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发展历史

如题,外国文学发展历史
提到的作品

[作品]英国戏剧史

《英国戏剧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英国戏剧进行了研讨,从而考察和学习了英国文学,书中记述了每一个戏剧发展时期的主要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以及他们各自为推动英国戏剧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英国戏剧史》共19...

何其莘

[作品]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

本书是多卷本《英国文学史》的第二卷,所涉及的范围是1500――1660年,即英国文艺复兴时期。 本卷的编写原则一如已在先出的第五卷(二十世纪卷)序中所阐明的,包括下列几点: 1.读者对象:我国的大学生...

王佐良

[作品]澳大利亚文学史

    作者简介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会长,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已出版著译三十余部,发表关于文学、语言和翻译的论文...

黄源深

[作品]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史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史(一),ISBN:9787301026854,作者:张玉书主编

张玉书

[作品]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

本书是将叙述学研究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相结合的专著。叙述学(也称叙事学)和小说文体研究在当代西方小说批评理论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研究成果深化了对小说的结构形态、运作规律、表达方式或审美特性的认识,提...

申丹

[作品]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名为《名国文学》实际上是一部文学史,不过它不是单纯介绍文学发展过程,而是密切结合作家作品,是一种“点”与“面”相结合的文学史。这也是30年来多数外国文学教材的体例模式。《外国文学》采用这种...

[作品]意大利当代文学史

《意大利当代文学史》内容简介:意大利文学是整个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总大利中世纪末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在全世界享有盛名。“伟大的佛罗伦萨的诗人”、“人文主义的先驱但丁(1962...

[作品]现代法国小说史

现代法国小说史,ISBN:9787810463591,作者:郑克鲁著

郑克鲁

[作品]国外文学

北京大学《国外文学》编辑部编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品]英美意识流小说

英美意识流小说,ISBN:9787810460491,作者:李维屏著

最新跟帖
越伤心越er

越伤心越er

1. 对外国文学史的研究逐渐向纵深发展。“九五”期间,外国文学史继续成为中国学者的研究重点,除了适应教学的需要外,留学回国的教师逐渐增多,并带回了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是造成文学史继续成为研究热点的主要原因。除了一批比较传统的文学史如李赋宁主编的欧洲文学史新编和刘海平、王守仁主编的新编美国文学史之外,“九五”期间还出版了一大批外国文学断代史、国别断代史、国别史和针对主要文学形式的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杨仁敬主编的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史、王佐良和何其莘撰写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李明滨主编的《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史》、黄源深撰写的《澳大利亚文学史》、沈萼梅主编的《意大利当代文学史》、何其莘撰写的《英国戏剧史》、瞿世镜主编的《当代英国小说》、郭继德撰写的加拿大英语戏剧史、郑克鲁撰写的《现代法国小说史》、陈世雄主编的欧美戏剧史等。吴元迈主编的“20世纪外国文学国别文学史丛书”,是按照国家和语种来分类、分别由各语种专家执笔的一套文学史丛书。北京外国语大学充分发挥其多语种的优势,推出了一套“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丛书”,这是一套以普通读者为对象,按国别划分的文学史话,每册篇幅并不很大,语言比较流畅,趣味性较强,有助于扩大外国文学在广大读者中的影响。

2. 研究类的专著逐渐增多。除了对外国文学史的研究外,我国高校研究人员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国外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以及国外的重点作家。由于“九五”期间正值世纪之交,因此,二十世纪外国文学流派和二十世纪西方的重点作家就成为首选的研究课题。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专著包括申丹的《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陆建德等主编的现代主义之后:写实与实验、李维屏的《英美意识流小说》、肖明翰的福克纳研究、张剑的《艾略特与英国浪漫主义传统》、蒋洪新的走向<四个四重奏> T. S. 艾略特的诗歌艺术研究、郭天相主编的《俄罗斯诗学研究》、李德恩的拉美文学流派嬗变与趋势、吴福恒等主编的《美国作家论》等。这些研究成果有很强的针对性,有些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成果的作者都能在总结归纳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发现,真正实现了与西方学者在同一研究层次上的交流和对话。

