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临终前,为何下令处死皇后?

如题,北魏孝文帝临终前,为何下令处死皇后?
提到的作品

[作品]魏书

本书是中国历代名家碑帖临摹教程中的魏书之《张猛龙碑》分册,并详细讲述了魏书的运笔及间架结构特点以及临摹中所应注意的事项。 该书图文并茂,讲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是临摹《张猛龙碑》极佳的辅导材...

沈一草

[作品]资治通鉴

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从三家分晋一直到五代十国,十六个朝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全书分二百九十四卷,共有三百多万字,取材十分广泛,历史资料十分丰富。《资治通鉴》刻...

司马光

最新跟帖
STARMARS

STARMARS

北魏孝文帝元宏亲政后,陆续开展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不仅极大的改变了国家保守落后的面貌,而且还加速了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其功绩如何强调都不为过。但就在改革初见成效之际,孝文帝却因病驾崩,终年才33岁。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孝文帝在临终前竟颁布遗诏,下令将心爱的皇后冯润处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孝文帝即位时年仅4岁,朝政事无巨细均由嫡祖母冯太皇太后执掌,等到他及冠可以娶妻的时候,又听从嫡祖母的安排,纳太师冯熙(冯太皇太后之弟)的两个女儿冯润、冯清(正史皆不载其名,姑且按照野史的记载)为妃。其中,冯润因为容貌美艳、妩媚多情,深得孝文帝的宠爱(“后有姿媚,偏见爱幸。”见魏书·卷十三)。


冯润虽然极度受宠,但身体却很不争气,入宫没几年便患上咯血症,只能出宫静养。太和十四年(490年),冯太皇太后薨逝,孝文帝正式亲政,并陆续开展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如迁都洛阳、与汉人通婚、改鲜卑姓氏为汉姓、穿戴汉服、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等等)。与此同时,孝文帝在为祖母守孝满三年后,按照她生前的意愿,册立冯清为皇后。



冯清正位六宫1年多后,姐姐冯润的身体痊愈,孝文帝闻讯后欣喜不已,随即便将她重新召入宫中,并进封为昭仪。冯润二度入宫后,因为再次获得孝文帝的专宠,渐渐地竟生起觊觎之心,想要取代妹妹的皇后之位。为此,冯润不顾姐妹之情,屡屡在孝文帝面前诬陷妹妹,最终竟成功的说服皇帝废黜冯清,并改立她为皇后,时在太和二十一年(497年)。


在冯润如愿以偿地登上后位之际,正值孝文帝屡次率师南征之时,于军务旁午之际,便在无形中冷落了她。结果,不守妇道的冯润因为耐不住深宫寂寞,竟然跟假太监高菩萨、中常侍双蒙等人暗通款曲(“高祖频岁南征,后遂与中官高菩萨私乱。及高祖在汝南不豫,后便公然丑恣,中常侍双蒙等为其心腹。”引文同上),做出了恁多的丑事,并渐渐地被外人得知。



不久,冯润逼迫守寡的彭城公主改嫁给其弟冯夙,后者因不肯就范,便从洛阳冒雨赶至汝南前线,在向皇兄求援的同时,也将皇嫂的丑行透露给他。孝文帝闻讯后既惊且怒,但因为半信半疑,所以便隐忍着没有采取行动。此时,冯润已经听到风声,心生忧惧之余,竟然跟母亲常氏一起诅咒孝武帝,希望他能早些驾崩,以便自己继续为所欲为。


公主密与侍婢及家僮十余人,乘轻车,冒霖雨,赴悬瓠奉谒高祖,自陈本意,因言后与菩萨乱状...此后,后渐忧惧,与母常氏求托女巫,祷厌无所不至,愿高祖疾不起,一旦得如文明太后辅少主称命者,赏报不赀。又取三牲宫中妖祠,假言祈福,专为左导。引文同上。



不久,心腹宦官刘腾后也赶到军中,向皇帝密奏皇后的丑事,及诅咒皇帝的举动,终于让孝文帝完全相信。此时的孝文帝已经身患重病,但还拖着病躯赶回洛阳,将高菩萨、双蒙等人处死,并将冯皇后软禁起来,却依然保留其尊号和礼仪,时在太和二十二年(498年)。孝文帝之所以没有废黜冯皇后,既因为念及祖母冯太后的养育之恩,又缘于他依然深爱着冯润,不愿把她的丑事昭告天下。


