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金庸和古龙作品比较.有具体的作品比较

金庸和古龙各一部作品,比较典型,能看出2人的写作风格不同的.
提到的作品

[作品]七剑下天山

《七剑下天山》是梁羽生大师的经典之作。 讲述康熙年间“天山七剑”与清廷殊死斗争的故事。 × × × × × × 谈武侠小说,不能不谈梁羽生,不能忽略他...

梁羽生

[作品]欢乐英雄

成书于1971年。当时是古龙巅峰时期,是古龙个人最爱的作品。但因为小说与一般传统的武侠小说有着许多不同,叙述也是采用了散文化的笔法,因此在一些读者中间并未得到好评。但也有一部分读者认为这是古龙最好的作...

古龙

[作品]绝代双骄

世家子弟江枫和移花宫的花月奴私奔,在路上诞下一对双胞胎,但江枫和花月奴却被移花宫主杀死。移花宫主为了报复江枫,决定把这对兄弟分开抚养,授以武功,等他们长大后自相残杀。他们将其中一人(即花无缺)抱走抚养...

古龙

[作品]多情剑客无情剑

李寻欢为再见林诗音一面,重返中原,遇上“飞剑客”阿飞、孙小红,并再次引起江湖血雨腥风。他曾牵涉进“梅花盗”一案,一度被视为“梅花盗”,几翻转折,虽然水落石出。却又被卷进林仙儿、龙啸云、上官金虹等人的江...

古龙

最新跟帖
有梦的二毛

有梦的二毛

以作品内容而论,梁羽生、金庸的武侠小说注重历史环境表现,依附历史,从此生发开去,演述出一连串虚构的故事。但从摄用历史材料来看,两人又有明显差别:梁羽生是虚构人物和事件,置入背景中,以此来强化历史氛围如《七剑下天山》; 比如金庸的,直接取来历史人物和事件敷衍成武侠小说,其历史人物丘处机、事件背景的战乱,金庸写来煞有介事,常能以假乱真。两者都对历史进行了再认识、再评价,从作品含有的历史厚度论,金庸比梁羽生更高一层,其写作技巧也高明得多。

就小说人物的主流倾向而言,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浓烈,正邪严格区分,人物的社会内涵丰富,但人物性格单一,有概念化、公式化的缺陷。

金庸武侠小说人物性格复杂,具有一种反传统精神,小说人物亦正亦邪,危步于道德的悬索之上而能不失其坠,具有“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的复杂、矛盾性格,而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矛盾又是奠基在生活本身的复杂、矛盾之上,这样,人性的发掘就有了深刻而广泛的社会意义。

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武功”,虚幻中写实性很强,一招一式,清清楚楚,细腻而又逼真,紧张激烈,夸节有致。梁羽生的“武功”也具备道德倾向性,有正派武功,也有邪派武功;正派武功力道柔和,象征着善良、仁慈,既利于攻敌防卫,又有益于修心养性,而邪派武功则非常霸道,歹毒残忍,意味着邪恶,如修罗阴煞功、雷神掌、毒掌等。正派武功循序渐进,发展缓慢,但根基扎实,邪派武功进展神速,却容易走火入魔, 贻害终身。凡此种种,造成了梁羽生“武功”的既精彩又单调。

比起梁羽生来,金庸的“武功”更令人神往。金庸将武功描写与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和传统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琴棋书画、九宫八卦、医道、用毒,皆可化为绝世神功,并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精神作为“武功”的最高境界。金庸还着力描写人物练功的艰难历程和坚韧性格,并有声有色、恰如其分地描述出主人公因祸得福、置之而后生的必然寓于偶然之中的哲理意境,使金庸“武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庸“武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诙谐有趣,在激烈的打斗中插入笑料,令人捧腹。

梁羽生武侠小说情节前工后拙,开篇十分吸引人,以后的情节则渐趋平淡,显得有点才气不足。 金庸武侠小说恰恰相反,往往开局平平,随着情节的展开,人物纷纷涌现,情节盘根错节,主干巍峨,枝叶繁茂,宏大缜密的构思,诡异莫测的布局,奇迹联翩,回环波动,摄魂夺魄,回肠荡气。金庸的才思如同一炉火,小说情节犹如炉火上的一壶水,火越烧越旺,水越来越滚。

