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大战中最不讲武德的仙人是谁?

来福
我觉得封神大战中最不讲武德的仙人是西昆仑散仙陆压道人。此人不是在战场上光明正大跟对手真刀实枪的一决雌雄而是暗下毒手,使用邪术置对手于死地。截教金仙赵公明就是被陆压道人使用盯头七箭书暗害而死,可以说胜之不武,令人诟病。
陆压道人作为散仙原本应该在阐教与截教的争斗中保持中立不趟这个浑水,但是为了达到自己尽快融入阐教十二金仙队伍中紧抱元始天尊的大腿顺利渡劫的目的,陆压道人不惜与截教仙人为仇作对,积极帮助阐教斩杀截教门人弟子。
很不幸截教大罗金仙赵公明成为死在陆压道人之手的第一个截教重量级金仙。陆压道人也把杀死赵公明作为向阐教教主元始天尊进献的“投名状”。
陆压道人选择阐教十二金仙被赵公明的金绞剪和定海珠打得手足无措无力应对之际现身,成为阐教雪中送炭的大恩人,为快速融入到阐教十二金仙队伍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陆压道人来到西歧后亲自上阵迎战赵公明,赵公明又祭起金绞剪,陆压道人化一道长虹而去。陆压道人并不是真想在战场上跟赵公明一决雌雄,他的目的是为了看清楚赵公明的样子以便实施盯头七箭书来暗害赵公明。
赵公明的样貌被陆压道人记下来,回到西歧后教给姜子牙使用盯头七箭书的方法步骤:
可往西山立一营,营内一台,结一草人,人身上书赵公明三字,头上一盏灯,足下一盏灯,脚步罡斗,书符结印焚化,一日三次拜礼,至二十一日之午时,贫道自来助你,公明自然绝也。”
姜子牙就按照陆压道人教得方法每天对着草人三次拜礼,杀赵公明于无形。这一招极为歹毒阴损,完全不是神仙应有的作为。
赵公明受盯头七箭书所害每天浑浑噩噩,痴痴呆呆,昏睡不起。殊不知自己的三魂七魄都被姜子牙拜没了。闻太师发现赵公明状态不对意识到受到暗害,于是忙排香案,亲自拈香,搜求八卦,闻太师大惊曰:“术士陆压将钉头七箭书,在西岐山要射杀赵道兄。”
但这时候为时已晚,虽然闻太师派人到西歧去抢写着赵公明名字的草人但是没能成功。可怜赵公明这么大的截教金仙死时极为惨烈:
陆压笑吟吟揭开花篮,取出一张小小桑枝弓,三支桃枝箭,递与子牙:“今日午时初刻,用此箭射之。”子牙曰:“领命。”二人在帐中等午时,不觉阴阳官来报午时牌,子牙净手拈弓搭箭,陆压曰:“先中左目。”
子牙依命,先中左目。这西岐山发箭射草人,成汤营里赵公明只大叫一声,把左眼闭了。闻太师心如刀割,一把抱住鲍明,泪流满面,哭声甚惨。子牙在岐山二箭射右目,三箭劈心一箭,叁箭射了草人,公明死于成汤营里。
可叹赵公明没能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陆压道人和姜子牙盯头七箭书的暗算之下。陆压道人为了杀赵公明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太不讲无德了。

