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金庸先生的小说《连城诀》?

天使南LEe
金庸老先生的《连城诀》是一部中篇小说吧,篇幅不是很长,多数人都认为这是金老爷子小说里面最为阴暗的一部,甚至可以说是武侠小说里面最为阴暗的一部。
这部小说充满了尔虞我诈,背叛算计,人性泯灭,一切描写肮脏的词都可以来描述这部小说。
首先是师傅和徒弟之间的勾心斗角。梅念苼三个徒弟都觊觎师父的神照经绝学,据说不仅仅有内功绝学还有一座价值连城的宝藏的《连城诀》藏宝图。但是师父顾及三个徒弟都心术不正,不愿意传给他们。三个徒弟费尽心机无果后联手趁师父不注意将师父打成重伤。这种欺师灭祖的事情做了后,师兄弟三人也没有停止尔虞我诈,他们夺得师父的一本唐诗据说宝藏就在里面。师兄弟三个人谁也不相信谁,三个人用铁链锁在一起,吃喝拉撒都在一起。
重伤的梅老先生被书生丁典救起,临终前将神功和宝藏传授与他。
凌退思为了宝藏和武功秘籍不惜利用女儿美色吸引丁典。女儿识破他的险恶用心后毁容明志。凌退思恼羞成怒将女儿活活的钉在棺材里闷死,丁典也被算计抓起来关押在牢里严刑拷打也问不出所以然。最后丁典打开凌霜华的棺材被棺材上面的剧毒所伤不治。幸好神照经已经传给狄云。
虽然最后狄云神功大成,并且水笙也和他在一起。但是期间可谓走了一遭鬼门关。先是被师傅算计欺骗,后来在师伯家里被万圭父子算计差点冤死监牢,在大牢里因为被丁典怀疑几次被打的死去活来。
青梅竹马的师妹也被万圭抢走,可谓万念俱灰。
总之该小说看了后让人觉得世界可能没几个好人,让人思之不寒而栗。

sslxy
提起金庸的小说,可能很多人会想起射雕中敦厚的郭大侠,或者是神雕中机智的过儿,而《连城诀》这部作品,却极为不同。
他的主人公并没有显赫的家室,也没有众星捧月的风光,内容情节更是颠覆了我们对于江湖侠义的美好幻想,揭示了人心叵测的江湖真相。
故事讲的是一个湘西农村少年狄云的故事。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它不仅是部武侠小说,更是部悬疑小说。小说情节环环相扣,悬念设计精细巧妙,伏笔埋的轻描淡写,不断引诱读者深入探究,当最终知道谜底时,虽然解开疑惑却更加怀疑人性。
这部小说的主人公狄云,本就是个苦命孩子,无父无母,跟着师傅,与青梅竹马的师妹开心快乐的生活,只是一场阴谋猝不及防的降在了他的身上。他跟着师傅,离开了童年生活的山村,步入了复杂的江湖。
江湖众人,人人追查武功绝学《连城诀》,而阴差阳错之下,被狄云在被人诬陷入狱后偶然获得。看着那些所谓的仁人志士,在这本绝学下变得如痴似狂,让他不胜害怕。
他一直被误解,一直被追杀,被师妹误会结了新欢,被江湖众人以为击杀了侠义之士,一度迷茫崩溃,仰天长哭,对他好的人撒手而去,磨难却步步紧逼。
同门师叔争斗不休,连敬仰的师父也是把他和自己的亲生女儿作为诱饵,世态炎凉,人心涣散,江湖无情,无人怜悯。
只是人在做天在看,善恶终有报。金庸笔下十大恶人之一,万震山,因为做了亏心事,日日担惊受怕,夜夜梦魇追随,梦游之中砌墙藏尸,让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一部《连城诀》惹得天下纷争,演尽世态炎凉,众人追逐,不惜徒弑师,父残女,师骗徒,兄害弟,到底连城诀藏了什么秘密??
原来,连城诀暗藏一份巨大的宝藏,只是藏宝之人在宝藏之上涂了剧毒,凡是碰触者劫难逃一劫,疯癫自残互残。最后,盗宝之人与宝藏同埋葬。
财富如过眼云烟,名利如浮云过息,那什么才是真正价值连城的?
看到狄云放弃一切,带着传道受业的大哥的骨灰,去跟其心爱之人合葬;放弃功名利禄,隐居雪地谷底,准备独居一生;看到因被狄云解救多次,在雪谷静候狄云的佳人……
连城的秘诀已然揭晓,世间价值连城的是爱人之间的相知,朋友之间的相信,情人之间的相守,人间有爱有信有希望,那些身外之物又怎能相比……
《连城诀》道不尽的人世沧桑,写不出的情深意长,悟不完的感怀神伤!