梁羽生小说的语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故事中又常常用诗词歌赋、民歌俗语点缀其间,以创造优美的意境、气氛,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小说技法以传统继承为主,多用章回小说的形式铺张故事,叙事中有着明显的说书人的口气,表现出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金庸才如大海,浩瀚奔腾,文笔俊爽、潇洒、诙谐逗趣而又富于变化,他的小说既有诗情画意,柔绮委婉的情境,又如西方小说直探人生、命运的真谛。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西方小说的创作技巧,中西结合,使小说结构既精巧、繁复,又谨严、完整。

redchan

redchan

梁羽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创者,金庸则是新派武侠小说的最大成功者。由于金庸武侠小说的崛起,使许多武侠小说迷与评论家断言,金庸之后,武侠小说不可读了。换句话说,金庸的创作已达到了武侠小说空前绝后的顶峰。这似乎已成为定论。 可是到了70 年代末期,古龙却从武侠小说作家蜂拥而起的文坛上脱颖而出。 他起步虽晚,却在武侠天地中别开生面,另辟新径,独树一帜,他先后写出了《绝代双骄》、侠盗楚留香、陆小凤,又写出了《多情剑客无情剑》、《七种武器》、《欢乐英雄》,他这种“求新求变求突破”的艺术追求,不仅高出了同辈作家诸葛青云、司马翎、曹若冰、忆文、萧逸、卧龙生、秦红、柳残阳、东方玉..而且越过了梁羽生,几
范叉叉童鞋

范叉叉童鞋

梁羽生所描述的是神,古龙讲的是魔,金庸写的是活生生的人。梁羽生的白发魔女最有代表性,中间充满了浪漫的气息。古龙是那种男人的世界,在大漠中两个人决斗,一阵狂沙后一个人倒下了,讲求的酷,更注重逻辑推理。金庸从第三部小说射雕英雄传开始,就采用了西方的成长模式,讲述了主人公的成长过程,细想一下,从射雕以后的主人公都是这样的,所以金庸的小说人物有血有肉。这也是金庸成为武林盟主的原因。古龙是个翻译家,金庸是个历史学家,所以金庸小说中又富含了中国的琴棋书画。显得更有文化底蕴。以上均为我自己的个人观点。 金庸的小说妙在何处?这恐怕是每一个谈金庸、爱金庸的读者经常要碰到的问题。总之一句话,妙就妙在它的“雅俗共赏
swdpal

swdpal

古龙和金庸的写作风格(一)浅析.攻守 金庸所写的武侠故事,大多是从文章主角的童年起步。并且,是把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所有遭遇,都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这样给读者丝丝入扣,环环相接,想扔都扔不下的感觉。而这成长经历中的环节,对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如果成长经历中的任意一个环节的松动,都会给他笔下的故事发展留下致命的硬伤。从这里不难看出,作者紧密的思维和深厚的功底。用朴拙的过程,带动引人入胜的故事高潮。 古龙则不然,古龙故事里的主角,却是和他在侠坛的地位一样,是属于异军突起。没有成长中那些冗长和繁复的经历。这种写法虽然给人新鲜的感觉,不过却缺少了成熟中的厚重。虽然作者频繁的使用插叙和倒
Jeffli

Jeffli

金庸擅长描绘场面,于气势宏大处愈见功力; 古龙善于营造氛围,于扑朔迷离处愈见奇巧。 写大场面,是金庸的特长,人数越多,门派越多,阵营越乱,情况越复杂,关系越交错,金庸的故事描写越是游刃有余,情节推动越是惊心动魄,令人读来不由目眩神驰。 表现情境,是古龙的特长,似乎是平淡的景物和人,经古龙寥寥数笔写来,平添了无尽的意味,使人如临其境,尤其是蕴含着隐秘的场景、人物,更使人有毛骨悚然之感。 金庸依靠环环相扣来组织故事; 古龙则以制造悬念来吸引读者。 金庸小说巧字为先; 古龙小说奇字制胜。 金庸之作,浩浩然有侠风; 古龙之作,森森然有鬼气。 金庸笔下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古龙笔下人物,不重具体,
gfjaef

gfjaef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