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是科幻小说的天花板吗?

三体是科幻小说的天花板吗?要超越三体,其他科幻小说还有什么创新点和突破口呢?
提到的作品

[作品]索拉里斯星

????这颗星球,知道你内心深处的秘密。 ????波兰科幻大师莱姆代表作,塔可夫斯基《飞向太空》原著小说。 ????刘慈欣、梁文道、戴锦华、吴岩、江晓原诚意推荐 【编辑推荐】 ????波兰科幻大师斯坦...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作品]海伯利安

海伯利安四部曲之一

丹·西蒙斯

[作品]基地

向来,过去才是历史,昨天才是历史。阿西莫夫却与众不同,他的《基地》系列写的是“未来的历史”,是“遥远未来的历史”,是“明天的历史”! 阿西莫夫这位“未来历史学家”,这位美国的“太史公”,用“史诗”般的...

艾萨克·阿西莫夫

[作品]危机边缘

天达公司腰缠万费的电脑专家苗建文诬告前妻雇凶杀夫把她打入大牢,自已却神秘地失踪;心理医生苗绚在寻找杀兄凶手时,爱上了已有妻室的刑侦大队长苏澎,这份可望不可及的爱情令她倍受煎熬;图财害命的公司副总冯韧为...

张燕妮 ;宋忠明 周淑兰

[作品]2001太空漫游

神秘的黑色石板在史前时代启蒙了地球人类的文明。三百万年后,人类在月球上发现了同样的石板,而石板在出土瞬间立即朝土星方向发射出电磁信号。美国派太空船“发现号”远征土星,追查真相。太空船的超级电脑“哈尔”...

阿瑟·克拉克

[作品]三体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历经劫难的叶文洁没有意识到,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以太阳...

刘慈欣

最新跟帖
Cloud-li

Cloud-li

如果是平房,那就到头了。如果是楼房,那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mulaan

mulaan

应该不是,不过现阶段还没有能超过的,可能一段时间内就是天花板 不过终究会被打破了

江川就是river

江川就是river

在《三体》中,大刘以气势磅礴的想象力和复杂严谨的多学科前沿知识体系,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令人震撼的地外文明体系,也谱写了一部英雄史诗,探索了终极哲学命题。《三体》不愧是硬科幻小说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而《三体》相对薄弱的部分,在于文学性和人物刻画上的粗线条;可能相对于宏大的宇宙背景,作者并不想在个人的情感世界里着墨太多。

想象力没有天花板,文学也没有疆域,在历史上有浩如星海的经典科幻作品,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有出类拔萃的表现,随手择选几部:

在世界构建领域,阿西莫夫的史诗巨著《基地》系列,以整个银河系为尺度的宏大架构,刻画了人类文明未来几千年的发展历程。阿西莫夫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在七部曲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了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更成为无数后来的科幻作家的作品背景和灵感源泉。

在人物塑造领域,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系列拥有极强的感染力,生动丰富的故事情节和细腻深度的心理描写,让雷托公爵,保罗.穆阿蒂布等一个个杰出的英雄人物跃然纸上。文中不乏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的深度探讨,对善与恶,权力与道德的权衡,都让人掩卷沉思。

在哲学思考领域,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索拉里斯星》,在神秘的故事背景中,探讨了人类和宇宙的关系,人类的认知能力等宏大的哲学主题;在菲利普.迪克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等系列小说中,则在看似荒诞不经的情节中展开对人性伦理的探索,自然人与仿生人,什么才是人的特质等等。

还有更多经典作品,如丹.西蒙斯的《海伯利安》系列,马丁老爷子的光逝等等,就不多介绍了。总之,科幻文学的世界没有天花板,只有璀璨的星空,等你去撷取更耀眼的光芒。


maggiehu

maggiehu

每一个“天花板”都应当结合时代来理解。

阿瑟克拉克创作的《2001太空漫游》里描写了不少太空生活的场景,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惊艳。那时的人们也不知道,有一天人类真的走向太空,会不是那个模样。

刘慈欣的《三体》创造了一个对于当前的人类而言很有吸引力的宇宙,但等人类真的走出银河系那天,人类会创作出新的科幻作品来描绘他们理解的宇宙及宇宙之外。

天花板只是现在的天花板,换一间房子,天花板也就不一样了。

但不论怎么变换,我们都会永远记得,曾经有过那么一本书,像一颗明星一样,闪耀在高处。


D.T

D.T

显然不是。

三体确实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科幻小说,无论是构思还是情节都比较新颖且动人。但是天花板不至于,国外也存在不少出色的科幻作品,比如亚特兰蒂斯之类的,还有一些作品时间比较早了,加上翻译的问题可能读起来并不顺畅,但并不代表作品本身是不出色的。

