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多人都认为金庸小说的新修版不如三联版?

如题,为什么好多人都认为金庸小说的新修版不如三联版?
提到的作品

[作品]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套装共5册)(旧版)》一书以北宋、辽、西夏、大理并立的历史为宏大背景,将儒释道、琴棋书画等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其中,书中人物繁多,个性鲜明,情节离奇,尽显芸芸众生百态。《天龙八部(套装共5...

金庸

[作品]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文学巨著,它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颠峰之作,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曹雪芹

[作品]倚天屠龙记

小说以元朝末年为历史背景,叙述了明教教主、武当弟子张无忌率领明教教众和江湖豪杰反抗元朝暴政的故事。不祥的屠龙刀使主人公少年张无忌幼失怙恃,身中玄冥毒掌,历尽江湖险恶、种种磨难,最终却造就他一身的绝世武...

金庸

[作品]射雕英雄传

南宋年间,随丈夫杨铁心流落江南牛家村的包惜弱救了金国王子完颜洪烈,却害得丈夫和义兄郭啸天两家家破人亡。郭啸天的妻子逃到蒙古大漠,生下遗腹子郭靖。傻小子郭靖得到丐帮帮主洪七公传授绝技“降龙十八掌”,更赢...

金庸

[作品]白马啸西风

吕梁三杰霍元龙、史仲俊、陈达海为抢夺一幅埋藏宝物的高昌迷宫图,带人与师妹上官虹及其夫白马李三交手。 由于寡不敌众,李三夫妇一直跑到回疆,仍没摆脱追踪,夫妻顽强抗战,手刃数名强敌,杀死史仲俊,双双战死。...

金庸

[作品]鸳鸯刀

小说叙述江湖上盛传的鸳鸯宝刀的秘密以及围绕它发生的故事。 武功不济却自视甚高的太岳四侠为给晋阳大侠萧半和祝寿,拦劫陕西西安府威信镖局为清廷保送的鸳鸯刀,被镖行武师所败;又欲抢夺林龙、任飞燕夫妻和书生袁...

金庸

[作品]鹿鼎记

《鹿鼎记(珍藏本)(套装共5册)》是金先生最後一部小说,也是登峰造极之作!小说讲的是一个从小在扬州妓院长大的小孩韦小宝,他以不会任何武功之姿态闯江湖各大帮会、周旋皇帝朝臣之间并奉旨远征云南、俄罗斯之故...

金庸

[作品]九阴真经

《九阴真经——为人处世九大手段》是一本阐述为人处世基本方法的别具特色的著作。书中涵盖了说话的技巧、避免误会的原则、赢得人缘的方法、把握爱的真谛、如何老练处世不逾矩、和上司搞好关系、宽容豁达地为人、灵活...

赵丁

最新跟帖
发卷

发卷

好多人都认为金庸小说的新修版不如三联版,那是因为许多人都是金庸小说的原版小说迷,对原版感情不一样。

lotus_ida

lotus_ida

因为与旧版相比,新版在情节细节上有了更多的变化。

金庸小说的新版又称世纪版。与最早的连载本到后来的三联本相比,大多数人都应该读三联本。与旧版相比,新版在情节细节上有了更多的变化。小说的情节走向和结局没有改变。只有八部天龙小说变了结局。最后,段誉 在无量玉洞中明白,他所爱的不是王语嫣 ,而是副玉像中的那个人。最后,王语嫣回到慕容复身边。这是唯一一部改变结局的小说,其他一切都没有改变。与旧版相比,新版小说更多地讲述了周芷若 对张无忌的承诺以及张无忌、赵敏的最终结局,也可以算是对读者的一种交代,最终解决了张无忌的情感问题。

