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小说,太师闻仲的法力高强吗?闻仲的下场又如何呢?

星之
闻仲其人为善,忠心保国,拥君爱民,是个好官。但因为占错队,也算祝骤为虐,多好的官占错队,走错方向,也要有罪,因为帮助坏人就做了坏事,。谁死谁生有标准。不只是坏人当死,走错方向的好人也要死。是一伙的,人民恨之,无常到时来取命的。

barnett
首先说结论:在《封神演义》小说原著中,太师闻仲的法力一般,战力颇强,他并不是法力见长的,最终闻仲死于阐教的精心算计之下,命丧通天神火柱,神魂进入封神榜,最终被敕封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执掌雷部,成为天庭的执法机构首脑。
闻仲的一生其实挺传奇的,他就类似于截教的“姜子牙”吧,并不适合修仙,人间富贵更适合他,姜子牙在昆仑山中修炼四十年,最后下山,而闻仲在金灵圣母座下修炼了50年后也下山到商朝做官了。
从修炼时间来说,闻仲比姜子牙的修炼时间要长,可能悟性也更好,单从战力上比姜子牙要深厚不少,这一点从姜子牙与闻仲的比试就很容易看出来
闻太师见黄天化坐玉麒麟,知是道德之士,急催开墨麒麟,使两条金鞭冲杀过来,忙取子牙。子牙忙催动四不相,急架相迎。二兽交加,竟生云雾。这是闻太师头一场西岐大战。怎见得?赞曰:两下里排开队伍,军政司擂鼓鸣锣。前后军安排赌斗,左右将准备相持。一等等有牙有爪,一等等能走能飞。狻猊、獬豸,狮子、麒麟;獾彪、怪兽、猛虎、蛟龙。狻猊斗,狂风荡荡;獬豸斗,日色辉辉。狮子斗,寒风凛凛;麒麟斗,冷气森森。獾彪斗,来往窜跳;怪兽斗,遍地烟云。蛟龙斗,彩云布合;猛虎斗,卷起狂风。大战一场怎肯休?英雄恶战逞雄纠。若烦解的虫王恨,除是南山老比丘。
且说闻太师鞭法甚利,且有风雷之声,久惯兴师,四方响应。子牙如何敌得住,甚难招架。被闻太师祭起雄鞭,飞在空中。此鞭原是两条蛟龙化成,双鞭按阴阳,分二气。那鞭在空中打将下来,正中子牙肩臂,翻鞍落骑。闻太师方欲来取首级,彼时哪吒登风火轮,摇枪大叫:“勿要伤吾师叔!”照闻太师面上一枪,太师急架枪时,早被辛甲将子牙救回。闻太师与哪吒战三五回合,又祭鞭打哪吒,哪吒不曾防备,也被一鞭打下轮来。早有金吒跃步赶来,将宝剑架住金鞭,欲救哪吒。太师大怒,连发双鞭,雌雄不定,或起或落,连打金、木二吒,又打韩毒龙。
看看,但从战力上来看的话,闻太师凭借双鞭可以直接蹂躏姜子牙、哪吒、金吒、木叉、韩毒龙,这战力可以说是相当威猛了,在封神战场上有这个战绩的其实不多。
再看之后的战局,闻太师在失去了一把金鞭并且被姜子牙的打神鞭打伤后,尚能对战前来偷袭的哪吒、黄天化、金吒、木吒、韩毒龙、薛恶虎,还能打挺久的
话说子牙与众将来劫闻太师行营,势如风火。只见哪吒登风火轮,持火尖枪杀来。闻太师忙上了墨麒麟,拎鞭迎敌。黄天化自恃英勇,持两柄银锤,催动玉麒麟前来接战,裹住闻太师不放。金、木二吒挥宝剑上前助战,韩毒龙、薛恶虎展宝剑左右相攻。杀气纷纷,兵戈闪灼。
从这一点来看的话,闻仲的实力可见一斑,那再修行者中也不算太弱的。可惜的是,时也运也命也,最终闻仲死在通天神火柱之下了。
话说闻太师掐定避火诀,站于中间,在火内大呼曰:“云中子,你的道术,也只如此,吾不久居,我去也!”往上一升,驾遁光欲走。不知云中子预将燃灯道人紫金钵盂磕住,浑如一盖盖定,闻太师那里得知,往上一冲,把九云烈焰冠撞落尘埃,青丝发俱披下,太师大叫一声,跌将下来。云中子在外面发雷,四处有霹雳之声,火势凶猛。可怜成汤首相为国捐躯,一道灵魂往封神台来。
严格来说其实闻仲是死于云中子与燃灯道人联手之下了,如果不是“九云烈焰冠”被撞落了,估计闻仲依然能不死,可惜啊,绝龙岭容不下闻仲了。
最终闻仲封神台上获敕封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子牙曰:“今奉太上元始敕命,尔闻仲曾入名山,证修大道,虽闻朝元之果,未证至一之谛,登大罗而无缘。位人臣之极品,辅相两朝,竭忠补衮,虽劫运之使然,其真烈之可悯。今特令尔督率雷部,兴云布雨,万物托以长养,诛逆除奸,善恶由之祸福。特敕封尔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之职,仍率领雷部二十四员催云助雨护法天君,任尔施行。尔其钦哉!”
