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孝文为何喜欢田小娥?

byc
白孝文为何喜欢田小娥?这是个涉及到时代背景和封建礼教相互作用的严肃问题。
首先,《白鹿原》中的田小娥,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三个身份,既:原著中的田小娥和已被拍成电影电视剧的田小娥。
电影中的田小娥被改编得和原著相差甚远,曾被戏谑为一个女人和四个男人的故事,所以和原者已经没多大关系。
电视剧中的田小娥和原著差别不大,但毕竟也经过了改编。由于视觉艺术的特点,使原著中有些情节和细节无法用形象来展现,势必对人物塑造产生偏差。
鉴于以上两点因素,如果要准确生动地解读田小娥,还是应该以原著为标准才更为妥贴。
至于白孝文为什么会喜欢田小娥,自然要从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起。
白孝文是个读书人,这在当时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因为穷人的孩子没有几个进学堂的。而白孝文不仅读书,而且是父亲白嘉轩把他作为白家的长子,按照族长的标准来进行培养。
他自幼接受四书五经和传统礼教的熏陶,既有“耕读传家久,经书济世长”等正统观念的影响,也有视野狭窄井底之娃只能见到巴掌大的天的局限。同样的年轻人,他的妹妹白灵和鹿子霖的长子鹿兆鹏则没有受此局限,而是走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这就与白孝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正因为此,白孝文在十六岁新婚之夜还不知道怎么生娃,而是十九岁的新媳妇手把手教给了他生娃的技术活儿。这种生动鲜活的细节,把白孝文塑造成了有血有肉的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形象。
而且,白孝文的媳妇也是没读过书,没见过什么世面穷人家的孩子。因此两个人的结合,不过是为了传宗接代和解决生理需要,别的就没什么内容了。
但是,田小娥则不同。
小娥先是给郭举人作小。
郭举人是个有钱人,又中过武举,自然比普通百姓要开放得多。他不仅深谙养生之道,而且对男女之事颇有研究。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娥显然也受到了相当的熏陶。两相对照,小娥自然要比白孝文媳妇占了上风。
尤其是小娥不满郭举人在精神上的压榨欺凌,勇于向封建礼教发起挑战,和黑娃一起挣脱封建枷锁的束缚,走上了一条自己的命运由自己主宰的道路。这种精神追求在今天的形势下或许不足为奇,但在当时的社会形势下无疑石破天惊,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也说明小娥是个与同时期女子逆来顺受甘于低下有所区别的人物形象。
正是在小娥精神和行动的双重进攻下,在封闭环境成长起来的白孝文,分明从小娥身上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很快举手投降成为小娥的俘虏,死心塌地的喜欢上了小娥。
当然,小娥和白孝文在目的上是不同的。
黑娃闹农协被通辑,被迫远走他乡。为了帮助黑娃度过难关,小娥有求于鹿子霖,却被对方乘人之危占有了身子。又因为狗娃的搅合,致使小娥和狗娃双双受到族规的残酷刑罚。可见小娥之所以主动向白孝文发起进攻,完全是在鹿子霖的挑㖫下,出于报仇的目地去勾引白孝文。
因此,小娥与白孝文的结合,既有她个人目的,也有受人驱使成为封建礼教牺牲品的因素。
总之,白孝文之所以喜欢小娥,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各色人等不同的目的影响下导致的结果。
这无疑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meirenyua
白孝文喜欢田小娥不能自拔,和《红楼梦》中的色鬼贾瑞喜欢上王熙凤不能自拔是一个道理。
那个贾瑞父母双亡,从小跟着祖父母长大。他的祖父贾代儒是一个迂腐的老先生,对他管教严格,一些正当需求也不能满足,更不要说随便接触女孩子了。
长期被压抑的欲望一旦找到突破口,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当贾瑞遇到王熙凤,他就如痴如狂了。
王熙凤设圈套害他,而他毫不警觉,而是一次又一次的钻进圈套,以至于一病不起,临死还抱着有王熙凤影像的魔镜照个不停。
当贾瑞被捉弄在外面冻了个半死时,回到家祖父贾代儒对他又加上一顿毒打。在贾瑞的病久治不愈时,一个跛足道人送给他一面镜子,名曰“风月宝鉴”。跛足道人曾警告贾瑞:
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世之功。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
贾瑞照背面,看到的是一颗呲牙咧嘴的骷髅,他忍不住再看正面,看到她朝思暮想的凤姐在向他招手。
知道不能照正面,他却不顾警告要看凤姐,结果反反复复照来照去,把自己的小命照丢了,可悲可叹。
其实“风月宝鉴”背面骷髅代表的是现实,是真相,而正面照出的正是每个人心中的欲念。
贾瑞就是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最后把自己的小命都葬送了,而他的死,祖父的对其欲望的过分压制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白孝文尽管和贾瑞生长环境、所受的教育不同,但他也是受到了父亲白嘉轩的严加管教。
别的不说,就是新婚燕尔孝文和妻子晚上享受夫妻之乐,也受到父亲和祖母的监视。
父亲让他保重身体,祖母亲自教训贪欢的新媳妇,夜晚到新房窗下偷听,让一对新人战战兢兢。
像这样环境下成长的白孝文,不能有自己的自由和欲望,只能按照父亲的要求长成父亲所期待的样子。
当田小娥受鹿子霖的指使把白孝文强行带到她的窑洞时,白孝文是忐忑的。
因为白孝文是世人皆知的谦谦君子,是堂堂正正的白鹿村族长继承人,而田小娥是伤风败俗的婊子,是不守妇道的荡妇。
可是白孝文在破窑洞待了一夜,就对哪里念念不忘了。田小娥的漂亮性感,满身的女人味让他欲罢不能。
所以他一次次向破窑洞里跑,事情终于败露,死要面子的白嘉轩被气了个半死。
结果是白孝文的族长继承人地位被弟弟替代,他和小娥被打得皮开肉绽。
从此他无所顾忌了,为了田小娥,他不顾妻儿正在忍饥挨饿,不顾父亲把他扫地出门,卖掉了房子和土地,正大光明地和田小娥住在一起。
为什么他为一个女人敢于和全世界为敌?因为他在田小娥这里得到了善良本分的妻子给不了的东西,因为破窑洞里有高高在上的大家庭给不了的自由和快乐。
在《白鹿原》众多人物形象中,白孝文的性格变化是很大的,他从一个知书达理的好青年一步步走向堕落,有自身原因,他的父亲的过分管教也难逃其咎,和贾瑞走向死路一样,其祖父对他的压制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所以,被强行压制的正常欲望,就像暂时沉默的火山,一旦遇到时机就会以不可阻挡之势喷薄而出,那滚滚岩浆会烧毁一些美好的东西,甚至是生命。
danybos
这部电视剧电影和小说我都完整地看过,对于田小娥,我觉得电视剧和电影都美化了她,也美化了她的结局;
诚然,白小娥的出现是为了抨击封建婚姻,展现出的人物形象也是一个被封建理教害死了的女人,让观众同情,希望她能有人真心喜欢;
但不能忘了,她也是从封建牢笼里出来的,肯定也受到了迫害过她的人的熏陶,她确实有反抗精神,但一个没有接受过新思想,没有长远眼光的女人,她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反抗,她的反抗还是以依附于男人为前提,从开始的黑娃,到鹿子霖,再到白孝文,她将自由的希望都寄托在男人身上;俗话说,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她最终的结局肯定是被抛弃的命运,人人视之如蔽履。
原著对田小娥结局的处理非常现实,也很真实——快要饿死的白孝文离开了破窑,田小娥怀着身孕躺在炕上等死,这时候有人敲门,田小娥开了门,看到是鹿三来了,她让鹿三进来,就在她转身上炕的时候,鹿三抽出藏在怀里的刀,一刀捅死了田小娥;而田小娥最终只能唤出一生“哒呀…”(哒,音译,父亲的意思。)
她死后黑娃视这段过往为自己人生的污点,白孝文在县城当了保安队长后也重新娶了媳妇;
文章接近结尾时白孝文带着大肚子的妻子回乡祭祖,多么讽刺…田小娥怀着他的孩子被杀害了,而他却带着新的怀着孕的妻子回来祭祖…
其实在书中,没有人是真心喜欢田小娥的,她就像一双蔽履,任人践踏;那些男人找她只是因为她的容貌,她的身段,包括白孝文。
白孝文被勾引书中写的很明确,因为他对自己的妻子已经没感觉了,觉得和妻子行房事就像左手碰右手;
而田小娥对他来说就像新鲜的血液,能够证明他还活着。
剧中对田小娥还是保留了一丝善意,让大家觉得田小娥是有人喜欢的;但在书中,就没人在乎她,真心喜欢她;
但毕竟影视剧需要给我们呈现出积极向上的东西,没人愿意看到一个曾经热爱生活,向往自由的女子最后惨死,后来在她惨死的地方还被建起一座塔,专门用来镇压她的魂魄。
但看完剧,觉得李沁演的真的很好,塑造出一个完全来自旧社会的女性,为她点赞~
另,喜欢这部剧的朋友联系看一看原著,会对当时的社会,书中的人物有一个新的认识,解析。

