)会禁咒术,走着一种奇怪的步子,能使大石翻动,于是大禹模拟其步伐,使成为法术,十分灵验,因为是禹制作的,故称为禹步。说句实话这三种没有一种能说服我的,按照我的想法就是人类有了坐姿之后,就会有这种动作,这种动作是不需要向别人学的,但是为什么叫二郎腿这个很可能就是和二郎神坐像有关了,但是实际上二郎神坐像并不是像现在我们这样翘二郎腿的,见下图无论是那种典故,翘二郎腿都是有危害的,能不翘尽量不要翘,尤其在公众场合也不礼貌。【羽评历史,欢迎右上角关注、评论、点赞】

ItsClimb
架腿而坐,跷一脚,谓之二郎腿。不但川省有此说法,外省也有。这是二郎神的坐姿。鄙人故乡川王庙正殿上所塑二朗神像,以及吾蜀都江堰二王庙旧时二郎神像,皆如此状。二郎其人,传说是秦时郡守李冰的次子,助其父凿离堆,斩蛟除害,死后封二郎神。《封神演义》有二郎神杨戬,由传说而小说,更荒诞不经了。蜀中旧有孽龙神话,与水有关。以音求之,二郎就是孽龙。二,古音nì,与孽niè近。郎龙双声对转。孽龙原为水害,被夏禹王收伏,协助治水有功,享祀为神。在屈原《天问》里就是应龙。应龙以尾画地成河,导洪入海。“河海应龙,何画何历?”问的就是此事。这类远古神话,被儒家改造成有教育意义的人伦故事,龙变郎,孽变二,归到郡守李冰名下做了次子。李冰是战国秦昭王时人,事见《史记》。在李冰以前的两千年前,龙治水的神话就有了。夏禹王自身就是一条龙(史学家顾颉刚说“禹是一条虫”),活在神话里。二郎神的坐姿绝对不合儒家规矩。所谓跷二郎腿,用专业术语说,应是禹步。相传禹治洪水,尽力沟洫,十年不入家门,患得偏枯之病(偏瘫),一腿僵死,成了跛子。少时曾见巫师作法,一脚跳行,一脚跷起,谓之禹步,就是在摹拟禹。都江堰的二郎神像塑成坐姿,右腿架搁左腿之上,也是在摹拟禹。前世纪的八十年代,改塑成立姿,手持锹铲,二郎腿也不见了,神秘之感丧失殆尽。旧塑留着远古神话尾巴,表明我们从何处来,也算尊重古文化吧。改塑成修水利的民工,使二郎腿一词失据,后人难以考索,实在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