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盗墓小说经典,为何《盗墓笔记》的改编热度不及《鬼吹灯》?




梓林要勇敢
谢邀。首先声明,我也是一个稻米。盗墓笔记看了有两三遍,鬼吹灯一遍都没看下去。不是在这黑鬼吹灯,就是感觉鬼吹灯的没啥吸引力。
盗墓笔记,属于悬疑特别厉害的,其中运用了好多回忆倒叙甚至插叙的写作手法,让人不容易理清故事脉络。有时候最前面的疑点到最后才能明白怎么回事,而且其中有许多人物对事情说法不一致,让你有时摸不着头脑,全靠自己去推断。比如:三叔对自己故事的描述、闷油瓶对他们当年故事的描述、陈文锦的描述都有出入…
而且盗墓笔记中对人物的性格描写特别引人入胜,让人记忆深刻。
闷油瓶:寡言少语、精通机关、神秘不老、神一样的男人。
王胖子:神经大条(在古墓中给脑袋上套个瓦罐都出乱逛。这是正常人干的事?)心思细腻(各种枚举法建奇功)、贪财爱讲荤段子
吴邪:铁三角成员、故事主角、
潘子:小三爷、你就大胆的往前走,莫回头啊…
盗墓笔记这本小说我追了好多年,就是感觉每次看理解的都不一样。书中的缺点就是坑太多,有些三叔自己都没法填、有些就随便填了…
而且盗墓笔记里面大多数场景是需要想象的,拍出来反而丧失了好多东西。
鬼吹灯就不一样,相对来说故事脉络分明。而且鬼吹灯更多的像鬼怪故事,悬疑的元素少了很多。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
我是一个稻米!