WenTi_朱
白孝文喜欢田小娥应该就是对于自己前二十几年的压抑生活的释放,他是家里的长子,被父亲寄予了殷切的期望,是未来在白鹿原上继承族长的人,父亲从小对他就是严格要求,什么都按照规矩来,连老婆都是父亲给他安排的,但是父母之命的婚姻不是他喜欢的,而且在夫妻生活上竟然也要受到奶奶的管制,他被管的束手束脚,而田小娥那种野性的叛逆,让他向往和崇拜,加上田小娥本身长得好看,是田小娥释放了他叛逆的天性,所以他愿意分了家,买了房产跟田小娥抽大烟,最终连媳妇都死了也不管不顾,这就是白孝文叛逆的表现

无极喵
感谢平台邀请回答问题,《白鹿原》中为何白孝文喜欢田小娥呢?可能更多的是对于自由和欲望的宣泄。
《白鹿原》是一部反映当时现实社会的小说,和《平凡的世界》一样,其社会价值很重要,而《白鹿原》中白家和鹿家的恩怨情仇也是贯穿整部小说的主线,从小说拍成影视剧,里面的人物很贴切,而“谦谦君子”白孝文的堕落史也是让人唏嘘不已。
白孝文,白嘉轩的长子,从小读书好、有礼貌、温文尔雅的长子,是组长白嘉轩的骄傲,对他的教育更严、关注更多,前途光明的“三好”青年遵从现实,娶了一位能干活会手艺的好老婆,这样的日子应该是美好而让人羡慕的吧,可是白孝文喜欢了田小娥,那位美丽善良、风韵俱佳的“婊子”,并且爱得不能自拔,连自己的父母亲和老婆孩子都抛弃了,为了田小娥身败名裂也在所不惜。为何白孝文喜欢田小娥而堕落呢?更多的是对现实的不满吧,是对自由的渴望和欲望的宣泄。白孝文被家人从小逼迫学习、被逼成为“三好青年”,没有自由、压抑欲望,而和田小娥在一起后,白孝文感觉获得了自由,欲望不需要压抑,这些是他以前所没有的,而这些也是他一直追求、深陷其中的。

穷游走天涯
因为小娥真实,美丽还具有风情,这些都是孝文在别的女人那里见不到的,而且小娥听孝文倾诉,孝文走近小娥后发现小娥更加美丽,善良,在小娥那里他的人性才得到充分,完全的释放,所以不能自拔。题外话,感谢小娥和孝文的扮演者,他们对人物的拿捏恰到好处,是两个优秀演员

鸢飐
首先我喜欢小娥的性格,纯朴 善良 敢爱 可怜可爱,其次芊芊优柔的外貌,哪个男人看到心中难免一酥,不知别人,我反正是醉了,原先一直不解过去 为什么给女人裹小脚,看完李沁扮演的小娥我懂了,一种颤颤巍巍的端庄,诱人啊,但肯定不能支持,这种美太残酷,也不是谁都能驾驭的,感谢把田小娥塑造的这么迷人。
田小娥是旧时代妇女的缩影,在封建社会,一个裹小脚的女人不守妇道,和别的男人私奔,是遭人唾弃的,白嘉轩不让田小娥进祠堂,封建社会田小娥这样的女人不能写入祠堂的,还有村里人唾骂,再加上黑娃“牺牲”,田小娥一个小脚女人为了生存,含泪也要把日子过下去,因为她没有回头路!田小娥不是荡妇,她值得同情,反倒是黑娃应该遭到唾弃,怕死 为了生存为了自己温饱,不顾跟着他出逃受苦受难的田小娥死活,他如果启事失败就回家告诉小娥,鹿子霖也不敢打小娥的主意,可怜的小娥被一个个男人欺负,没有人在乎她心里的痛,黑娃最可恶,把小娥从狼窝又送入虎口。
田小娥的悲剧在于她敢与命运抗争,却从来没有摆脱对封建思想认可的奢望,思想上也一直没有摆脱对男人的依赖,她是冷秋月和白灵的中间品,虽然三人思想境界不同,但结局都很惨,这与时代有关,只能说那个时代的女人都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