其他的变化更多的是细节,比如郭靖和黄蓉的年龄。萧峰将降龙二十八掌传给虚竹后 ,改良成降龙十八掌 ,传给了丐帮的一位少侠,后来传到了洪七公 手中。其他部分则有所变化,比如《鹿鼎记》中的人物大多小了一岁,地名和武功兵器也有一些变化,七位女主人的感情更加细腻。一些字的来源被删除了,一些不重要的字符被删除了。例如,连城诀的血刀老祖由西藏改为青海。

武学名和兵器名由落英神剑掌改为桃花落英掌 ,倚天剑和屠龙刀由玄铁重剑和西方精铁熔化,炼改为屠龙刀由玄铁重剑熔炼,最后加入西方精铁 ,在离刀柄7英寸远的地方,用倚天剑慢慢地切入刀刃,慢慢磨尖,然后拿出武功和兵法。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碧血剑、鸳鸯刀、侠客 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在细节上做了改进,弥补了漏洞。但遗憾的是,胡飞没有解释胡飞是不是砍掉了,保留了开放式的结局。

狸狸99

狸狸99

好多人都认为金庸小说的新修版不如三联版是因为新版更加的完善了,而且写的内容也更加的新颖,有创意。

疯马

疯马

因为大家都觉得三联版会更好看,而且三联版更有符合大家的喜好,新修版就少了之前的味道。

漠河北方客栈

漠河北方客栈

因为之前那个版本是原汁原味的,让人觉得剧情更加好看。

Bugatti Veyron

Bugatti Veyron

只举一个例子吧。

新修版中,强化了梅超风在桃花岛上的生活:除了后来的丈夫陈玄风是暴力占有她之外,还有别的师兄也在私心爱着她,却因为年纪大、有家室而不敢开口。


这也算了,关键是黄药师也偷偷爱着女徒弟!而从来不拘礼法的黄药师,却不敢公开对女徒弟的感情,只好用变态的方法,去严厉禁止同门相恋!


这也算了,关键是黄药师为了堵住江湖中人悠悠之口,特意却娶了冯蘅回来!在原著中深爱的黄蓉她妈,在新修版中成为梅超风的替代品!


当然,多角恋爱、畸形苦恋,并不是不能写。但是在主线情节之外,生硬地插入这样离奇变态的多角恋、乱伦恋,而且完全不符合人物性格,又打乱了黄药师夫妻的深挚感情,不能不说这修改真是败笔。

一匹狼

一匹狼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一直觉得新修版就是为了多做一次我们这些老粉丝的买书钱。我看到“恁时相见已留心,何况到如今。”那段时,真的整个人都不好了。可能是因为三联版是我们这代人的童年吧,那个年代没什么娱乐,金庸古龙梁羽生倪匡等陪着我们长大,三联版金庸武侠,看了又看,每个细节记得清清楚楚,于是一有变化,特别是人设的改变,总是难以接受。

老鹰

老鹰

金庸的小说呢,从最早在明报上连载的连载版,再到中间的修订版(三联版),最后是新修版。

为什么很多人都会觉得修订版(三联版)会比新修版要好呢?

一个原因呢,就是先入为主。

其实这个三联版的名字是回家的,最早的就叫修订版。为什么会叫三联版呢?因为连载版是在香港那边金庸写的。时就很火爆啊,所以就要传到大陆来,那时候呢就是三联书店最早提出的和金庸合作,给金庸校对,然后出书。

所以其实可能大陆这边啊,最早看的就是这个修订版,也就三联版。

先入为主其实很常见啊。

举个例子啊。 我如果说杨过的娘是穆念慈,肯定没有什么异议。但是我要是说杨过的娘不是穆念慈,而是一个叫秦南琴的捕蛇女,肯定会有人说我是瞎说。因为在大众的印象中,杨过的娘就是穆念慈。但实际在连载版中,杨过的娘还真就是秦南琴。

可是就算我说的,下次再有人提到这个的话,可能还会认为在瞎说。因为杨过的母亲在你的大脑中已经有了一个印记,所以说只要提到“杨过的母亲”这个5个字,你脑子反应出来的就是“穆念慈”。

