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现实
最好有感悟
O(∩_∩)O谢谢
decembermonkey
【学无止境】
学无止境,不光指科学、艺术,还有生活常识、人生哲理、待人处世等等。只懂得学习书本知识的人,注定无法适应这个社会;而报道中也有不少“高分低能”者,甚至连生活都不能自理。这样的人,其实不能算是真正掌握了“学习”的真谛。
学习,首先要学习生存。生存,在动物世界包括觅食、逃生,在人类社会包括一技之长、自我保护、与人相处。不断的从前人、周遭学习这些关乎生存的最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发展、营造美好生活的前提。
学习,其次要学道德文章。不管你有多大的能力,如果不能很好的构建自己的社会形象与人格魅力,那他就不可能得到心底的平静与困难时别人的援助。仁者寿,正说明胸怀仁爱之心的人能够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学习,也不能忘了文明的精髓,那是由科技、艺术等等组成的、由无数代人苦心积累、代代传承下来的领悟与付出。文学、哲学、美学、文艺、自然科学……所有这一切,都值得我们用心揣摩、切实实践。当然,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来进行。
学无止境,与榜样、对手之间也同样如此。榜样是一种昭示,对手是一种警醒。喜欢那句话“成功只能收获忘形,而失败却能让人清醒”。所谓“忘形”与“清醒”之间,便是学习的沃土了。
保持平常心,师法自然、师法人群、师法所遇,则无不可汲取之学问,无不可领悟之菩提。
安古
好懒啊你 - -!
读者意林萌芽等杂志上不多的是滴么?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啊
^冰帝吾^
1.励志的:被上帝咬过的苹果
shuizhihan
人到大四,总有“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无奈;也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潇洒;更有“把酒问青天”的洒脱。曾经唱过的歌整天挂在嘴边,当作流行;曾经作过的梦依稀可见,成为经典。
人到大四,没有了大一的迷惑和幼稚,少了一丝大二的热情和放荡,不见了大三的无聊和叛逆,而是多了一点成熟和执著,准备考研究生和出国忙的天翻地覆;找工作的却是“八仙过海”,不亦乐乎!也有一些浪漫主义者煮酒论英雄,似乎只有“今夜喝得人憔悴”,才能“明日一觉解百愁”。曾经的无烟宿舍,这时却是烟圈不间断;曾经的文明宿舍,也是乱七八糟。
人到大四,总喜欢蓦然回首,但总觉得好像站在没有故人的阳关前,只有大漠孤烟,没有意外惊喜;也喜欢幻想未来,但也是路漫漫前途未卜,只见长河落日,不见蓝天白云。在无能为力的顺其自然中寻找自己,创造自己,也在完善自己,这就是他们眼中的现实。人到大四,尽管变得很现实了,但仍然做梦,只是白日梦少了一点,因为他们已经知道白日梦只能是白日梦,而现实永远是现实。在他们看来,现实和理想不可能会心有灵犀,梦做完了就是现实,现实中还得做梦。
人到大四,总喜欢回忆过去,昨天花开花落,曾经沧海桑田,都似乎刻在他们的脸上,大有“识尽愁滋味”或“人生如歌”的感叹。“大一,大二真好”,“那个时候我如果------”或“你们应该------”,这就是过来人。他们笑过,哭过;他们也醉过,失眠过;同样他们也失意过,疯狂过。然而,他们现在成熟了,更知道大四意味着什么。所以,在大一学生的眼里,他们的确是“老”了。他们也感到这来的也很突然,所以,他们总是在任何场合都做得很好,球场上熟练的球技,谈话时风趣幽默,追赶时尚,大有“宝刀未老”之势。
人到大四,总是在矛盾中度过。曾经的梦想未能如愿,就要面临毕业;四年相处的同学,就要各奔东西。兄弟说的梦话,让人心酸;几个哥们说着没完没了的故事,似乎没有结局;相爱的人整天形影不离,似乎世界只是他们的。还有那一直盼望又一直害怕的工作、、、、、、这所有的所有,却似乎一无所有,几家欢乐又几家愁。酒精的麻醉,游戏的刺激,让他们忘掉烦恼;吸烟时的沉默,给他们思考的空间。他们既感到现实不太公平,会玩世不恭的发上一阵牢骚;也知道每个人的机会是平等的,会千方百计的把握好每个机会。这就是他们的人生。
人到大四,就突然懂得了很多。他们懂得了“时间就是生命”,“不识愁滋味”的轻狂少年已一去不返;他们懂得了“书到用时方恨少”,“赶快充充电”,变成他们的当务之急;他们学会了做人处世,懂得了人生。他们曾经辉煌过,但他们的将来会更加辉煌。他们现在变得非常的务实,也非常的理性,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时代同样属于他们,也需要他们。但是,他们并不背叛过去,而是更加深深的记住曾经的美好岁月;曾经的风花雪夜,难忘的流经岁月,谁愿意让它随风飘走。这就是大四的学生,懂得了珍惜过去,也懂得了开创未来。
人到大四,我想和兄弟们说,让我们能尽量多的在一起,因为在一起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人到大四,敢问路在何方?