东风西来
封神大战中,不讲武德的仙人不少,截教是反派,是明目张胆的不讲武德。阐教却是名为正面角色,但其实大多不讲武德。正所谓真小人总好过假君子,而个人觉得,最不讲武德是燃灯道人。
在《封神演义》中,因阐教众仙犯有杀劫临身,也因商朝气数将中,同时又因天庭工作人员欠缺,于是就决定通过商周之战而封神。
封神榜是三教圣人共同签压制定的,姜子牙是顺天应人指定的主持封神和辅佐周武王之人。因姜子牙是阐教中人,所以阐教众仙相助的是周室,可谓是顺应天数。
封神之战其实就是阐教和截教之争,既然阐教辅周,那截教就自然保商了,然而截教此举却是违背天数。
纵然截教有“万仙来朝”之誉,势力在三教中最大,但最终还是敌不过天数而落得元气大伤。
在封神之战时,阐教弟子为了消杀劫,就屡次下山以杀止劫。截教弟子则为报仇,却都应劫而入封神榜。
通天教主门下高手下山,阐教高手自然不能等闲视之,为了帮助姜子牙就也纷纷下山。如此两教之间就展开了生死角逐。
在参加封神大战的两派神仙中,可谓是形形色色的人都有。那谁是最不讲武德的仙人呢?
其实,截教虽然是反面角色,但截教的行径却是真小人,就算不讲武德,也是光明正大的不讲武德。而阐教虽然是顺应天数的正面角色,但阐教有时的做法的确不如截教。
比如:
截教抓住敌人,大多都不直接杀了,而是关起来“专等”人来救。而阐教抓住敌人,却大多不留活口,直接斩杀,可谓是下手不留情、无度人之心。
在封神之战时,元始天尊是有名的护短师父,当弟子有难时,他可不管自己圣人的身份,也不管以大欺小,就算是以师伯的身份去打师侄也不太乎,全然不顾“圣人之下皆蝼蚁”的游戏规则。
而反观通天教主,在封神之战前期,不管门下弟子死了多少,他都没有亲自参战,也没有用以师叔的身份去欺负阐教的师侄。
就算是外门四大精英弟子赵公明、云霄、琼霄、碧霄都死了,他始终都不出手,坚持封神的规则,坚持不以大欺小。
由此来看的话,阐教虽然是正宗正派的主角,但有的做法却真的不如截教。
而对于封神大战时,最不讲武德的仙人,个人觉得应该是燃灯道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燃灯道人是元始天尊的弟子之首,他作为阐教的副教主,连玉虚十二仙都要叫他一声老师,可谓是“神仙班首,祖佛源流”,可见他在阐教中的地位,但是他有时的做法确实有失身份,而无武德。
比如:
燃灯道人曾和截教精英人物赵公明对战,燃灯道人不敌被追着打,这时幸好萧升、曹宝出手救了他,他们用落宝金钱打落了赵公明的定海珠和缚龙索。
不过可惜的是,落宝金钱只能落宝,不能落兵器,所以对赵公明的兵器神鞭无效,结果萧升就被打死了。
这样看的话,被落宝金钱打落的定海珠可谓是萧升用命换来的。而后曹宝把定海珠献给燃灯道人时,他却一点也不含糊的接受了,不考虑那是人家用好兄弟的命换来的。
后来燃灯道人主持破十绝阵,他为了破阵,就舍弃那些修为不高、感觉没用的人,让这些人去探阵,他派了六人当炮灰试验品,分别是:韩毒龙、方弼、薛恶虎、乔坤、方相、曹宝,结果这六人全部都死在了阵中。
这些人能力一般、地位也平凡,对于燃灯道人而言,用他们当炮灰,就算死了,也无关紧要,哪怕是曾救过他的曹宝。
再比如,金灵圣母是通天教主四大弟子之一,其为女仙之首,法力远在玉虚十二仙之上。
后来在万仙阵时,金灵圣母一人独战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和慈航道人。虽然明为以一敌三,但其实却非如此。因为当时阐教三仙分别骑着青狮、白象、金犼,这三个坐骑本是通天教主随侍七仙中的弟子,他们自身的本领并不比如今的三位主人差。
所以此时金灵圣母其实是以一对六,但就算如此,金灵圣母尚且不惧。不过可惜的是,正当金灵圣母和他们鏖战之时,燃灯道人却用定海珠突然偷袭金灵圣母,结果让金灵圣母命丧当场。
燃灯道人好歹是阐教副教主,在阐教地位很高,本来眼睁睁的看着金灵圣母被围攻,就应该有些羞愧了,如今却又用偷袭的手段,岂不是更加丢失身份,而失武德,好歹正大光明的打一场啊。

ljq_kk
申公豹。

努力奋斗的惠惠
如果不被作者带节奏的话,阐教的大神们好多都是以不讲武德闻名的。
太乙真人,无法无天,纵凶伤人,仗自己势力让哪吒到天庭外打龙王,不占理时直接杀石矶娘娘灭口。
燃灯道人,抢夺定海珠,又把救他性命,送他定海珠的曹宝送进敌阵送死。打架一言不合就逃跑,再趁机偷袭对手。
元始天尊,以大欺小,在弟子不如三霄娘娘情况下,亲自下场绞杀。
破十杀阵时,让凡人和小弟子前去送死探路。
最终,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竟然勾结西方教,引狼入室开欺负小师弟通天教主。
更让人不齿的是,所有的罪恶都是打着天命的旗号进行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硬是把一个搞的红红火火的通天教搞垮,把最会教导弟子的通天教主打成孤家寡人。