根据这段敕命,咱们可以看到闻仲的实力应该不到大罗仙,但也离的不远了,实际上大罗神仙在封神世界也并不多,基本上都是三教知名弟子了,象赵公明、吕岳之类的,也就是闻仲的实力应该是比他们低一线的,但也不能差太多,从这个角度来看,闻仲的悟性相当强,毕竟他踩踩修炼了几十年啊。

小路
太师闻仲,在殷商时期是人尽皆知的,他法力无边,而且为人正直。太师闻仲一生对商朝忠心耿耿,而且辅佐过殷商两朝君主,他在殷商的功劳无人能及,他在朝中的地位也是无人能及的。
太师闻仲,自小就拜师于截教金灵圣母门下。他聪明好学,学成五十年后才下山辅佐帝乙。以闻仲的法力,和他的为人能做到太师的职位也是情理之中。他一生忠君爱民,为人刚正不阿,受到后人的极力追捧,并在封神榜上有他的一席之位。
太师闻仲虽然受人尊重,但是后来辅佐纣王时,由于纣王的残暴施政,使得朝政混乱不堪,百姓苦不堪言,这让当时的太师闻仲很是恼怒。闻太师回朝后,立即制定新政策,怒打奸臣费仲、尤浑等人,并且要求纣王马上改过自新,重塑朝纲,以拯救破烂不堪的商王朝。由于闻仲是纣王的托孤老臣,又手里有先王赐予的打王金鞭,上能打昏君、下能打奸臣,纣王与重臣都很惧怕他。
在闻仲的逼迫下,纣王很是害怕,然而就在闻仲想要重整朝纲的同时,东海战事又起,闻仲不得不领兵出征东海,这又导致了商纣王无人管束,继续实行自己的残暴政策,听信奸臣的谗言,以至于朝政越来越败坏。
在纣王的统治下,国家民不聊生,导致武王决定伐纣。太师闻仲为保殷商,决定继续保残暴的纣王,最后与姜尚决战与绝龙岭,结果败给姜尚,自己也死在了绝龙岭。
闻仲是商朝纣王的大臣,辅佐三代商朝君主的元老,是个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全才,他也是截教金陵圣母门下的弟子,法力高强。在《封神演义》中,闻仲因为他的忠诚,刚正不阿的品质在封神榜上被封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就是我们百姓口中的雷神。
闻仲是纣王的太师,其坐下是黑麒麟,能瞬间行至千里,手持雌雄双鞭,他跟杨戬一样有三只眼,中间一眼能辨别奸邪忠肝、人心黑白。像这样神通广大的闻仲看不出妲己是狐狸精吗?