3. 对国外文学发展的趋势日益敏感,介绍也更加及时。随着我国高校教师出国进修机会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教师有机会接触外国文学批评的第一手资料。受国外文坛活跃的学术气氛的影响,我们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及时地把国外文学批评的最新动态介绍给中国的读者。“九五”期间,刊登在《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外国文学评论》等专业文学刊物上的大批评介、译介性的文章正是这些教师努力的结果。收集成册的评介国外文学批评的代表作有王逢振主编的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和盛宁的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评。

4. 外国文学的研究已开始摆脱纯文学的束缚。“九五”期间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有一批研究人员自觉地遵循文化的概念,努力摆脱旧时经院式纯文学研究思路的束缚,开始研究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宗教、文学与文化等跨学科的课题。这种将文学作品与孕育它的那个时代的人文文化结合起来研究的做法,使我们的研究人员开阔了思路,对作品的剖析也有了新的视角。王守仁的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与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和何云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文化是这一尝试有代表性的成果。

5. 对外国文学翻译的研究已开始受到关注。外国文学的翻译从实质上来讲是一种比较研究,即对一种文化的语言揣摩和研究之后,用另一种文化的语言进行表达、阐述的再创造。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九十年代以来,大批外国文学作品被译成中文:当代作品被及时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不少经典作品被多位、甚至数十位译者反复“重译”。虽然,外国文学的译介工作在近十年来发展很快,但是译文的质量确实很令人担忧。这里既有翻译的实践问题,也存在理论方面的问题。翻译批评是为了解决文学翻译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新的学科分支,而南京大学的许钧则是这一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他的翻译思考录、中国翻译理论与实践(与王克非合作)等专著和论文是我国学者首次对翻译批评系统论述的成果。

6. 高校外国文学教材初见规模。由于我国高校外国文学的研究与教学的紧密关系,教材建设始终受到高校外国文学研究人员的关注。九十年代初,外国文学教材建设的重点是编写外国文学史和文学选读本。“九五”期间教材建设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沿用了多年的外国文学史教材面临修订的任务,以适应外国文学发展的趋势;近十年来推出的一批外国文学史专著由于资料新、观点新,更成为高校外国文学史课程的首选教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社购买在中国的重印权后出版的原文版外国文学名著更为外语院系的外国文学课提供了原文教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组织力量编写了一套(共11种)原文的通用语种文学选集,现已推出西班牙、拉丁美洲、俄罗斯、韩国等四种,陆续要出版的还有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阿拉伯等。由于篇幅大(每册近千页)、涵盖面广(选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因此,非常适宜作为高校外语院系的文学课或阅读课教材。这套文学选集丛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在外国文学教材方面最大的空白。

(二) 我国高校外国文学研究的优势

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人员除分散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外国文学研究所和上海等省市的社科院外,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高校的外语院系、中文系和外国文学研究机构。我国高校的外国文学研究队伍具有以下优势:

1. 我国高校外国文学研究人员的数量之多是其他研究机构所不能比拟的,已成为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主力军。

2. 由于高校的教学必然涉及外国文学的各个领域,因此,高校的外国文学研究的涵盖面非常广,成果的覆盖面也很广。

3. 高校的科研基本上是服务于教学的,所以,高校外国文学研究人员选择的课题更倾向于解决有实践价值的问题。

4. 由于高校的研究队伍相对稳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部分重点大学,特别是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等已形成了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外国文学研究群体,其中的一批资深教授已成为全国外国文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者已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研究方向。

5. 借助于各级外国文学学术团体,高校外国文学研究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更直接也更频繁,开始出现了资源共享、合作搞课题的好势头。

doris_siqi

doris_siqi

西方文学史经历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人文主义文学)——十七世纪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十八世纪文学(启蒙主义文学)——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十九世纪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二十世纪文学(现代主义文学)
SIMON_ZOE

SIMON_ZOE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