笨笨玉
整本小说看下来,几乎没几个好人!除血刀老祖外,几乎所有人都很压抑,所以只看了一次就没再看了,算是金庸小说中最黑暗的代理作

法兰Frances
《连城诀》是金庸先生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原名叫《素心剑》。《连城诀》相较于金庸先生的其他武侠小说,篇幅还是比较短的,只有三十多万字。
《连城诀》是的灵感来源于家中长工。这部小说与金庸先生写的其他武侠小说不同,根据金庸先生在《连城诀》后记中写到,这部作品是从家里长工“和生”的经历发展而来。
这个长工家里是开豆腐店的,他的父母安排他跟一个美丽的姑娘相亲。经过积年的积蓄,即将完婚时,却出现了变故。和生因为给财主家磨面粉,回去得晚了,被财主说他偷了家里的东西,遭到毒打,导致了终身残疾(驼背)。之后被送到官府,关了两年。他坐牢期间,父母被气死,未婚妻也被财主的儿子娶了,出狱他才知道自己是被财主的儿子诬陷。有一天他在街上遇到财主的儿子,他捅了财主儿子几刀,财主的儿子重伤未死,财主家不停的贿赂官府想要将他弄死,被金庸先生的爷爷救了。
以上便是这个长工的故事。
《连城诀》中的男主角狄云被万家父子陷害,右手被削去三根手指,还被穿了琵琶骨,狄云青梅竹马的师妹嫁给了万家少爷,跟金庸先生家里长工和生很相似。
《连城诀》的重点不是江湖侠义,而是人性。小说《连城诀》以连城宝藏揭露了人性的贪婪。
连城宝藏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元帝收刮的大批财富,贯穿全书。
为了得到连城宝藏,万震山、言达平、戚长发三人不惜弑师,最后反目成仇,互相残杀;
为了连城宝藏,凌退思不惜活埋女儿;
为了连城宝藏,江湖中人不惜大打出手争夺;
通过连城宝藏将人性的贪婪展现得淋漓尽致。
《连城诀》将人性的伪善多变刻露得赤裸裸的。
《连城诀》中转变得最为显著的当属花铁干,一代成名大侠,最后堕落成了卑鄙小人。
花铁干是江南成名大侠,与陆天抒、刘乘风、水岱并称“南四奇”和“落花流水”。
花铁干一生行侠仗义,在与血刀老祖雪谷大战中,失手杀了刘乘风,心中内疚、恐慌不已。
陆天抒与水岱二人与血刀老祖交手的过程中被血刀老祖利用雪地厮杀经验先后料理。花铁干心中更加恐慌,血刀老祖此时内力也已耗尽,对花铁干使用心理战进行恐吓,花铁干抛弃了侠义,对血刀老祖跪地求饶。
血刀老祖被狄云一脚踢死,花铁干脱险后为了自己的“名节”,想除掉水笙和狄云,幸好狄云神照经大成,又修炼了血刀经,两人才逃脱一劫。
狄云与水笙在雪谷靠着狄云用内力打下飞禽获取食物,一直撑到了雪融,花铁干却以义兄的尸体为食,一代大侠,彻底堕落。
临出谷时,花铁干怕水笙狄云二人揭穿他虚伪的面目,在众人面前诬陷水笙狄云二人,使水笙和狄云百口莫辩。
咋一看,这些情节安排得不符合常理,其实不然。花铁干虽行侠仗义,成名多年,但其一生顺风顺水,没有经历过挫折,他的意志力薄弱,容易向困难低头。这是说得通的。
在雪谷那个与世隔绝的小天地里,没有了道德约束,人性的丑恶得到了释放,内心的潘多拉魔盒一旦开启,便一发不可收拾。当说了一个谎言以后,便会用无数个谎言去圆谎。花铁干的结局,也在争夺连城宝藏中中毒死去。
通过花铁干将人性的转变刻画得入木三分。
《连城诀》虽然显示了人性的丑恶,其中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丁典与凌霜华的绝世之恋
丁典因为菊花会与凌霜华一见钟情,凌退思为了连城宝藏,利用女儿将丁典擒获。
凌霜华为了不嫁他人,将自己的容貌毁去,并日日在窗边向着丁典的牢房摆放菊花,向丁典传达自己的情义。
丁典在练成神照经后,出狱将连城宝藏的秘密告知凌霜华,他为了与凌霜华在一起,甘心在狱中等待。
凌霜华死后,丁典扶在棺木大哭,中了凌退思的诡计,死于金波旬花之毒,死前托付狄云将自己与凌霜华合葬。
后来狄云将两人合葬后,发现凌霜华是被凌退思活埋,凌霜华死前将连城诀刻在棺木上,以感谢将自己与丁典合葬之人。
狄云与水笙厮守于雪谷之中
狄云将丁典与凌霜华合葬后,为戚芳报了仇(戚芳前去释放万圭父子,被丈夫万圭所杀),又被师父戚长发偷袭(穿了乌蚕宝衣没受伤)、指责,心灰意冷之下,带着戚芳的女儿前往藏边雪谷隐居,意外的是,水笙在雪谷等候着他。两个同病相怜的人,都知道对方一定会回到雪谷。这,也是一种奇缘。
《连城诀》是一部刻画人性的为主的武侠小说,与金庸先生其他武侠小说着重武、侠不同。这是一部悲剧,然而,在悲剧的结尾,却是一个喜剧。
星星做梦
在大多数读者心目中,可能连城决在金庸先生的15部作品中不属于最上层的作品。不是本部作品的水准不佳,可能有些局限于篇幅和还有他的独立性。不是像射雕三部曲一样前后连贯有恢宏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的连贯性。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也局限了他的传播和学术评价。
在我看来,连城诀反而不像是一部纯武侠作品。更像是一部借着武侠外壳的文学讽刺作品。相比于金庸先生其他的作品。它的文学性不会更低,从某种角度来说甚至可能更高。
相比于射雕英雄传和天龙八部恢宏的历史背景家国情怀。倚天屠龙记浩大的江湖纷争。连城诀完全没有这些因素,整部作品给人的感觉是灰暗的基调。深刻的揭露出人性的丑恶。徒弟杀师傅。父亲害子女。兄弟相残,朋友相害…为了江湖地位,财富名望,可以放弃亲情友情爱情。可以撕开面具,展现人性最深层最丑恶最无耻的一面,同样可能也是最真实的一面。
但是,可贵的是亲情友情爱情这些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并未完全泯灭。通过主人公狄云,水笙,戚芳,丁典,凌霜华他们的身上我们又重新找回了这些可贵的美好。
从人物塑造故事构架写作技巧这些来说,作品同样保持了金庸先生一贯的高水准。情节更加曲折离奇引人入胜。人物性格更加饱满深入栩栩如生。对人性的深刻揭露是尤其值得称赞的。
本部作品也是金庸先生对于自己写作风格的创新跟突破,是一部反传统反武侠的作品。和他的封笔之作,鹿鼎记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样不管是从武侠小说的角度还是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说连城诀都是一部被严重低估的作品。相信随着先生的驾鹤西去。岁月的流逝,时光的积淀。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重新挖掘出它的价值。但是这些都不重要,好的作品自会翊翊生光,传承流芳。

