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荒诞派文学作家?

摄之旅
尤奈斯库是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他的秃头歌女(1949年 )是最早的荒诞派戏剧之一,从1956年起,秃剧引起注意,后连演七十多场,成为法国历史上连续演出时间最长的戏剧之一;尤奈斯库在秃头歌女之后,先后写了《椅子》 (1952年 )、 未来在鸡蛋中 (1953年 )、 阿麦迪或脱身术(1957年 )、 《犀牛》 (1959年 )等四十多个剧本。
贝克特,活跃于20世纪法国的爱尔兰作家,创作的领域包括戏剧、小说和诗歌,尤以戏剧成就最高。他是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代表人物;1969年,他因“以一种新的小说与戏剧的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荒诞戏剧《等待戈多》1953年在巴黎上演成功,使荒诞派戏剧被观众,确立了它在法国剧坛上的地位;除此之外,他还有最后一局 (又译剧终)(1957年 )、 哑剧 (1957年 )、 尸骸 (1959年 )、 美好的日子 (1961年 )等10多个剧本。

Emilia200
一直侨居法国的爱尔兰作家塞缪尔·贝克特是荒诞派文学运动中最杰出、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他的创作主要集中在戏剧和散文体小说。他的戏剧作品,如《等待戈多》(1954)和结局(1958),摒弃现实场景,采用逻辑推理的连贯情节来作为戏剧形式,以此来表现无理性、无助、荒诞的生活。例如在《等待戈多》中描写两个流浪汉在郊野中无望地等待一个叫做戈多的人,身份不明,一切都未知。戈多可有可无,“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来,谁也没去。这太可怕了。”此类戏剧的荒诞性体现了双重内涵:它是滑稽怪诞、非理性和毫无意义的,同时通过模仿和戏谑来讽刺西方文化的传统观念与传统戏剧。戏剧中的人物试图从无意义中找到意义,在无法交流的情况下进行交流。
另一位发过荒诞派剧作家是让·热内。与此相似的还有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他将荒诞主义与恶魔主义融合于一身。
汤姆·斯托帕德的一些剧作如《戏谑》也运用了荒诞派的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