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中国科学家首创孤雄小鼠震惊世界,难道生育将从此告别两性”?

就在前不久,两只刚出生的小鼠突然成名网络——不是因为它们太可爱了,而是因为它们是世界上首例由两只雄性产生的哺乳动物幼崽。
不了解的人大概会问:这有啥稀奇的?同性繁殖在动物界不也很常见嘛!小强(蟑螂)不是没有雄性也能繁殖?一些两栖动物和鱼类还能自由切换爹妈角色呢……
确实,很多动物都有同性繁殖的现象,但对于哺乳动物而言,这还真不是个简单事儿——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哺乳动物能在自然情况下实现同性间繁殖后代。
而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科学家偏偏不信这个邪,他们一定要看看把两个哺乳动物精子或两个卵子合在一起会发生点啥——结果这些同性胚胎头几天好像还在正常发育,但是发育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一道迷之结界,使它们纷纷“胎死腹中”。
这样的现象让科学家们大为不解,也深感兴奋!为啥哺乳动物就这么特殊?嗯,我们一定要搞清楚……
印记基因:阻止同性生育的分子壁障
一位来自南斯拉夫的科学家达沃尔·索特(Davor Solter),在1988年首次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因此荣获了今年的盖尔德纳国际奖。他发现,是一种叫做“印记基因”的存在,为哺乳动物同性生育架设了高高的壁垒。
最新跟帖
玩子iii

玩子iii

这是一项了不起的研究。这些年来,总的来说关于哺乳动物干细胞和胚胎的研究进展都很快。先是英国人做出了克隆羊,把体细胞核放到卵母细胞中生出小羊多利。后来日本人山中伸弥发明了把体细胞转变成多能干细胞。各种哺乳动物相继被克隆出来。两个雌性小鼠生育后代的研究早就有了,也是日本科学家们做出来的,这次是两个雄性。其实这个是很专业化的研究,业外人士很难看得懂。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故意说成孤雄生殖,可以不用雌性,两个雄性生育。而实际上这方面还差得很远呢。首先,这个两个雄性的生育也还是要用到卵母细胞,也就是说得用到雌性,而线粒体的基因组也是来自雌性的,等于两雄一雌生了后代。再者,这些后代一生出来,活了几周就死了,并没有活到成年,更不能继续繁殖后代,也就是说这个实验并没有太成功。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只是在啮齿动物里,如果在灵长动物中会难得多。从克隆羊开始,媒体吵吵了二十多年的克隆人,实际上科学家并没有把握克隆人类,连猴子也是去年才克隆出来的。也就是说,即使伦理上允许,我们现在都未必能克隆出一个健康的婴儿,更不用说两个男人生孩子了。所以,这项研究主要是学术意义,对现实并没有什么影响。
Seady

Seady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