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真的只是一部科幻小说吗?黑暗森林法则可否科学解释?

coffee2in1
谢谢邀请,说对了,《三体》就是一部科幻小说。是作者推想的N种宇宙状态中最后落于纸面被叙述出来的最具冲击力的一种。人们觉得它震撼、充实甚至真实,触手可及恰恰说明了作者谋篇布局和写作的功力,同时说明了作者超级严谨认真的写作态度。动笔之前大量阅读、记录、分析甚至和专业人员一起计算,写出的东西才会有强烈的画面感。
但是,无论如何,其写作并未脱离作为人类所依赖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逻辑推断和文化传统,也会有人类特有的局限性。“黑暗森林”其实就是基于“猜疑链”也就是人类互不信任,互相猜忌这种自然而然的心理/思维倾向推演的理论。人和人之所以互不信任并做出敌对行为则是因为人体的特殊构造: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思维无法直接交流……那么同类之间不被信任但可以推测,因为大家生活的自然环境都是一样的,文化环境也有想通之处,索求无非生存发展、荣华富贵、良田千顷、财宝无数……但对于异类,其他文明,我们不知道其索求的方向,也不知道其是否和我们遵从同样的价值因素,所以更不敢轻易交流,甚至发现既是摧毁。这就是作者为读者提供的“黑暗森林”观。同时,支撑这种观念的宇宙形态也是地球生态圈的翻版。就是假定宇宙中的资源或物质是有限的,(实质是存在循环但赶不上文明消耗的速度,比如动植物变成化石再华为石油等燃料需要上亿年的时间,但是人类的消耗速度过快,所以不尽快开疆拓土或寻找替代能源,文明就得翻车)各个文明为了抢夺生存空间必须拼尽全力保存自己,消灭对手。而这种宇宙状态在已知宇宙是否为真,也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分析来确定。
“黑暗森林”只对同维度的文明起效,能够跨维度或能够打通/创造更高维度的极高等文明,能够看见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和微妙变化,这个法则对他们是没有意义的。同时,他们应该已经进化到和大宇宙合一的程度,他们的生存方式,对生命的理解都是我们望尘莫及的,所以不会和我等低级文明争夺空间、土地、热核燃料啥的。所以《三体》写的再精彩,大家也是当小说看即可。如果因阅读此故事而对天体物理、量子力学、行星动力学、工程技术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绝对是利国利民,好事一桩,哈哈。

qumingjie
三体确实是科幻小说,但是一部分人认为这是一个指导书,针对各国放卫星找外星人的行为提出了委婉的批评。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有过不少悲观的想法,比如认为人类是病毒。黑暗森林就是延续的这种想法,认为智慧生物是病毒,只要智慧生物能够突破生存的地球,就能给其他生命带来灾难。
这其实是近代以来地球的一个缩影,战争,掠夺资源,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资源浪费,我们已经给地球带来灾难。
智慧生命与非智慧的区别在于,智慧生命有“我”的概念。为了满足“我”的需要,可以不择手段,直到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生命之间相互认可。
那么其实在生命相互认可之前,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比如各种动物绝种。那么黑暗森林里的猎手,只有两个选择,破坏或者被破坏。