连比干都怀疑她是妖精,闻仲不可能不知道她是妖精,这有可能是闻仲一直出征在外,无暇顾及这样一位简单的狐狸精。然而商纣王连同殷商,都毁在了这个狐狸精的唆使下。倘若闻仲回朝时能有更多的时间,可能早就铲除这位狐狸精了,但是历史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
闻仲是殷商纣王的得力大将,本身的修为就很高,再加上他又兼术剑双修,人间几乎没有人有机会跟他对打,闻仲的能力究竟有多强无人知晓。姜子牙作为周朝的太师,甚得武王重用。两人在小说中仅有的两次交手,偏偏一胜一负打成了平手,更让人无法判定谁更厉害。但是如果两人单从修为上来说,闻仲要强过姜子牙,从两人的法宝上来说,姜子牙的打神鞭要远胜于闻仲的雌雄鞭。
这样看来,如果两人抛开各自的法宝单打独斗,是不是闻仲更厉害一点,姜子牙要弱一点,两人单挑,究竟谁输谁赢,小编在这也不能给准确的答案。但是小编认为啊,闻仲是小说中的人物,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有待考证,姜子牙在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俩人实在是没什么可比性,要论他俩究竟谁更胜一筹,只能将两人放在小说中,闻仲是商纣王那边的,姜子牙是站在周武王这边的,其实分开来说,闻仲要比姜子牙更胜一筹,只不过天命所归,最后闻仲亡,姜子牙笑到最后。
编辑整理:清风剑客

echozhao
封神榜闻仲是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他是商纣王手下的一位重臣,被封为闻太师,他的坐骑是墨麒麟,武器是雌雄鞭。此人的法力无边,在凡间几乎无人可以与他敌对,而且他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太师。
封神榜闻仲为人刚正不阿,且能做到忠君爱民,后人对他称赞有加,但是他辅佐的商纣王残暴不仁,以至于闻仲成为天下共诛恶人。闻仲从小就拜师于截教碧游宫金灵圣母门下,他聪明好学,学成五十载后下山为帝乙效力。帝乙死后将自己的儿子托付于闻仲,也就是后来的商纣王。作为法力无边和托孤元老,商纣王对他很是敬畏,朝政中也就是闻仲能震慑住纣王。太师闻仲虽然受人尊重,但是后来辅佐纣王时,由于纣王的残暴施政,使得朝政混乱不堪,百姓苦不堪言,这让当时的太师闻仲很是恼怒。闻太师回朝后,立即制定新政策,怒打奸臣费仲、尤浑等人,并且要求纣王马上改过自新,重塑朝纲,以拯救破烂不堪的商王朝。由于闻仲是纣王的托孤老臣,又手里有先王赐予的打王金鞭,上能打昏君、下能打奸臣,纣王与重臣都很惧怕他。
闻仲与当时的黄飞虎并称为文武双璧,殷商的江山社稷几乎全是靠闻仲一人来捍卫。在俗语中“文可以安邦,武可以定国”其中的“文”指的就是闻仲,他的一生都是在南征北战中度过,而且百战不殆,但是在最后却败在了姜子牙的手下,最终死于绝龙岭。
封神榜闻仲,在殷商曾辅佐两朝君主,他之所以最后被姜尚及手下杀死,是因为后来的纣王残暴不仁,导致武王伐纣。闻太师在殷商的威望很高,他长期远征于北海,远在朝中的纣王无人管束,导致在纣王统治下的朝政非常混乱不堪,百姓疾苦难耐。在闻太师回朝后,怒打费仲等奸臣,并要求纣王改过自新,重塑朝纲。但是就在此时东海战事又发,闻太师不得不再次出兵征讨,这样无人管束的纣王更加的残暴。由于纣王的残暴,武王决定伐纣,闻仲为保商朝,出征西岐,结果败于姜尚手下。

此刻 I 感觉
闻仲,古典小说《封神演义》重要人物,帝乙托孤大臣,纣王重臣、太师,坐下墨麒麟,手使雌雄鞭。小说中商纣王之父帝乙在位三十年驾崩,托孤于太师闻仲。此人幼年曾拜师截教碧游宫金灵圣母门下,学成五十载后下山辅佐帝乙,作为法力无边、位极人臣的托孤元老,连纣王都对他敬畏三分。时与黄飞虎并称为殷商文武双璧,几乎以一己之力拱卫着殷商的江山社稷,他的一生南征北战,百战不殆,却在西征西岐时战死绝龙岭,亡于云中子所炼通天神火柱,其麾下众截教门人亦尽数丧于阐教姜子牙等人之手,也从此敲响了纣灭商亡的丧钟。