所以无论这个到底是不是金庸说的,无论是谁改动的,你都会把你最早看到的那个版本作为标准。

如果你先看的是修订版,你后面再看连载版和新修版,肯定就会觉得怪怪的,看不下去了。

第二,修订版(三联版)也确实是巅峰。

其实这个三个版本各有缺点啊,但是实际上修订版是缺点最少的,也是效果最好的。

连载版的缺点就是情节过于离奇,而且很多坑都没有填上。比如说《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在冰火岛还养过一只猴子,还是只神猴。更可怕的是这只神猴的戏份真的很少,全配不上它的身世。

新修版的金庸由于已经修订过很多次了,所以说他更注重于细节,很多的坑都给填上了,而且对于一些结果,也都修改了。

不得不说啊,他的一些后果其实修改的很真实,细节修改的很好,但是首先,过于真实反而就不像是一本武侠小说,而像是一本比较现实甚至有些胡闹的小说。一本现实的小说在配上那些*炸天的武功,其实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在感情线上也添加了很多悲观的东西,这就让读者非常的不爽。

也在大局的把控上,其实也要比修订版差了一些。因为过于的注重细节,所以其实比例回收有些失调,而且大局上有些想要体现的东西也没有体现出来。总之就是显得有些乱。

虽然新修版填了很多坑,但是缺点也是很大的。

修订版更像是二者的综合,他还是比较严谨的,虽然坑还是有的,但是相较于连载板已经填了很多,有更多的逻辑性。而且对于大剧上的把控也是比较完美的,他所体现的感情,也是我们所向往的。这一般所体现的感情不一定就是完美的,它是将完美的东西添加了一些现实,而又不过。

所以说其实无论是从哪个角度,修订版都是有很大的优势的。要是说修订版要比新修版强,我也觉得没什么太大问题。

青门城外,红水江头。闲来口燥谈天阔,未闻君言业何修。在下青门红江,愿与君共品经典。

猫咪的记忆~

猫咪的记忆~

三联版是经典,如行云流水,自然而然,哪怕它有那么多bug;新修版逻辑是严丝合缝了,可是太刻意,太矫揉造作,读之如喝了一口加了饮料的茅台,不是味儿。

betravelling

betravelling

金庸先生的作品都很精致,作品的精致源于他对作品的重视,金庸武侠有过多个版本,在报纸连载时的作品,和三联版有非常大的区别,新修版又是在三联版基础上做了改动,有些改动是有必要的,但总体而言,有画蛇添足之嫌。

三联版相对来说已经很完善,故事的情节框架,以及人物的塑造基本上定型,也得到了读者的认可。这种情况下还要做改动,无非是觉得有些地方不完善,担心读者挑毛病,想要尽善尽美,但尽善尽美本身就钻了牛角尖。


三联版中有很多的留白部分,没有写尽,让读者自己去想,去体会,在新修版中很多都改了。比如郭襄对杨过的感情,在新修版中有大段的描述。其实根本没有必要,读者都知道郭襄对杨过有情,她寻遍天涯就是为了找杨过,这就足够了,不需要有太过细致的描述,一个人的心事,就留在她的心里,让她自己想,让读者自己想,不必揭示出来。


天龙八部的结局部分,新修版让王语嫣执着于长生不老,重新回到了慕容复身边。或许有读者会觉得解气,认为王语嫣配不上段誉,她心里也不爱段誉。但其实爱情也好,生活也罢,很多方面都难以尽如人意,只要大致上差不多,也就可以了。细细追究,则徒增烦恼。

总而言之,新修版给人的感觉是处处补窟窿,处处别扭,就好像一道精致的菜肴,原本我吃得很开心,但厨子担心我说淡,所以又加了盐。又担心我觉得不够香,所以添了香油,这还能吃吗?