crazyミ小猪
《三体》作为一部划时代的科幻小说,不仅仅极大的提升了汉语科幻文学作品在世界科幻领域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它开创性地引入了三体问题成功将小说置于所谓“硬科幻”的轨道之上,之后的“黑暗森林法则”,以及“降维打击”,都呈现出人类思维面对宇宙无限性的重大突破,对世界科幻文学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并将之延伸至一种未来世界对宇宙的哲学思考。
三体问题是天体力学中的基本力学模型。它是指三个质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是任意的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问题。因为其每一个运动周期的运算将叠加出下一个周期的运算难度,因此具有不可准确预测的模糊性。三体世界在这样一种模型下出现的恒纪元和乱纪元,导致三体世界的极度混乱,从而衍生出一种迥异于人类的思维模式。在宇宙尺度上,这种极端生存环境下的生命,基于个体求生和种族繁衍的本能,必然会第一时间接受“黑暗森林法则”背后的普遍性逻辑:猜疑链。
在所谓的宇宙社会学基本公理中,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基本保持不变。这就意味着,如果暴露自我,就有可能被另外的文明所觊觎——生存法则的第一条不是取得胜利,而是自我隐蔽。因为宇宙提供的无限可能性中,永远包含着被更高文明摧毁的概率。最重要的,人类所尊崇的善与恶的基本判断标准,在宇宙尺度下是不复存在的。正因为如此,黑暗森林法则才上升为宇宙法则,不以种族、文明的意志为转移。
这一法则的提出,并不属于科学范畴。而是生命在浩瀚宇宙中的一种存在价值——在《三体》中,这一法则基于文明清理的成本被充分压缩进人类的视野,可以在光年为单位的空间中进行,比如“降维打击”,这样就使得“黑暗森林法则”具备了一种想象力中的合法性,也为《三体》不断展开的星际战争奠定了坚实的,自洽的理论基础。
让我们再次重温刘慈欣在原著中让人类顿生敬畏的这段话: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猎人,不管是天使还是魔鬼,不管是娇嫩的婴儿还是步履蹒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还是天神般的男神,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

玲妹妹是片小羽毛
黑暗森林只是人类历史上丛林法则的拓展和放大,是否符合宇宙的文明发展规律不好说,因为目前来看人类始终没有发现外星文明,宇宙空旷的好像只有地球文明存在,这样的宇宙肯定不会有什么黑暗森林,当然也可能是其他文明都用巧妙的方法隐藏起来了,只有地球人傻傻的对外广播自己的存在。小说里的黑暗森林法则是有很多前提条件的,比如文明星球到处都是,大家所需资源相同且有限,文明之间无法建立有效可靠的沟通渠道,即所谓猜疑链等等。如果宇宙无限大资源无限多,文明稀少大家都在挣扎求生,那不但不会有黑暗森林说不定还会建立联盟互帮互助,大家手拉手共建和谐宇宙