储钱罐de熊熊
连城诀全书透着一股悲苦的味道,它不同于天龙的那种因果命运的苦,它是一种对人世丑恶一面无情的揭露,悲剧的意味远远大于苦涩,只有水笙最后在藏边雪谷的那个灿烂的笑容,犹如一股清风柔柔吹过,似乎喻示希望还是会在人间吧。金庸在书的后记中提到连城诀的故事是受了以前家中一个老长工的经历启发而写的,无独有偶,我到觉得连城诀前半部的故事情节倒更象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狄云仅仅为喜欢戚芳而引来的囚牢之苦简直和爱德蒙与美茜蒂丝如出一辙,丁典的相助也就如法利亚长老一样彻底改变了主人公的命运。所以有没有受影响不得而知。但连城诀的篇幅和金庸力图表达的主题在后半部继续前面的悲剧思想,看得叫人无形中对那个小说中的世界无法接受,它根本不是一个有正常生活欲望的人所能生存的世界。那个世界处处是尔虞我诈,虚伪卑鄙,阴险无耻,人性的反面在书中一览无遗,这种对现实残酷夸大的艺术描写实在太可怕。
连城诀创作在神雕和倚天中间,可看出金庸正在着力寻找不同人性主题,特别是贪婪本性予人们的影响。整部书围绕着江陵梁元帝宝藏的秘密为主干,刻画出各种各样的嘴脸,为了名利欲望而不惜作出任何举动来。师父故意错教武功来掩饰;师叔扮做乞丐指点狄云是挑拨;师兄将师弟生埋在墙中还要栽赃;父亲亲手活葬女儿不够再来下毒;花‘大侠’‘见机行事’‘左右逢源’;天宁寺众人挣抢珠宝而中毒发狂,一切一切在书中写的那么冷静自然,让人看得一声声长叹。
丁典和凌霜华生不能一起,死也要合葬的爱情故事又是此书的光彩之处。连城诀不但写出人性的悲剧,连爱情也要写的如此悲凄。在书中有一章的标题是‘梁山伯祝英台’,丁典和凌霜华就是武侠世界中的梁祝,让我们来看小说中一段:“死蝴蝶掉在地下,一动也不动了,那只没死的却绕着死蝶,不住地盘旋飞动。”民间不朽的传说故事又再利用蝴蝶的描写生动地重现在小说中,这段虽然是狄云的回忆,但却是道出小说真正爱情的主旋律。凌霜华为拒父意,不惜划花自己的面容,发下毒誓,那种人生悲苦的抉择真是叫人为之心颤,这种痛闷的感觉每当看到这一段时就会压抑不住,凌霜华的反抗悲剧其实也就是中国几千年来这种爱情的悲剧,但现在的社会难道就没有了吗。丁典临死还记挂的‘春水碧波’犹如狱中的看的蔷薇花瓣一片一片的凋落,春水已逝,碧波远流,这苦痛爱情也终于成了过去,也许狄云后来种的菊花园真的有一对黄黑相间的蝴蝶翩翩飞舞吧。
狄云在不断的惊险历程中一步步的看到人心的险恶,感受到人性的丑陋,他害怕、厌倦了这种生活,他终于匹马走上征途,不愿在江湖上厮混,他要找一个人迹不到的荒僻之地。连城诀的世界真是可悲,有正直善良心的人们是无法生存下去的,他们只能躲避,金庸写出了这种绝望的心情。
希望连城诀的世界不是我们现实的社会。

