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古龙,梁羽生之后中国武侠小说作家断层了嘛?为什么近年鲜有武侠影视剧问世?

张小盆
可以这么说!
不过时势造英雄,每个时代都有时代的烙印。现在这个时代流行玄幻修真流,也可以勉强看做是现在的武侠。在所谓“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唯有英雄志”的论调下,也可以看出优秀的武侠作家也有,虽说比不上金庸梁羽生那个群英荟萃的时代,不过好的武侠作品也有,只是看的人少了。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阅读的难度比起当年要小得多,信息大爆炸时代,人们也需要更多更强烈的刺激,所以情节相对平淡的武侠自然没有玄幻受欢迎。当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在的那些小说作者,水平确实很难比得上金庸梁羽生他们,而且差很多。
传统武侠的“后继无人”也是时代发展的无奈吧!

乐音绕梁
不是说武侠小说断层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人的喜好,多数年轻人的喜好称之为潮流,武侠自金古梁之后很少有超越者甚至是比肩人了,而金古梁之小说也已经被武侠剧嚼烂,想拍出新鲜东西很难了,现在人喜欢什么?所谓鲜肉云集的仙侠剧,口味重了!绚丽的特效与所谓的鲜肉效应加成之下即便是毫无剧情逻辑可言的视频合辑也依旧可以获得令人瞠目的播放量,而播放量又挂钩于钱,一边是堆砌几个当红小生轻松收获不菲回报,一边是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好不容易创作的剧却遭受冷落,票房惨淡,如果你是导演,怎么选?所以谁愿意再去鼓捣好剧本拍什么所谓的良心剧?少数观众的口碑再难抵挡烧包一族的无脑追剧。可以这样说,中国的影视剧场正走在一条极为畸形的道路上,而大多数缺少内涵的观众也正推着它越走越远,越走越深。

nicecarel
文化断层 国人已无真正国学学科 已无真正做学问之文人 整天谈的中国文化 中国文学 我们已经丢弃和失传的太多太多了 看今日 净是趋炎附势追名逐利之尔虞我诈 何来真心做学问之人?既有草草口白开水文之流亦为小学作文之笑谈 无文学无大家 此为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国之悲哀 二十年后 我们还是只能去继品读二十年前的名著

Kain
上世纪武侠小说风行一时并漫延不衰,缘于断层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开放,相比严肃古板讲究粉墨的华美文章,新派武侠小说令人耳目一新,別有洞天,仿佛从一目荒芜的戈壁看到了鲜花怒放的灿烂风景,实在是深入其中,直到废寝忘食,也要一目十行……
如今媒介发达,影视泛滥,太多新瓶旧酒,都在消费从前的题材与大师的旧作,难有开宗立派上的奇峰突起,一方面是百花齐放之后的文风枯竭,还有就是有些当朝管控下的禁忌止步……
在这个崇尚成功、倡导享乐、炫耀富贵、消费快餐的当下,实在很难有人能不受物欲、放下交集、无视声色的静心養性,埋头码字了?一来耗时费神,二来预期不明,再者难有瞻望……
教科书的普化与填鸭式的塞入,除了培养出如工厂倍出产量,几乎千篇一律的人口制品,难有奇才异士的土壤与风气,又怎么会生产出如金、梁、古等等思想大家,武侠上士呢?
谢谢邀约,以我的粗通文字,实在献丑,尚请一笑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