但经此一事,孝文帝的病情变得更加沉重,但即便如此,他还是不顾群臣劝阻,毅然于次年(499年)再度南征。可惜天不假年,就在孝文帝行至中途、抵达鲁阳没多久,便在该地驾崩,年仅33岁。孝文帝临终前,既担心冯皇后会再次闹出丑闻,又担心她会以太后身份乱政祸国,所以便颁发遗诏,下令将她赐死,然后与自己合葬。



孝文帝驾崩后,皇七弟、北海王元详持遗诏前往皇后宫中,希望她能自行了断。然而冯润听完遗诏后,竟然在宫中奔走呼号,声称遗诏乃是诸王们伪造的,是他们想害死自己。元详见皇后不肯就范,于是命长秋卿白整等人将其抓住,强行给她灌下鸩酒。冯润服下毒酒后,痛苦地挣扎数下,然后毒发而死,年仅30岁。


高祖崩,梓宫达鲁阳,乃行遗诏。北海王详奉宣遗旨,长秋卿白整等入授后药。后走呼不肯引决,曰:“官岂有此也,是诸王辈杀我耳!”整等执持,强之,乃含椒而尽。引文同上。


史料来源:《魏书》、北史、《资治通鉴

mylovehero

mylovehero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每一个朝代“立储”是一件十分重要的政治事情。因为后宫嫔妃也会因“母凭子贵”而地位显贵,所以也时常会发生幼子登基,母后干政的事情。于是便有了“立子杀母”的做法。



据说“立子杀母”是汉武帝开此先河。五胡乱华以后,鲜卑族的拓跋氏统一了北方,建立了“北魏”。北魏时期,由于为了君位传承,发生了很多动乱。

而且,拓跋氏一直都是与贺兰氏、独孤氏、慕容氏联姻,世代联盟。所以,北魏的君位传承刚开始并未按“长幼有序”,而是依母族权力大小来确立储君,是“母强子立”。

到道武帝“拓跋珪”时,他也是凭母舅一族支持才得以登基,朝政大权也当然要受母后一族干预和掌控。

道武帝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他用战争手段首先分散了贺兰氏、独孤氏和慕容氏的权力,然后逼死了母后“贺兰太后”。立太子以后,又赐死了太子母亲“刘皇后”。从此,“子贵母死”成为了北魏后宫一条依循的铁律。



到孝文帝同样,立为太子以后,母亲李夫人便被赐死,他是冯太后抚养大的。

孝文帝登基后,林妃为他生下了太子“拓跋恂”,于是林妃当然要被赐死,孝文帝舍不得,但冯太后坚持杀死了林妃。

这个“子贵母死”的铁律,致使后宫嫔妃一时都不愿生太子,只想生皇子和公主,以保一生平安。因太子“拓跋恂”犯事被赐死,到孝文帝这里差点绝后。后来是孝文帝的贵人“高照容”,冒死为孝文帝生下了“元恪”,史称“宣武帝”。

冯太后为了让自己冯家永享皇室荣贵,后把两个侄女送给了孝文帝。这对姐妹花十分漂亮,姐姐叫冯润,妹妹叫冯清。尤其是姐姐冯润更是风姿绰约,令孝文帝十分宠爱,被封为皇后,史称幽皇后。

孝文帝南征时,因冯润耐不住寂寞,与人私通。冯润后又逼孝文帝妹妹“彭城公主”,嫁给她的哥哥“冯夙”,彭城公主不同意,便跑去找孝文帝告发。

因冯润之事,孝文帝气得大病,临死之时,下令赐死冯润。孝文帝,这位北魏最有作为的皇帝死时才三十三岁。

不得不说,正是北魏的“立子杀母”这一制度,才使后宫嫔妃以此为争夺权力的工具,不想生太子,但都想成为太子的专权抚养人。

冯润一个有私通之罪,但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她处死了太子元恪的生母,与元恪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到最后,孝文帝不得不禁止元恪去见冯润。

孝文帝担心聪明且手段毒辣的冯润以后干政皇权,因为,孝文帝的养母冯太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临死前赐死了她。

xiaoema

xiaoema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这在北魏是一个相当正常的事,北魏是一个有鲜卑人建立的国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个国家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皇位继承制度以及君权神授,皇权不可冒犯的这一统治基础,导致每次新皇登基都是一场混乱。于是他们把目光移向了西汉,参考了汉武帝的办法,子立母死!