stephen10
通天教主

Angel^O^Da
在封神演义中,那些高高在上的圣人神仙与凡人其实没什么两样,除了拥有特殊的技能和法宝,从人性的角度来看,神仙与凡人并没有多少区别。比如说太乙真人的护短,哪吒的莽撞冲动,土行孙的好色,赵公明的狂傲,黄龙真人的渣,通天教主的嗔痴等。
而在封神演义中,神仙们除了自身要修仙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参与封神大战,其实就是度劫,所以他们还要用自身的武功说话。打赢了,肉身可以不死,可以肉身成圣,修成真仙;打输了,肉身被消灭,魂魄入封神台,成为天庭的打工仔,不再逍遥快活。
所以为了在封神大战中肉身不死,一部分仙人还是蛮拼的,比如玉虚十二金仙,为了度过一千五百年杀劫,他们抱团取暖,同时师父元始天尊也暗中帮忙(突然心血来潮),确保这些弟子一个不死。最危急的时刻就是十二金仙被三霄娘娘的混元金斗抓走,尽废武功,老子和元始天尊不顾身份前来救援,以大欺小杀了三霄娘娘。
我们说老子和元始天尊的行为,按照马保国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不讲武德",毕竟三霄娘娘只是截教的二代弟子,怎禁得住两位师伯以圣人之尊联合绞杀?而实际上,如果我们再仔细看一下,发现阐教这边"不讲武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截教这边虽说出身不够"清正",但门人弟子大多性情耿直,经常遭到算计,难怪最后打输了。
那么,究竟哪位仙人最不讲武德呢?
如果要评选这位人士,估计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选燃灯道人,他是阐教的副教主,居于灵鹫山元觉洞,在阐教中地位仅次于元始天尊。尽管燃灯道人位高权重,但在封神大战中他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虽然他最后肉身未死,而且还得到了二十四颗定海神珠、羽翼仙等,后来成为佛教创始人,即所谓的"神仙班首,佛祖源流",但他输了人品,也输了武德。
比如燃灯的二十四颗定海神珠就是"忽悠"而来的。这珠原本是赵公明之物,曾打败十二金仙,也打得燃灯无处可逃,后来遇上了武夷山散仙萧升和曹宝,他们用落宝金钱刷走了定海珠,为此,萧升还付出了生命。而燃灯一见定海珠,鼓掌大呼曰:“今日方见此奇珍,吾道成矣!”然后又曰:"今日幸逢道友,收得此宝,贫道不觉心爽神快。"曹宝曰:“老师既欲见此宝,必是有可用之处,老师自当收去。”
再比如燃灯搞偷袭,那是出了名的,动静最大的一次是对付截教二弟子金灵圣母,万仙阵大战时,阐教文殊、普贤、慈航三大士围攻金灵圣母,本来以多欺少已经胜之不武,关键是燃灯还搞偷袭,原文:金灵圣母用玉如意招架三大士多时,不觉把顶上金冠落在尘埃,将头发散了,这圣母披发大战,正战之间,遇着燃灯道人祭起定海珠打来,正中顶门。

andybogard888
阐教的都是假仁假义的
1、收徒挡劫
2、打了小的来了老的
3、以多欺少
4、什么事都要站在“大义”一方
5、相比截教无情无义

gaoqin_122
惧留孙,他的特点是:做人很阴,下手很快,为什么这么说?
姜子牙对阵十绝阵时, 惧留孙负责攻打地烈阵,之前已有道行天尊的弟子韩毒龙祭了此阵,所以惧留孙深知地烈阵的厉害,轮到他破阵的时候他怎么做?地烈阵阵主赵江已经入阵,可他却踌躇不前,身后燃灯连番钟响,万不得已,才打开庆云,做好防护,入了此阵,刚入阵后,还没等赵江施展变化,便立刻祭出捆仙绳,一下将赵江拿获,顺顺利利的破了此阵。
赵江摆下此阵,声明要跟阐教弟子比个高下,看看谁更奥妙,可惧留孙呢,管你奥妙不奥妙,破阵才是第一要务。
惧留孙的特点是,一根捆仙绳在手,就能发挥到极致,打斗时从不废话,先扔一绳子再说,倘若你能破了此绳,咱们再做道理,然而庆幸的是,封神中似乎无人能破此宝,所以,惧留孙就有点天下无敌的意思。
蓬莱岛一气仙余元厉害吧,徒弟仰仗他炼出来的化血神刀就能连伤西岐数员名将,可轮到师父出马,你猜怎么着,很不幸的遇到惧留孙。
两军阵前,余元还要跟他们讲个道理,交代几句场面话,可惧留孙呢,那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三两个回合就扔绳子,后来余元碧游宫请来穿心锁,圣人赐下来的宝贝,那得有多厉害,可惧留孙也绝, 愣是不给你机会动手,一见面就祭出捆仙绳,于是,余元只能:圣人赐下穿心锁,只恐黄天不肯从了。
所谓的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在惧留孙眼里,基本就是一句废话,所以,若论封神中谁最不讲武德,惧留孙敢称第二,恐怕就没人当第一了。

橘色海洋
元始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