小说《封神演义》载:通天教主,道教三清之一,乃上清寓馀天灵宝天尊,二晨精气,九庆紫烟所化。截教通天教主座下,有八大亲传弟子: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无当圣母、龟灵圣母、赵公明、三霄娘娘(云霄、琼霄、碧霄)。
金灵圣母门中,有闻仲者,非天仙,乃地仙一流,金木水火土遁变化,黑麒麟须臾千里,执雌雄双鞭,头生三眼,中间一目神通,白光数寸,可辨奸邪忠肝、人心黑白,为商朝太师,截教中颇有人缘。 封神一战,闻太师兵伐西岐,对阵姜尚,众截教道友纷纷相助。 天数不可违,成汤合灭、周室当兴,闻太师魂归绝龙岭,死于云中子奉敕所炼通天神火柱。
姜子牙归国封神,太上无极混元教主元始天尊敕曰:呜呼!仙凡路迥,非厚培根行岂能通;神鬼途分,岂谄媚奸邪所觊窃。纵服气炼形于岛屿,未曾斩却三尸,终归五百年后之劫;总抱真守一于玄关,若未超脱阳神,难赴三千瑶池之约。故尔等虽闻至道,未证菩提。有心自修持,贪痴未脱;有身已入圣,嗔怒难除。须至往愆累积,劫运相寻。或托凡躯而尽忠报国;
闻仲
或因嗔怒而自惹灾尤。生死轮回,循环无已;业冤相逐,转报无休。吾甚悯焉!怜尔等身从锋刃,日沉沦于苦海,心虽忠荩,每飘泊而无依。特命姜尚依劫运之轻重,循资品之高下,封尔等为八部正神,分掌各司,按布周天,纠察人间善恶,检举三界功行。祸福自尔等施行,生死从今超脱,有功之日,循序而迁。尔等其恪守弘规,毋肆私妄,自惹愆尤,以贻伊戚,永膺宝箓,常握丝纶。故兹尔敕,尔其钦哉! 正是,封神者,道之劫也!闻仲曾入名山,证修大道,虽闻朝元之果,未证至一之谛,登大罗而无缘,却位人臣之极品,辅相两朝,竭忠辅江山社稷,虽劫运之使然,其贞烈却高洁,封神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督率雷部二十四正神,兴云布雨,万物托以长养,诛逆除奸,善恶由之祸福。
人物经历
出身
闻仲,商纣王之父帝乙托孤之臣。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托孤与太师闻仲,随立纣王(子辛,名受,后世称为殷纣王)为天子,名曰帝辛,都朝歌。
闻仲
生平
殷商太师闻仲为三朝元老,在纣王的祖父商王文丁时期,尊师命下山辅佐商朝天子,为保商朝基业,殚精竭虑,东征西讨,镇朝歌江山、稳殷商气数,为人刚正不阿,甚有威望,对商朝忠心耿耿,有先王赐予的打王金鞭,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纣王亦敬重和害怕。俗语“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的“文”指的就是闻仲。闻仲长期远征北海之时纣王无人管束,回朝后曾力陈十策,怒打奸臣费仲、尤浑,要求纣王改过自新,重塑朝纲,不料东海战事又起,闻太师再次领兵征讨,朝政愈加败坏。由于纣王残暴,激起武王伐纣,闻仲为保殷商,兵伐西岐,对阵姜尚,众截教道友纷纷相助。但最终不敌天数。战于绝龙岭,死于云中子奉敕所炼通天神火柱。

小-晴雨表
在《封神演义》中,圣人是稀缺资源,任何一位圣人,都是至高存在,所以才说,圣人之下皆蝼蚁。
但圣人之下的大罗金仙,也是稀缺资源,整个神话系统中,也就二三十位,而且,一半集中在截教中。
太师闻仲是大罗金仙中阶的,属于强大的存在,但没办法,阐教不跟你讲理,那绝对是以大欺小,金仙不行,大罗金仙上,大罗金仙不行,直接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上;这两位不行,再请来接引、准提,大家群殴。
太师闻仲是被阐教的两个大罗金仙之一的云中子(另一位是陆压道人)在绝龙岭用法宝通天神火柱,活活烧死的。
云中子和闻仲,都是大罗金仙,但闻仲中埋伏被困了,只有死得理。

HohXil
在《封神演义》中,闻仲是商朝太师、重臣,他战功赫赫、地位尊贵,其为人正直忠义,在商朝有极其强的精神力量,就连残暴的商纣王亦忌惮闻仲三分,可见闻仲的地位和气魄。
当然闻仲之所以有如此的地位,一则是因为他对商朝的功劳,二则是因为他对商朝忠心耿耿。在商朝岌岌可危之时。闻仲是殚精竭虑的镇商朝社稷、稳商朝江山。
那《封神演义》中,太师闻仲的法力高强吗?闻仲的下场又如何呢?