davidge10

davidge10

我是看三联版长大的,谈一下个人体验。

从情感角度说,三联版就像初恋,承载我对青春所有的美好记忆。所以,即使她并不完美,甚至有一些明显的瑕疵,我也会刻骨铭心记一辈子。并且,不论任何时机,任何场合都不允许其他人用任何方式去诋毁贬损她。也不想她为了迎合世俗去改变自己。

而新修版就像那些去韩国做了美容手术的网红,下巴尖了,胸部臀部丰满了,但总有一股不真实,矫揉造作的感受,想爱也真心爱不起来。

从内容上来看,尽管三联版有些地方存在bug。比如,郭靖,黄蓉的年龄问题;比如《倚天屠龙记》中,藏在“倚天剑”和“屠龙刀”中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所用材质问题;再比如,《天龙八部》中乔峰突然死去会涉及到“降龙十八掌”失传的问题……

但是,当时这些并没有影响我的阅读体验,我更关心的是”靖哥哥”和“蓉妹妹”是怎样一次次地冲破磨难走到一起;“倚天剑”和“屠龙刀”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谁会笑到最后得到它们;乔峰当时就应该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死去,而不应该高屋建瓴,还去考虑“降龙十八掌”的传承问题。

甚至有时会自己会为这些bug找一些理由说服自己。

而新修版中,让黄药师和梅超风师徒之间产生了一些暧昧情绪,使黄药师出离的愤怒看上去更加合理;让王语嫣最终回到了表哥慕容复的身边,避免了段誉最终“得到”;让乔峰临死之前把“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传给虚竹,使丐帮的这一绝学顺理成章的在《射雕英雄传》中得以传承……

虽然这些修改会使故事更符合逻辑,从而提升整套作品的品质,但是,同时也让我觉得有些刻意。特别是对黄药师和梅超风“师生恋”的设定,非常狗血,从而也让黄药师本来这一“冷酷到底”的人物形象打了折扣。

我喜欢三联版,但也不排斥现在一些想读金庸武侠的人去读新修版,谁的青春谁做主吧!

灰格瑞

灰格瑞

很多人认为金庸小说的新修版不如三联版,这几乎是必然的事情。主要原因既有读者受众的原因,也有作品内容本身的原因。

首先来说一下读者受众,金庸武侠在大陆最流行的就是三联版的作品,在那个时期,大家对文学作品的渴望是巨大的。由于文化水平原因,很多人可能欣赏不来国外名著,但是对通俗小说却是爱不释手。何况金庸武侠既能满足成年人的童话梦,本身文笔构思情节也都是一流,自然拥有大量读者。除此之外,大量的学生都很喜欢读金庸武侠,比如我是从小学就开始看金庸的。

与此同时,大量港台金庸剧大量引进,大家都特别喜欢看,很多人不满足于电视剧上的内容,就会去找原著来读,三联版成了大家印象最为深刻的版本。

后来金庸先生在三联版基础上进行了再次改编,这个时候,读三联版的人很多都已经长大成人,忙于工作,这时候再读金庸就会当作一种情怀。当他们再次拿起新修版的时候,就会发现再也回不去小时候阅读那种味道了,自然就会觉得改编失败。

而在这个时期,网络文学已经出现,到了后面,网络文学井喷式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网络文学作品。玄幻、修仙、都市、异界、穿越等等,通俗文学的道路一下子被拓展的特别宽,读者的选择余地也大了许多。而这个时期,很多人特别是学生都不再去读金庸武侠,什么新修版三联版根本没有概念。

如果这个时期学生阅读金庸武侠,他们读的更多的可能就是新修版,而人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他们大量阅读金庸武侠,那么新修版的好评率就会高很多。不过很可惜,这批人大多数都选择网络文学了,读新修版的还是以前的老读者,而他们肯定更加偏爱三联版。这样一来,大家整体对新修版评价就不高了。

抛开读者受众的问题,再看内容本身。实际上,在三联版之前,还有一个连载版,三联版比起连载版,已经进行了大规模改动,虽然有些细节上的瑕疵,但是整体结构方方面面已经十分到位了,也是大家愿意接受的形式。