人到大四,快要毕业了;人到大四,要经历很多坎;人到大四,破土般的痛。
高中时,都说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原来这是上世纪至今最大的一个谎言!
都说高中是拼命,大学是养命。而大学之后呢?
走过了懵懵懂懂的大一,壮志成城的大二,残梦尚存的大三,大四呢,一个个心静如水。当校道两旁的“含羞树”绿了黄,黄了又绿那么几次之后,从别人的眼神中我们突然感觉到,大四了,我们已不再年轻。
记得当年真的很羡慕大四的,大四可以穿的很成熟,西装革履,浓妆艳抹;大四就不再是一个孩子了,可以独步天下了。却没有看到大四满脸疲惫,遮不住眼袋的女生,也没有看到略带调侃和无奈的沧桑的声音。
大四了,许多人消失在校园里,一个学期难得见到一面,有些人考研,有些人忙着找工作,有些人想要把握这入伍的最后一年,有些人干脆蜗居,以打牌,睡觉为生。无论哪一种那个人,大家的共同心态似乎都是不定而又彷徨的。未来充满不确定,自己也充满无力感。考研黄了,公务员也是难于上青天,女朋友也可能在当兵时兵变,想找工作也不太容易。唉!
大四了,我还可以牵你的手吗?
爱到大四就分手。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这本书,惨绝人寰。都说上了大学,不管其他方面多么辉煌,如果不谈恋爱,你的大学生活将是不完美的。可是,爱到大四呢,我们还能将完美进行到底吗?也许有人也会说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可是曾经莺莺燕燕,人生中最纯洁,最挚烈的感情和岁月都要付诸东流吗。也许这是一个上帝也无法解决的问题。看过如果.爱的你,想必一定对“金城武”最终失去“老孙”而耿耿于怀,感慨万分。所以啊,如果爱了,就别错过。
大四了,就业路在何方?