xiaoweier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只要有了两大同类型作品同时火爆,必然会有人拿这两部作品相比较,比哪个更好看,哪个更正宗,这样一比就会引发站队效应,两部小说在人气上几乎是不相上下的,但在好评度上,《鬼吹灯》无疑是领先于《盗墓笔记》的,甚至站队比率《鬼吹灯》要比《盗墓笔记》高出很多,七三乃至八二的比率。同样是盗墓界的大佬,为何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会比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口碑差那么多呢?原因无非就两个。
先入为主,后来者必然矮一头
这个是无法避免的槽点,大家都知道《鬼吹灯》发布在前,《盗墓笔记》是紧随其后,而且南派三叔也曾亲口说过写《盗墓笔记》就是致敬《鬼吹灯》,了解的多一点的朋友应该知道《盗墓笔记》一开始就是连载在“鬼吹灯贴吧”里的同人小说,也就是“七星鲁王墓”写完之后才被磨铁发掘并签约,这才有了大家看到的《盗墓笔记》。
当你认识到这件事的时候你就知道为什么《鬼吹灯》一共分八部,而《盗墓笔记》也是八部,为什么《鬼吹灯》里有铁三角,《盗墓笔记》也有铁三角,而且还都有一胖子,甚至还都姓王,无论是主角阵容还是故事的段落,《盗墓笔记》都是照着《鬼吹灯》的模子写的。有了这些因素,大家也能理解为什么总有人捧《鬼吹灯》贬《盗墓笔记》了。
哪个更正宗?哪个质量更高?
这个问题就有点显而易见了,相信读过这两部书的朋友都有一个感受,两本书的名字应该调换一下,鬼吹灯听上去像是一部玄里玄乎的小说,但是看完之后才发现,这部小说里面的各种细节描述都极为考究,上到盗墓四大派系的作用和划分,下到每次下墓需要准备的各种小工具,这给人的感觉就像真人真事一样,就好像这种事就发生在你身边,只是你不知道而已,这《鬼吹灯》给人的感觉,小编个人觉得它更像是一本记录着某些事实的“传记”。
而《盗墓笔记》虽然看名字觉得好像更加合乎现实,但看完全书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有多玄幻了。三叔非常善于挖坑,而且似乎对挖坑有瘾,过了这个瘾,他就懒得去填坑了,也可以说他是他三叔不想填,而是已经没能力去填这个坑了,要怪只能怪三叔当初把局布得太大了,写到最后连自己都收不回来了。
《鬼吹灯》和《盗墓笔记》都看过的朋友应该会有一种感觉,看《鬼吹灯》的时候你能感觉到天下霸唱在挖坑之后就一直惦记着填坑,而且事实也是如此,每次挖坑之后,都会尽快的铺垫然后填坑,所以《鬼吹灯》从剧情上也比《盗墓笔记》做的更加饱满,看《鬼吹灯》你会感觉剧情紧凑,情节刺激,而且里面的专业术语都让人感觉无比真实,看的畅快淋漓。看《盗墓笔记》的时候你总会觉得怎么这个谜题都还没解开就又来一个悬念,可能三叔本身是想把这些悬念都攒起来最后在一个点上全部爆发,可没想到最后一个青铜门直接断了大家的念想,想知道真相?做梦去吧。这可能是《盗墓笔记》的终极理念了。
所以在质量这个问题上,无疑还是《鬼吹灯》占优,哪个正宗就更不用说了,这两部小说虽说都是盗墓题材,但真正把盗墓贯彻到底的,就只有《鬼吹灯》,你看《鬼吹灯》光是围绕着盗墓所涉及的各种技能就下足了墨水,无论是那些民间失传的技艺,还是中国的风水文化,甚至道家文化,都有涉猎,《鬼吹灯》更像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佐证的传记体。而《盗墓笔记》则是以《鬼吹灯》为佐证的新类型盗墓小说,甚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盗墓笔记》就是一部套着盗墓壳子的悬疑小说,而这个盗墓壳子 正是《鬼吹灯》。
其实这两本书在本质上就不同,《鬼吹灯》是以盗墓为主题的小说,《盗墓笔记》是一部以悬疑为主题的小说,如果大家以“盗墓”为水平线来看待这两部小说的话,那么无疑是《鬼吹灯》完胜,但如果分开来看不要给这两部小说贴上任何标签的话,那么《盗墓笔记》也是非常不错的,在制造悬念上,《盗墓笔记》略胜《鬼吹灯》一筹,而且《盗墓笔记》吸引读者的地方也正是它的悬疑,只可惜南派三叔把悬念拉的太大了,无法做到一个完美的结尾,导致这本书至今仍有人骂其挖坑不填,可转念一下,悬疑的魅力不正是如此吗?如果所有坑都填完了,可能这本书也就失去了讨论价值了。
其实《鬼吹灯》和《盗墓笔记》都是网络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大家也不必为两者之间谁更好而争论,以现在这两大超级IP的商业价值来看,这两本书都会拍很多影视作品,但我认为,鬼吹灯更加适合拍影视作品,也能拍系列电影,因为鬼吹灯挖坑填坑的幅度比较小,剧情紧凑,往往抛出一个悬念都会在最快的时间里解密出来,这也符合电影的篇幅,但《盗墓笔记》就比较难了,布局太大,一两部电影是很难说清楚,这也是为什么《盗墓笔记》拍出来的影视作品都会有所改动,因为不改的话看起来就会没头没尾,但是一改就失去了小说剧情原本的魅力,所以《盗墓笔记》在影视改编上比《鬼吹灯》难的多。
无论褒与贬《盗墓笔记》和《鬼吹灯》一样都是备受读者喜爱的经典,如果说《鬼吹灯》是盗墓正宗的话,那么《盗墓笔记》就是给盗墓小说增添了新的元素,创造了新的可能,但是近年来似乎并没有出现能和这两部小说相提并论的盗墓题材小说,似乎又应了那句话,本以为它们是盗墓的开始,没想到它们已是盗墓的巅峰。

赭郗
鬼吹灯是中国现在探险类小说鼻祖,给中国小说界投下了一个巨石激起千层波浪,然后产生了大批跟风之作,盗墓笔记就是跟风制作当中比较好的作品,但是模仿出来的作品很难超越原来经典。
第一次看鬼吹灯还是在天涯,里面夹杂了无数网友评论,多少网友评论第一次见到中国有这样类型题材的小说,真的是大开眼界,鬼吹灯创造了很多第一次,让读者印象太深刻了,第一次的震撼和感觉对于每个人来说属于永远不会磨灭的美好记忆。
以上是我的个人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