而新修版呢,虽然完善了一些细节问题,逻辑上更加通顺,但是在很多方面,都让老读者不满意。比如段誉王语嫣的结局,丁春秋李秋水的关系,黄药师梅超风的关系等等,惹来不少读者吐槽。这种较大的情节人物关系设定的改变,对于已经看了几十年的老书虫来说,是十分难以接受的。

还有一点,无论是多么优秀的文学作品,都避免不了瑕疵和逻辑错误,这种问题在文学名著中比比皆是,但是丝毫不影响它们的伟大。

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有了瑕疵才能引发读者更多的兴趣和讨论。比如说《红楼梦》,已经引申出一门“红学”来,无数人靠它吃饭。这是为什么呢,说好听一点,是因为里面有很多隐晦的地方需要人解读,说的难听一些,就是因为里面有大量漏洞,而读者就喜欢针对这些漏洞去分析讨论,然后自圆其说。

总而言之,老人们看惯了三联版,新人们看金庸的数量大大减少,再者说,新修改编的内容确实差强人意,自然中意三联版的人占据大多数了。据说金庸先生改编还牵涉到版权问题,就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了。

大风天忘记带帽子

大风天忘记带帽子

作为一个资深的武侠迷,更是金迷,我从我自己个人的角度来谈下看法吧。

首先声明,我一直看的是三联版,新修版只是听说过,在听说了改动的内容后,顿时没有了再次观看的欲望。


金庸的15部作品,除了《白马啸西风》和《鸳鸯刀》这两部短篇之外,其他的作品每部我至少看过3遍,射雕三部曲和天龙八部、笑傲江湖我甚至看过五遍,对其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记得。


要说好多人都认为新修版的不好,得先说下金庸书的受众问题。


金庸先生的作品大部分都集中在六七十年代写作完成的,然后在90年代传中大陆,他的受众群体在大陆最主要的就是70后和80后。


在那个文化娱乐相对落后的年代,金庸的武侠小说可以说是伴着我们长大,是最重要的精神食粮,影响了两代人。


作为相对传统的70后和80后,我想新修版不太讨好的原因就呼之欲出了,那就是:


第一印象,先入为主很重要


三联版是最早进入大陆,进入70和80后的视野的,无数人甚至反复阅读达到了熟悉每一处细节的程度,在我们这些人心中,这就是一个美好的梦,纵然有瑕疵,那也是属于我们青春的美好回忆,是我们童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与恋爱很相似,一旦接受一个人,其他人纵然再漂亮,也难入法眼。“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饮”。


就像金庸在他的天龙八部里描述的一样,在阿朱死后,辽国皇帝欲为他选一个王妃,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的理由很简单:“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国、千秋万载,就只有一个阿朱”。


所以,三联版就是我们美好的初恋爱人,即使她还不完美,还有一些外人看来明显的小缺点,但既然爱了,就要爱的彻底,爱她的所有一切。


相对三联版,新修版是修订了一些相对明显的BUG,把整个金书串连了起来,比如修改了乔峰死后降龙十八掌的传承问题。


但更多的修改内容却让我们这些老读者有毁童年的感觉。


神仙姐姐抛弃了段誉又回到了他的表哥慕容复的身边,高冷淡漠邪的可爱的黄药师和梅超风有了暧昧,金大侠,你要闹哪样?请恕我接受不能!


我们都知道理性对一个人更为重要,但现实社会已如此残酷,在武侠这个成年人的童话中做个美梦,感性一把,放纵自己一次也属难得,不是吗?


那些所谓的瑕疵,我们真的不在意的,它同样也不影响金庸一代武侠宗师的地位。最后,再让我们念一下金大侠吧,从此江湖少了一位大宗师!


作为一个资深的金迷,我没看过新修版,真的,我认为三联版更加有人情味,原因就以上。

yyw2699

yyw2699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