人山人海的招聘会,冷若冰霜的用人单位,一次次考验着大四生们的耐力和精神。看看报道,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有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已成为第五大死因。而在16岁至23岁的人群中,自杀是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本是令人羡慕的“天之骄子”,为何会选择踏上不归路?找工作难能成为自杀的理由吗?他们的心理为何承受不了压力?低廉到只能维持基本生计的工资水平,让人何以承受。
大四了,物是人非两茫茫。
相信参加过招聘会的大四生们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郁闷!苛刻的招聘要求,低廉的工资待遇,不完善的就业体制,让每一个人真切的感觉到“天之骄子”真是一个天大的谎言。少了一些锐气,一些冲动的理想和抱负,无奈的表情久久无法抚平。妥协,妥协,生是第一位的,什么意气风发,什么指点江山,像是对以前无知和可笑的绝大讽刺,都统统去吧。人活着,就得吃饭,这很现实。
人到大四,身体和心理都有一种分离的感觉,百般滋味,难于书上。
常常在问自己,什么是时间。我不知道,直到时间如水,流逝后,我才明白。
一直不能安静的看《似水年华》,直到我背起行李离开大学校园的那一刹那,我才明白,时间真的流逝了。
(一)
七八点。楼道里一大早便有很多人在忙碌。很热闹。不用看。一定是师妹。而安静的老生寝室里依旧窗帘紧紧,不用想,都在蒙头大睡。大四,似乎这个学校的一切,都开始距离遥远。
很长时间都不去学校食堂吃早餐了,也没人去打开水,折断了的就餐卡扔在饭盒里,和水壶一起堆在宿舍的一角,大四的学生总是胡乱地拉了毛巾去水管前蘸了冷水,回来站在镜子前擦脸,镜子已经不能算镜子了,缺了角,裂了缝,蒙上了很厚很厚的灰尘,没有人再会去认真擦洗。
书架不知在什么时候已变得空荡荡了,为求心理安慰明知不会再看一眼的专业书还是被装进了箱子,准备带回家;关于青春的诗和散文,已送给低年级的老乡;那些俗得无聊的杂志却早已不知被扔到了哪里……有谁清楚哪些被装进了大脑和心灵了呢?
似乎只有夜晚没有变,然而关于夜晚的话题也变了。谁考研失败了,谁签到一个不错的单位了,谁的父母有钱,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谁又要被留校了……大家都说别人,只是没有人说自己。关于明天,关于以后,关于未来,又有谁知道说什么怎么说才是真的,才是确定的呢?聊着聊着就有人不说话了,大概是某一句触到了心里的东西。于是,开始安静。然而,谁都没有睡,叹息声一声接一声的。
(二)
大四了,没有人再轻易地说爱了。似乎原本就不该轻易地说爱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谁把这样的句子写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却再也没有打开。而一天天临近的毕业日期会让谁的童话一天天临近结尾?既然明天没有了,今天呢?
总能在下雨的时候看见男生打着伞去接女友。淅淅沥沥的雨在两个人头顶淋着,在一把伞上空淋着,男生的半个肩膀淋在外面仍然一脸晴朗。总能在星星布满天空的夜晚看见散步归来的恋人,女生的手被男生握着,坚强而温柔。年年都有人在这校园里把手拉起,年年都有人在这校园里把手松开。一年一年,变了的是人,不变的是牵手的姿势。总还有人等在女生楼下,睁大了眼的张望,深低了头的沮丧,来回走动的不安,转身离去的绝望……但这里是没有毕业生的。他们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里看着爱被压成一张薄薄的纸。他们爱着,他们也沉默着,生怕哪一句话或哪一件事会如泪滴一样洞穿了爱。
(三)
人到了大四,看校园里的一切建筑和摆设,都显得极为合乎情理。三三两两散步,夸夸教学设施,聊聊学校即将进行的改革。
然而看着宿舍一栋一栋地清空,竟然有些莫名的伤感和不舍,才真实的意味到,自己对这个曾经徜徉了四年的校园,承载着那么深厚的情感。一切都在安静的进行,温暖的完成。