浅浅Vera

浅浅Vera

三体》是中国目前最高水平的科幻小说之一,只是之一,相当于天花板之一。

就硬科幻小说而言,是中国目前最高水平的科幻小说,没有之一,相当于一个天花板。

刘慈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之后,郝景芳的北京折叠也获得了雨果奖――中短篇小说的精选单元。

硬科幻的天花板随科技发展很快就会超越。不同科技水平时期能幻想的均由该时期的科技水平制约――十九世纪之前的科幻是不可能有量子概念的。

短期内中国科幻小说家想突破大刘的天花板,需要从当代人文、思想、艺术、医学等学科切入,即软科幻。

Amomo

Amomo

我认为文字世界里没有天花板一说,不要因为眼界限制了想象。

宝岛阿信1226

宝岛阿信1226

谢谢邀请,不会是天花板,但是近期相似题材的作品很难超越或突破,即使刘慈欣自己也不行。因为这部作品在题材,想象力,故事,气场……上已经做到了一种极致,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后人想要超越或者达到差不多的高度真得沉下心来,像大刘一样先认真阅读,调研,充实自己,在厚实的基础上若能找到与众不同的突发灵感,或许会有大成。不过那也是另外一座高峰,不同的题材、写作风格会吸引不同的阅读人群,这个没有办法以绝对相同的标准分高低。

三体》可以把已知宇宙写没,但并不意味着把科幻这个题材写死。想写科幻的人也不必以《三体》为标杆,试图在各个“硬指标”上去寻求超越。幻想文学都是启迪式的,各有各的着眼点和讲故事的方式。这点目前来看还是西方发达国家,本身科技/工业基础发达,影视制作实力雄厚,创作气氛活跃的地方做的比较到位。比如美剧,英剧中科幻题材各有各的特点,不一而足。没有一股脑地写太空歌剧或千篇一律地表现机器人、外星人等。像黑镜《危机边缘》怪奇物语等都有自己独特的着眼点。爱死机这种让人眼前一亮的短篇集更是题材各异,精彩纷呈。所以,再好的作品只能称之为一座里程碑,并不构成同类作品的天花板,特别是科幻这种本身注重灵动思维和多元思想碰撞的文学/影视类型。

三体》可以把已知宇宙写死,但其他人还可以继续写平行宇宙或者高维度空间中的故事,可发挥的空间很大,关键看作者平时的积累如何,是不是勤于思考,是不是善于创作了,呵呵!

饼干

饼干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Brooklyn

Brooklyn

就目前人类的认知来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宇宙的天花板你找不到,三体的天花板存在吗?

其实这个问题是个简单问题,只是回答他要复杂些才能说清楚。正像刘慈欣自己说的那样:“我们写科幻的,它随时受着科技发展最前沿的影响。”也就是说,科技发展了,科幻也随之发展。那就有个问题需要回答,科技有天花板吗?

从现实的情况看,只要人类存在,科技就会不断发展,那科幻呢,自然也会随科技的进步逐渐发展。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这次是宇宙太空,外星人,下次很可能就是IT技术、互联网。科幻的领域不只是空间的,还有微观和心理的。对于每个人来说,更深层次的影响就是人的心理感觉问题,对我们来说那种星辰大海的科幻,那种精神上的那个倾向,它慢慢被削弱之后,科幻已经变得越来越不是那么宏大了,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小了。同时,它还让科幻在文学上发生一个很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关注于个人内心的感觉,而不关注于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感觉。

对于一个文学形式,一个作者来说,可能有创作天花板问题。但对于一个文学领域,上面应该是辽阔的天空,任你自由翱翔,就看你有没有那强大的翅膀。

不同国家,也存在不同的科幻领域和市场。在美国,科幻规模很大。科幻大会其实它现在不是美国科幻的全部,相当多的美国科幻,都在科幻大会的视野之外。其实美国最近这几年,对于我们这些科幻读者来说,最好的科幻小说绝对不是科幻大会上的那些。比如说我认为最好的一个,还拍成过电视剧的,叫无垠太空。

就刘慈欣本人而言,在《三体》之后也陷入了漫长焦虑。新作的诞生遥遥无期,他的苦恼不只是灵感难寻,还有对科幻文学发展方向的困惑——他觉得如今受人追捧的作品大多向内收束,关注人的现实境况,却丧失了科幻黄金年代磅礴辽阔的气韵,不再探索星辰大海,不再激发人类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但对于科幻文学来说,可能有波峰和波谷,但我们相信,它应该是个向上的正玄曲线,不断地波动向上,直至无穷。

迈克乔丹和

迈克乔丹和

是很高,但还不是

skyspeed

skyspeed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