六月天微蓝
《连城诀》中的主人公狄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青年,为人特别厚道,心地特别善良,毫无心机的那种人,所以师妹戚芳常常叫他为“空心菜”。两人青梅竹马,两情相悦,本来可以过上普通人的幸福生活,就因为前往荆州给大师伯万震山拜寿,一切都改变了。
因为连城诀,师父戚长发刺了万震山一剑,然后越窗而逃。
因为狄云非礼万府桃红,偷窃万家财物,然后被万震山的儿子万圭送进了大牢。
因为万圭愿意帮助狄云免去牢狱之苦,然后花了大量银子去打通关节。
还有很多个因为,所以戚芳嫁给了万圭。后来,一切真相大白——戚长发并没有刺万震山一剑越窗逃走,而是被万震山掐死砌在了石墙里。狄云并没有非礼桃红,也没有偷窃财物,他入狱完全是万圭一手设计的,只是为了得到戚芳。万圭确实花了不少银子,正是这些银子起了作用,让狄云在牢中永远也不能出来。
好就好在,戚长发并没有死透,活过来后逃出了万家。这个可恶的父亲,自己的女儿成了万震山的儿媳,他都没有露面,而是继续寻找宝藏。不愧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铁锁横江”啊,真是叫人“上也上不得,下也下不得”。
好就好在,狄云在狱中结识了丁典,练成了神照功,还得到了江湖上人人梦寐以求的连城诀。好就好在,戚芳终于看清了万家父子的真面目和险恶用心。小说结尾,戚芳终究不忍心,去救丈夫,万圭恩将仇报,刺了她致命的一刀。
狄云最后回到了雪谷,水姑娘在那儿等他。
这是金庸小说中揭露人性最深刻的一部书,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时刻揪着读者的心。

stanla
1,连城诀,是金庸早期的作品。这件作品中,一方面是金庸初入社会所感所思,一方面是社会的现实。
2,与后期作品的一个不同在于,社会更加尔虞我诈,更加阴险,更加虚伪。这与金庸初入社会的地位所决定。处在社会低层,别人不会认真考虑你的感受,表现出来的恶就会更多一些。往往形成“众人皆恶,我独善”的印象。这件作品中,只有狄云及他同时代“入世”的人是善的,其他人都是恶的。
3,后期作品中,虽然也有恶人,但作品中“善人”是主流,“社会还是好人多”。这与金庸地位不断提高,社会价值越来越大,很多人也更加愿意释放“善意”相关。
4,这个世界,对强者,更加的善;对弱者,却是哪么的不友善!