依稀记得,有元老在讲座上说,这里原是乱坟岗,是我们一铲一铲挖出来的,百年后的我们似乎无法想象到当初的情形。
那么我想以后的师弟师妹可能永远都不知道,曾经的母校是怎样的。因为,随着一栋栋新楼的竖立,他们不可能看到了。甚至,他们根本就不会去问,新楼下面的土地曾经的模样。
(四)
大四,我将自己从前漠视的眼光收回,开始去努力记住班上每一个同学的模样。有个渴望,统统打包,带走,珍藏。
我一直以为自己很坚强,毕业聚餐上,当大家抱头痛哭的时候我没流泪,而此刻看着月台上来送别的同学,眼泪却肆无忌惮的流下了。送别的场面固然伤感,更伤感的却是知道这样的大学走了却无法挽留。
大四的我们相信前方一定开满鲜花,祝福彼此。
人到大四,吃,贵点无所谓,吃好就行,绝不能像大一,为了省钱,害自己食物中毒病了一周。
人到大四,穿,贱点无所谓,得体就行,绝不能像大一,为了穿得好点,害自己一天只能吃两顿饭。
人到大四,住,差点无所谓,省钱就行,绝不能像大一,为了住得体面,啃了一周的馒头。
人到大四,用,好点无所谓,健康就行,绝不能像大一,为了省钱,害自己皮肤过敏,一周不敢见人。
人到大四,行,贵点无所谓,省时就行,绝不能像大一,为了省钱,害自己骑车开会迟到挨批。
人到大四,只会有空上上网,尽可能地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尽可能地学习电脑知识,而不是像大一,上网只会聊天、看电影、打游戏。
人到大四,只会有空打打篮球、跑跑步,而不是像大一,看着中央五台为中国足球队又哭又笑。
人到大四,只会有空约二三知己外出闲逛、聊聊天,而不是像大一,班里有多少人也要拖出去一块玩。
人到大四,只会有空给高中同学打打电话、发发短信,而不是像大一,只要离的不远,就天天往那跑。
人到大四,知道了期末考试拿高分是虚的,挂不了就行。
人到大四,知道了坚持上自习是虚的,考前突击两周就行。
人到大四,知道了有好成绩是虚的,能拿到证就行。
人到大四,知道了看到喜欢的女孩子就拼命去追是虚的,一个人过得好好的就行。
人到大四,知道了社团是用来骗大一小孩的。
人到大四,知道了学生会是用来为干部服务的。
人到大四,手机代替了信纸。
人到大四,找工作代替了上自习。
人到大四,不会像大一,再去在乎学校的牌子,而是坚信,自己的能力是最重要的砝码。
人到大四,不会像大一,再去在乎自己的家庭条件,而是明白,幸福的生活是要靠自己打拼的。
人到大四,回头看去,自己曾经那稚嫩的脚印,还清晰地映在那生活的海滩上,由浅入深,由模糊,到清晰……
这是说大学的,跟你要的有点出入,但这篇文章真的很好,尤其是在你要大学毕业的时候读一下
chnpx
经过了,路过了,错过了,
于是我们以为自己成长了。
终于也可以在眼泪里或者疼痛或者怅然地微笑。
高举在海潮起伏的清晨把自己裹在黯蓝的海水里,
原来不是不怀念,原来一切都还记得,原来不是发过誓就能够遗忘。
那所有快乐的忧愁的往昔,一想起,就排山倒海。
张扬弹着吉他时抽动的身体,高举打来电话时温柔的声音,什么都还如此清晰。
一直在思念的,始终是这两个人。
冗长的青春即使散场,也依然让人无限怀恋。
两只手捧着黯淡的时光,两个人沿着背影的去向,两句话可以掩饰的慌张,两年后可以忘记的地方。
只是无论怎样的记忆尤新,青春还是长着洁白的翅膀呼呼飞远,
它不会在意我们祈求了什么。
时光反方向奔跑,我们只能抓住往事的片段,在春花绽放的清晨,在夏雨轰鸣的午后,在秋风呜咽的黄昏,在冬雪纷扬的深夜,寂寞回味。
有很多人把青春写在小说里,
也有很多人把青春拿来歌唱。
这个年代的孩子体会到的青春总是无常,
混合着赤裸裸的忧伤
缠绕在灵魂里,铭刻在岁月里。
少年时代的日记,
曾经的合影,
高中校园里的栀子,
一起散过步的操场,
吃过无数次午饭的快餐店……
这些琐屑而精致的细节都涂抹着我们共同哭过笑过走过唱过的年华。
它们就是我们青春的符号,
疼痛而清醒地记录着成长的轨迹。
花朵,落叶,雨滴,清风。
爱情,奢靡,纠缠,郁闷。
总是逃不开一些东西,青春就这样冗长地往复在生命中最最纯粹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