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说的抗战爆发
如题,现代小说的抗战爆发
提到的作品
最新跟帖

topchan
抗战的炮火激发了广大作家的创作热情。许多作品迅速反映生活,歌颂前线和后方的新人新事。小说创作在现实主义基础上明显地增长了浪漫主义的成分;形式上则趋于通俗,趋于大众化。姚雪垠就是这方面有成就的代表。他的短篇《差半车麦秸》、中篇牛全德和红萝卜,都以生动地刻画农民战士的性格和成功地运动群众口语而为人称道。长篇如吴组缃的鸭嘴崂,齐同的新生代,也都写出了新的性格在民族危难关头突破重重阻力而成长。但抗战初期小说创作的普遍弱点,是对生活的反映比较表面,流于浮泛。正是在这种情势下,七月杂志上丘东平的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等小说,就以有血有肉的战斗生活,热情而深沉的艺术风格,显示出可贵的特色。稍后出现的路翎,也是“七月派”的小说作家。从饥饿的郭素娥到财主的儿女们,同样表现了他对现实主义艺术的独到的追求。这些作品有内在的热情,有心理现实主义的某些特点,在表现倔强的人物性格、真实的生活逻辑方面都有颇为深刻之处。但“七月派”小说家笔下的人物,常常倔强而近于疯狂和痉挛,具有某种歇斯底里的成分。这和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带有过多的主观色彩有关。“七月派”作家是既强调现实主义,又强调主观战斗精神的,他们的小说创作的长处和弱点,似乎都可以从这方面去寻找原因,作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