涵蛋超人
这么说吧,这部是最不忍看下去的金庸小说~因为太过人性~世事本来多艰,看书也本来只是想沉浸些美好,连城诀太不美好了~还是看看我喜欢的。

我&是乌龟
我很喜欢舒畅,很羡慕她和狄云的爱情

MM蜗牛君
《连城诀》是金庸先生注入了自己真实感情的一部武侠小说,对小说男主角狄云充满了同情,对其他人充满了厌恶,也正因如此,小说便显得极为压抑。
在《连城诀》的“后记”里,金庸先生写道:“我老家有个长工,名叫和生”。这是一个对金庸特别好,不善言辞,有些驼背的老人。下雨下雪的日子,和生总是抱着金庸上下学。和生的遭遇,让金庸先生对他很是同情,这在童年的金庸先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和生家里开了一家小豆腐店,父母还给他与邻居美貌的姑娘订了亲。但是财主冤枉他偷了家里的东西,和生被打断了几根肋骨,背也就从此驼了。和生被送进了监牢,父母都气死了,未婚妻子则成了财主家少爷的继室。
而金庸笔下的狄云,遭遇很像和生。狄云是个乡下人,心地善良,与师妹戚芳两情相悦。但是,到荆州后,让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万圭等人诬陷他偷东西,欲对桃红行不轨。狄云被打入大牢,琵琶骨被穿,手指被斩断。
在大牢里,狄云还受到了牢友丁典的欺负。准备自杀的狄云,被丁典救了过来,也得到了丁典的信任。丁典将“神照经”传给他,也将“连城诀”告诉了他。
狄云受到的磨难远未结束,他被误认为是血刀门的僧人,被武林中人一路追杀。反而是在反派人物血刀老祖的帮助之下,狄云才得以活命。将大反派血刀老祖杀死的狄云,并没有得到正派人士的承认,在花铁干的花言巧语下,狄云依然被人认为是个坏人。
《连城诀》中的人物,万震山、言达平、戚长发、凌退思、花铁干、万圭,一个比一个贪财,一个比一个狠。与他们形成对比的,是狄云视钱财如粪土,看都不看一眼。金庸先生刻画这些人物,他们的贪婪、残忍、虚伪,都是为了衬托出狄云的单纯与善良。
所以,《连城诀》是金庸笔下比较特殊的武侠小说,武侠的分量不重,而人性刻画却极为深刻。这都与他童年的经历有关 ,与长工和生有关,里面包含了金庸先生的感情。
《连城诀》不像《天龙八部》那样气势恢宏,也不像《射雕英雄传》那样豪气干云,更不像《笑傲江湖》那样潇洒自在。在金庸先生武侠小说里,《连城诀》是一部小众的小说,影响并不大,但细读起来却别有滋味。
整部小说都很压抑的《连城诀》,结尾处却有一抹亮色,水笙正笑盈盈地在等着狄云,这让人们对狄云的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想象。而这时的狄云,集“神照经”和“血刀经”于一身,已经成了当世第一高手。
这也表明了金庸先生对和生的祝福,或者是美好的愿望,虽然,金庸先生在写《连城诀》时,和生应该是不在人世了。

