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中,那些富家官家小姐为什么都喜欢落魄贫穷的书生?

心菲bird
小说是什么,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古代应该准确的说是明清时期的小说,算是古体小说的巅峰时期了。当时的中国还是比较开放的,人们接受了很多外来事物,思想也逐渐转变这才走了看小说打发时间的心思。而写小说的呢就把自己一些美好的向往写进小说,这样才会更加有市场。
因此小说中大家闺秀喜欢落魄书生,看起来就很有卖点。毕竟做不到才想去追求,很符合大众心里。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所限制,小说中的东西看起来很美好,可是现实中可能万不存一。理想跟现实差距还是蛮大的!!!

隔壁家斯坦利
元朝开始有戏曲,明清有小说。戏曲小说都是来源于生活。过去的小姐也赏花,郊游,游玩,去寺庙。不可能见不到人,生活中所见的书生彬彬有礼,儒雅超于众人。而且自有戏曲开始,大户人家,富贵人家都请戏班子,各色人物都有。戏曲是开创自由恋爱的先河,都有书生,基本是书生。而是身为书生的创作者也想娶富贵家小姐的一种想法。红楼梦贾母对此现象对描写此现象的作者作出批判。自己看这种书多了也有种想法,把人家小姐写的那样不堪。
明清小说是在元戏曲,百姓看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戏曲中《牡丹亭》,《西厢记》不少戏都是才子佳人戏。而且富家小姐喜欢穷书生,富家公子喜欢穷家女,也是人性有差距才有好奇,两种生活,两种生活中人性不同表现引发出的吸引,像唐伯虎点秋香,崔护做桃花诗中的女子。都是两种不同人生的吸引。

指间沙
写小说的都是考不上功名的落魄文人,自命不凡,在创作的时候往往加一些自己的梦想。官宦千金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西方童话则相反,都是灰姑娘与王子的桥段,戴安娜实现了这个童话,但童话里都是骗人的,王妃也死于非命。

Rayna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是理想与现实的问题。
我们知道小说中的人物是带有虚构成分,即便以现实中的人物为原型,作者为了使人物丰满,依然要给予一定的衬托。自古至今,成功的小说莫不如此。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富家官家小姐,喜欢落魄书生,就是为了显示出男女爱情的的戏份,为了追求自由的爱情,追求个人的理想,可以不惜富贵,反之,在小说中描写男人的时候,就让男人嫌贫爱富,或是不争气,或是变心等,而女子多有坚贞不二的。这是小说中为了衬托,需要出现人物的不同,从而碰撞,给人以爱恨情仇,是小说的写作需要。
现实生活中,也有,但是绝对不会出现小说中的真实案例,总是要求区别的。我们从一些小说中可以了解,比如聊斋、比如西厢记等,里边有很多书生与美女的故事,多数都是书生不成气候,美女倒是落落大方。这与作者有很大关系。
古时候,女子读书几乎很少,遵守三从四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有文化的微乎其微,作为有文化的男士居多的社会里,男士在宣传和歌颂爱情的作品中,就自然会出现书生落魄,富家女或是官家女不计家贫,不图富贵,为了爱不惜一切的精神出现,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落魄书生对爱情的向往。落魄书生获得爱情是多么的不容易。
小说毕竟是小说,是虚构的文学,有句话叫做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男女在爱情观的问题上,基本是一致的。

闻声晓秋近
谢邀。中国古典小说也是小说的一种,文学作品,可以虚构,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但大多数都带有作者的思想,我们看琼瑶的小说,其结局大多数是喜剧性质,而现实未必有此种结果,她写的小说就带有个的意愿,希望有情人皆成眷属,在古代也一样,青年男子的梦中情人大多数是白富美,在富家官家长大的女孩子,有“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神秘,若这位千金小姐长得美若天仙,人见人爱,不仅仅是当官的向往追求的对象,更是读书人的努力拼搏的动力,科举制度产生后,宋代便有“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的讲法,寒门学子也可通过读书来达到社会中层甚至上层,古代婚配比较讲究门当户对,一个贫穷的书生自然配不上官家富家小姐,但“人生自是有情痴”,贫穷的书生看上一名官家富家小姐,努力学习将来及第后为官了就会觉得自己配得上富家官家小姐,如果是进士,可以讲是天子门生,不仅般配,而且自己前途无量,会变成官家富家小姐追求的对象,也就是讲自己可能是少女心中的白马王子。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一定会有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的路,或许官家富家小姐的父母,亲戚反对这门亲,或许这位书生屡试不中,或许病一场等等,因为有这些就会编出很多故事,有故事,有文学修养的人就会写出小说,借生活中可能有此类爱情故事,写出独出新裁的小说,引起很多人共鸣便成了经典,后世人因有这种共鸣再写此类事,更加使人耳目一新的是,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美貌的官家富家小姐对穷书生一往情深,也许是他的形象,骨气,志气,才气,情商所吸引,更令人们向往,编得多了,于是便成了普遍的故事,给人误解古代有很多这种情形,其实这种情况是个别现象而已。

