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科幻电影什么时候能和好莱坞一样真实?

骑脚踏车的鱼儿
科幻电影创作不易,首先体现在剧本上。一位编剧告诉记者:科幻题材需要兼具逻辑思维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国产科幻目前想要创作出令观众眼前一亮的颠覆性作品比较困难。
“不同于家长里短的闲聊和深宫内院的争斗,科幻题材需要一定的科学素养、基本的科学概念和逻辑以及对人类未来的思考,才有可能创造出有说服力的世界观和科幻宇宙。”
从以往的国外经历看来,想要从无到有构建出一个合理的科幻宇宙十分困难,需要在拍摄前期就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很多优秀科幻电影的工作团队都有一位甚至几位相关教授提供理论基础,诺兰在筹备《星际穿越》时,其顾问团队就包括了知名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为了这部电影,该团队甚至发表了相关论文作为理论体系支撑。
而目前国内的编剧大多文科出身,缺少相应的专业素养与经验,再加上目前国内电影的正处于资本涌入阶段,科幻电影这种需要长时间准备和积累的项目在众多短平快的项目面前,显得缺乏竞争力。
原创难度大,从现有的科幻小说和动漫作品改编是另一种选择,除《三体》外,刘慈欣的其他作品也都有了实质性进展,其他科幻界作家王晋康、韩松、何夕的小说版权也很抢手,即将在近期和观众见面的拓星者《流浪地球》《上海堡垒》等都是属于IP改编范畴。
但科幻IP改编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容易。首先,可供改编的国内IP作品数量比较有限。相关数据显示,国内出版的科幻图书每年仅有百余部(含引进),而美国则高达1000多部,再加上国内职业科幻作者群基础很薄弱,大多数科幻创作都在业余进行,水准和数量都比较有限。
其次,并不是拿到优秀IP就能拍出好作品,从优秀IP变成精彩电影还需要靠谱的公司、专业的团队、对科幻电影有一定了解的导演等等其他要素。还拿刘慈欣举例,他绝大部分小说的影视改编权确实都卖掉了,但仅仅卖掉并不能说明问题。

汪司令
你提的问题就不对,什么叫和好莱坞科幻剧一样真实?第一我想告诉大家,科幻片本身就是幻想剧,何来真实?看流浪地球就知道我们跟好莱坞没有多大的差距了,差的是特效,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我们也可以利用他们的技术。流浪地球就非常成功,花小钱,过了把科幻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