好茶之人
首先申明观点:《三体》当然是一部科幻小说,他的作者就是我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先生。但要说到黑暗森林是否科学,则比较复杂。事实刘慈欣先生创造的“黑暗森林”理论是对主流科学界争议的一个艺术加工,并不能说它完全的科学或者不科学。事实上人类对与是否主动和外星人的联系,或者说刘慈欣所设想的“黑暗森林”到底存不存在这一命题的争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在进行,而且参与辩论者的级别远远超越了我们的想象。
黑暗森林的源头:现实中关于黑暗森林的讨论,一场超越国界大辩论。上世纪70年代是人类宇航事业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人类对外星人的好奇也到达了高潮。1974年为庆祝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完成改建,时任该计划发起人的“法兰克·德雷克”同其好友“卡尔·萨根”一起通过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向距离地球25,000光年的球状星团M13,发送了人类的信息,这就是著名的“阿雷西博信息”。
法兰克·德雷克和卡尔·萨根这两位都是非常知名的严肃科学家,两人都是和外星文明接触的支持者,在自己的学术领域都有重要的贡献。譬如说法兰克·德雷克,这老爷子是美国著名的天体学家及天体物理学家,上世纪美国国家科学院成员,并创立了搜寻外星文明的德雷克公式。而卡尔·萨根也不逞多让,也是上世纪著名的科学家、天体物理学家,还是一个知名的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我们对他比较熟悉的作品就是上世纪80年代风靡全球的纪录片《宇宙》,以及著名科幻小说及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接触》(有的电影名翻译为超时空接触)
在法兰克·德雷克和卡尔·萨根两人私人发送过“阿雷西博信息”之后,1977年美国宇航局又先后发送了带有金唱片的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二号(如上图),以期待和外星人建立联系。基本上在这一时期,人类主流的科学家对外星人的认识都比较单一,并不认为宇宙中存在邪恶的文明,他们认为一个邪恶的文明终将自我毁灭,不可能走向宇宙,这种观点在卡尔·萨根的著作《接触》中有直接的体现。
但在这两次和外星文明联系之后,很多科学家、科幻小说家、甚至政治家、社会学家迅速进行了反思,强烈反对这种天真的行为,他们的主流观点大致和刘慈欣先生总结的“黑暗森林”理论差不多。比较知名的有:英国天文学家,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马丁·赖尔、科幻小说家大卫·布林、包括刚刚去世的霍金先生,都是和外星文明接触的反对者。因此说霍金赞同刘慈欣的黑暗森林理论并不严肃,而是这种论战在科学界早已有之,并非只是科幻小说家的想象,只是普通人不知道而已。刘慈欣先生只不过是对以上观点进行了总结归纳,以普通人更能接受的形式进行了总结说明。
黑暗森林理论是否正确?答:无论正确与否现在都已无可挽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今天讨论黑暗森林理论正确与否已经没有意义,因为人类因为各种原因发送的电磁波早已以光速传向太空。从1936年纳粹第一次电视实况转播奥运会开始;到1974年法兰克·德雷克和卡尔·萨根发射的“阿雷西博信息”;再到1977年美国宇航局的旅行者号……虽然在这之后,人类签署公约主动停止了这种主动冒险行为,但就现实而言已无可挽回。如果宇宙中真有黑暗森林,那么人类坐标的暴露只是时间的问题。
这里面比较有意思的是阿道夫·希特勒,纳粹德国在1936年,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举办了一场奥运会,并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进行了电视直播,在开幕式上,阿道夫·希特勒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演讲。但他不知道的是,他们实况转播的强电磁波第一次以光速飞向了整个宇宙。所以在卡尔·萨根所著的《接触》中,人类接收到外星人第一个信息就是希特勒的演讲。神一样的外星人自然不知道希特勒是谁,他们向人类发送希特勒的演讲只是想告诉人类:我接收到了你们的信息!
卡尔·萨根的这种设想非常合理,我们按时间推算,人类发送最早的电磁波也就是希特勒的演讲迄今为止已经在太空中传播了83年,已经覆盖了83光年的距离,但人类迄今为止并没有收到外星人的回复,至少说明在距太阳系40光年之内没有外星人。(注1936年距今83年,人类要想接收到外星人的信息需要2)
结论:那么黑暗森林到底正确不正确,是否科学呢?答:至少在现阶段我们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因为迄今为止人类并没有发现任何外星生命,也并没有接收到任何智慧的信息。黑暗森林理论有一个关键的设定,那就是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文明,宇宙中的资源已经处于明显的不够用的状态。但这一点和人类的观测严重不符,因为人类并未发现宇宙中资源处于短缺的状态,大量的恒星能量被白白的浪费。迄今为止,人类观测了不下亿计的恒星,还没有发现一颗恒星有戴森球状态。因此从常理推断,宇宙中即使有其他我们没有观测到的外星文明,也不会像《三体》歌者那样,上来就要毁灭人类,毕竟我们是整个宇宙为数不多的珍稀物种,宇宙那么大何必非要和我们过不去?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外星文明进行理性研究确实非常有必要,但也完全没必要因此而过度担心,宇宙浩瀚无垠,还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秘密。人类努力就好,千方百计的提高自己的科技,改善自己的文明,让每一个人过上快乐的生活才是当前最重要的。
全息解读《三体》,深度解读科幻,欢迎喜欢科幻的朋友关注:深度科幻!

爱笑的鼠
小说坑定是小说,黑暗法则里面提高灭绝其他生命的设定,更适合美国这种霸权、惊弓之鸟的郑权,真正强大的郑权是不会采取这种行为的。

从此去旅行
三体就是科幻小说。黑暗森林法则成立的最低条件就是僧多粥少,开启抢资源模式。但是以现在人类所能观测到的距离还没发现外星人,这个距离有多少行星?有多少资源?所以要么黑暗森林法则不成立,要么人类还只是这个森林中的一只蚂蚁,没有猎人会在乎一只蚂蚁。等到蚂蚁群足够强大之日,人类能光速旅行并且开始大规模星系殖民时,应该就能揭开谜底了。

大可
黑暗森林法则只具有针对特定对象群体和特定条件下正确的可能性,答案:一点也不科学。

Lee
实打实的科幻小说,这可是能杀入欧美视野的国产顶级科幻。
“黑暗森林”的依据往小了说其实就是博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