而对于孝文帝来说,他奶奶冯太后给他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冯太后是北魏文成帝皇后,北魏献文帝被立为太子后,生母李氏被赐死,文成帝被过继到冯皇后这里,然而在献文帝年仅十二岁的时候,文成帝刘英年早逝了。冯太后临朝,并助北魏朝廷渡过了新君登基之初的一段危局。但是很快献文帝就对冯太后非常不满,虽然冯太后此时已经还政,但是在朝中的影响力还是非常之大而且冯太后不甘寂寞,在宫中养了十几位面首。献文帝一怒之下杀了几个冯太后的面首。

于是冯太后开始利用声威逼迫献文帝下台,献文帝原本就崇佛向道,不谙国事,现在面对太后压力下只好选择退位,退位时年仅十八岁,而他年仅四岁的儿子,也就是北魏孝文帝上台,孝文帝登基后的整整十四年时间,朝政一直是在冯太后的掌握下,虽然冯太后对孝文帝非常不错,也替孝文帝打下了改革的基础,但是这十四年的傀儡生涯孝文帝也是忘不了的。

说到孝文帝的皇后,虽然孝文帝的皇后并没有给他生育一子,但是有冯太后珠玉在前,如果自己死后这位皇后把持朝政怎么办?如果她有冯太后的本事还则罢了,如果没有那岂不是很危险?为了保险起见,只能让她下去陪我了。

安的鲁

安的鲁

北魏孝文帝元宏,雄才大略,是古代少见的英主之一。不过,在他临死前,却特意让他的弟弟——北海王元详去赐死他的老婆——幽皇后冯润。

元宏杀幽皇后,主要是因为她淫秽后宫,这是元宏必杀幽皇后的主要原因。

孝文帝元宏与幽皇后冯润

冯润是北燕皇族后裔,祖父冯朗投降北魏后,他这一脉的冯氏族人也就跟着入了北魏。冯润的父亲冯熙,生有七子十女,因为他姐姐冯太后的关系,儿子都成为了北魏的大臣,女儿也基本配于北魏皇族。

冯熙的第二个女儿冯润、第三个女儿冯清、和第四、第五个女儿(无名)。四人皆入宫,做了皇帝元宏的嫔妃。尤其是冯润和冯清,后者为元宏的第一任皇后,被废出家为尼后,冯润又成为了元宏的第二任皇后。

不过冯润却不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女人,在丈夫元宏远征南齐的时候,居然和宫中执事高菩萨私通,此事在宫里闹得沸沸扬扬,众人皆知。只有元宏,因为远征得病,身体状况不好,没心思去管后宫的事,冯润也就一直运用自己皇后的权威,把这些龌龊之事压了下去。

直到在元宏第二次南征之时,突然遇到了冒雨赶来的妹妹——彭城公主。原来彭城公主的丈夫去世,冯润逼着她嫁给自己的弟弟冯夙,彭城公主不肯,于是连夜冒雨南下向元宏告状,并说出了皇后在后宫中的那些秘密。

元宏听后大怒,在回到洛阳之后,就开始审问冯润和她的姘夫,但因为这是元宏屏退众人后,于冯润面对面地对质,所以审问的细节并没有流传下来。不过元宏并没有处理冯润,一来自己身体已经很不好了,他不想节外生枝;二来皇后给皇帝戴绿帽子的事,说出来也难听,有些事宁给人知,莫给人见。

为了维护皇室的尊严,元宏硬生生地把气给吞了下去,只是处死了皇后的男宠们,却还是保留着冯润的皇后头衔和尊仪。

元宏这口气一直忍到了第二年,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四月初一,元宏驾崩于谷塘原行宫,临死前遗命弟弟北海王元详和长秋卿白整去赐死皇后冯润。而元宏的遗命中说到:“皇后久乖阴德,自绝于天,若不早有所为,恐成汉末故事。吾死之后,赐皇后死,葬以后礼,以掩冯门之大过”。

可见元宏即使对冯润再气,也还是给她留了点面子,没说她淫秽后宫,而是“害怕”会重现汉末窦太后、何太后之外戚干政之事。元宏如此处理,这大概也是这两人在那次密室交谈中所达成的协议吧!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yihuiking

yihuiking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