nishiyizhizhu
狄云和戚芳是一对热恋情人,因为师父戚长发和师伯万震山为争夺《连城诀》的尖锐矛盾被卷入万府。万震山之子万圭为夺戚芳,陷害狄云入狱,成为狄云的主要复仇对象。丁典和凌霜华热恋,但丁典身藏《连城诀》被凌霜华之父凌知府囚于狱中,和狄云成了生死之交的朋友。狄云逃出狱后遇血刀老祖和水笙。被卷入雪毂中和“落、花、流、水”四侠的雪下大战,愤懑之中狄云无意间踢死血刀老祖。狄云和水笙被困在雪岩下山洞中半年,并奋起学会血刀心法,加上神照经内功,技盖江湖。出了雪山,走上他报恩复仇之路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再出江湖的他成熟冷峻,运用各种手段,一个又一个谜被揭开。狄云复仇,将万震山,万圭封入夹墙,但戚芳心软,打开夹墙放了丈夫万圭,却被万圭所杀。狄云痛苦万分杀死万圭和万震山。戚长发和言达平等人也在互夺连城诀中相残而亡。在水笙连串的跟踪和帮助中,狄云的心被她温暖。双双携手步入雪毂,去寻找一个干净的暖情世界。
《连城诀》之中,展现人性的另外一面,古人常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连城诀的故事发生在天下稳定之时,无外敌入侵,所以人人都想追求更好的生活。人难免有贪念,但贪念一旦超出了界限,便一发不可收拾。当宝藏为人所知后,所有的人都撕下伪装,不管钱财多少,地位高低,都玩命的去争这些希望全部得到却不知有何用之宝。最后连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不要了。这不能不说让人概叹,贪心不足蛇吞象。宁要真小人,勿要伪君子。然而,举目望去,真小人如英雄大侠般难觅,伪君子却比比皆是。不能不让人思考和胆颤。就如血刀老祖,坏得顶天立地,而花铁干,言达平,万震山以及戚长发等伪君子却更让人惧怕。表面道貌岸然,背后使阴招损人,防不胜防.

杭州叶大侠
有人说金庸的武侠小说都是少年英雄的成长史,《连城诀》也不例外。主角狄云,一个有点笨的乡下人从被人冤枉后经历了诸多坎坷,最后长成了真正的侠士。感悟有两点:
1.成长的代价是巨大的,成长也是容易夭折的。
书中出场时的狄云是憨厚的,是鲁莽的,师父戚长发的衣服被大盗吕通泼上了粪就急了眼,冲上去拼命;之后帮大师伯万震山的小妾赶跑采花贼,反被万家弟子们栽赃陷害,被当做采花贼关入了大牢。在狱中受了多疑的丁典的教导,才看清了世事的险恶。出狱后在江湖中闯荡也变得谨慎,处处留心了。例证是他救了二师伯言达平后,故不相认;知道他养的蝎子之毒厉害后,还会向他要包解药防身。牢狱之灾教会了他要谨言慎行,丁典教会了他胆大细心,他人的陷害教会了不要相信别人。
如果狄云没有受到这么多的磨难,也许仍会在乡下老老实实地呆着,鲁莽一点,痴呆一点,长不成顶天立地的大侠,却也一生的平平凡凡。狄云的成长是以四五年的牢狱之灾、青梅竹马的师妹的改嫁、一次次的冤枉为代价的,如果不是遇到了丁典,穿了件夺来的“金丝宝衣”,他可能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回。
我们都在从孩子到成人的黄金期,成长的代价也一点都不小。那些善待我们提携我们的都是丁典,我们所热爱的至死不渝的事物都是身着的宝衣。遇到丁典请珍惜,身着宝衣别放弃!
2.素心持剑,相信世上还是有值得相信的人和物。
《连城诀》本名为“素心剑”,取义为手持宝剑却不失赤子之心。这本书里是一个恶人成堆的世界,人性的扭曲在这里暴露无遗:梅老先生门下三徒弟为争夺“连城剑法”而弑师,二十年来相互算计,明争暗斗;师父们教徒弟都是往错路上教,像戚长发教狄云时故意把唐诗说成“躺尸”,万震山教门下八个徒儿也是故意教错,其中一个弟子还是自己的儿子;“虎毒亦食子”,戚长发看着女儿被骗嫁入仇家却隐而不现,凌知府为了连城宝藏活埋女儿;戚长发在寻找宝藏时对自己的徒儿狄云下黑手;“落花流水”中的花铁干也会向血刀老祖求饶,从一代大侠沦落为无耻小人;武侠的世界里所谓的大侠们为了宝藏也是费尽心思……
但就是在这个恶人成堆的世界里,也有丁典和凌府小姐忠贞不渝的爱情,也会有狄云和丁典生死与共的友情,有我们的主人公狄云不变的善心,有水笙在寒洞里等着狄云的美好结局……
武侠小说也是现实社会的折射,连城诀也是想告诉我们:世界不只有不堪入目的一面,也有可亲可爱的一面。所有的坏人不能被打死,那就自己做个好人,而且是个懂得保护自己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