至于闻仲的法力如何,到底高不高强,要看他跟什么人比,若是跟圣人比肯定不行的。抛开不乱比的因素,闻仲的法力还是挺高强的。至于闻仲的下场,他虽然对商朝忠心耿耿,但终究敌不过天数,一则天数合当兴周灭商,二则他封神榜上有名,最终他战死于绝龙岭,死于云中子的通天神火柱中。
闻仲的师父是金灵圣母,金灵圣母则是通天教主门下四大弟子之一,是仅次于师兄多宝道人,是女仙之首,其法力高强,道行应在阐教十二金仙之上。
闻仲在金灵圣母学艺下山后则辅佐帝乙,他坐骑为墨麒麟,兵器是雌雄鞭,他精通五行变化,并且他也有第三只眼。他的第三只眼能射出数寸白光,能辨忠奸、人心黑白。
若论闻仲的法力,虽然不是特强,但是以他的实力,在凡间闻仲几乎算是少有敌手。就拿闻仲和姜子牙相比吧。
姜子牙是阐教弟子,闻仲是截教门人,姜子牙是丞相,闻仲是太师。姜子牙兴周,闻仲则保商,他们两位可谓是旗鼓相当。
但若论兵器而言,闻仲的雌雄鞭的确不如姜子牙的打神鞭,毕竟闻仲是封神榜上有名之人,而打神鞭就是可以打封神榜有名的人。但是,若论修为、道行,姜子牙却非闻仲的对手。当然他们各为其主,因为天数是兴周灭商,所以闻仲虽然对商朝忠心耿耿,但还是难敌天数,落下战死于绝龙岭的下场,闻仲的死也加快了商朝的灭亡。
当然,同样因为闻仲辅助商两朝,尽心尽力为商朝天下,虽然合当兴周灭商,但闻仲却始终是忠烈高洁,故在姜子牙封神时,闻仲被封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督率雷部二十四正神,兴云布雨,诛逆除奸。

说学逗唱
《封神演义》小说,太师闻仲的法力高强吗?闻仲的下场又如何呢?
封神演义,一部很好的电视剧,里面有很多的玄幻色彩,非常吸引人。
闻仲是商朝的太师,殷商王朝的柱国重臣,殷商末年他几乎凭着一己之力强行为殷商续命,闻仲还是商王帝乙的托孤大臣,手里面不仅掌握着商朝的兵权,还掌握着商朝的生杀废立大权,商纣王都非常害怕闻仲。
闻仲坐骑墨麒麟咫尺千里,雌雄鞭乃蛟龙所炼制,可见闻太师的外部装备已经成型。能收服这两大珍宝,闻太师自身的本事也是强的离谱。
闻仲是通天教主门下四大弟子之一金灵圣母的亲传弟子,闻太师虽然只入山修行了五十载,但是此人天赋卓越,竟然已经达到了大罗金仙的境界,实力不在阐教十二金仙之下,他是截教的第三代弟子。但是二代弟子都有所不及,可以说是天赋异禀。并且闻仲也有三只眼,可以预知未来,这项能力就比较变态了。
封神之际元始天尊是这样评价的:
闻仲在封神一战时,兵伐西岐,对阵姜尚,众截教道友纷纷相助。天数不可违,到了绝龙岭,闻仲想起当年下山时师父曾有预言“你一生见不得一个绝字”,大惊失色。闻太师魂归绝龙岭,死于云中子奉敕所炼通天神火柱。
以上是小编对问题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