summer_after
感谢邀请!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随心而答,不对勿喷!
从字面讲:
古代官宦代表权势,女子又为弱势!
落魄指生活不如意 贫穷指物质生活的匮乏
而书生又代表着知识
这里边有富贵权势、贫穷落魄、男女之情,这些合在一起就有意思了。
这里可不是屌丝男娶到了富家女
而是富家女一心要嫁给穷书生
不要彩礼 不要三金 不要楼房 不要轿车
不要998 不要688
你有心我便嫁
要说彩礼啊 估计穷书生也给不起
落魄求生可以说是三无产品
什么都没有
那富家女还要嫁的原因是什么呢?
【知识】
古代人对知识份子那不得不说
是相当尊敬的
而读书人在社会上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而落魄书生用现在的话来讲那就是潜力股啊
没准哪天金榜题名
那可就是屌丝男变凤凰男了
所以说啊 知识改变命运就是这么意思了
能读书的年纪 万不可放弃学业
哈哈,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
大宁梦话不可当真
你信你就输了

残风无泪
谢邀。在封建礼教束缚的古代,青年男女的婚姻都得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从开始提亲下聘礼到迎娶,男女是不能见面的,洞房花烛夜,新郎揭开盖头,才知道彼此长的啥样。没有感.情基础的一对男女,结成夫妻,有的婚后性格触洽,感情增加,有的有了孩子仍然别别扭扭,一生极其痛苦。
一些古典小说文学作品中才子配佳人,那是艺术形象,作者为了迎合大众对爱情婚姻幸福美满的祈求心里,艺术加工充实社会精神领域。如《西厢记》《绿牡丹》《红楼梦》,及冯梦龙的市井小说四言,被上层统治阶级抵制,排斥禁封。
现实中的古代青年男女的婚姻,多数都是以政治利益为基础,家族富贵兴衰为前题,这种婚姻很少有两情相悦,多数扼杀人性,酿造悲剧。小说中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多是下层文人自我欣赏的臆意,不切合现实。
西汉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虽然冲破世俗的阻力,但仍被人们诋毁,即是有,也被世俗礼教毁灭,难了婵娟之愿。

懒小小猪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
首先是好奇。这些小姐们待字深闺,只能朝听风雨,夜观星月。基本是大门不出,又不擅长女红。至于琴棋书画,舞文弄墨的也甚少。只能寄情于鹦哥,闷骚于春宫。有幸遇到落魄秀才,这时会眼界大开。秀才们清癯的面容,褴褛的衣裤,即使那个破行囊都让人称奇不已,遑论秀才的满腹经纶,些许文才己使她们目瞪口呆了。
再就是好色。小姐们虽不出二门,但还是会听丫环,奶妈讲些前朝的风流事,市井的一些风月,于是看见蝴蝶双飞,鸳鸯戏水,野猫叫春,心中难免春情荡漾,色意迷茫。当遇到落魄书生,以为自己就是那只蝶,那头猫。这等温柔的女子估计没有共产主义理想的男人都会堕落。
还有就是好高。一俟遇上了某位落魄秀才,赏赐些衣帛,接济些银两,奉上些美酒佳肴,甚至有的以身相许。自己这厢三分牢笼己然厌倦,可却飞不出去。好不易迂上个秀才,若能他日金榜题名,走上仕途,看在本小妞无私奉献的份上,也许会知恩知遇,若那样岂不是抛却无数烦恼与君共老。即使不能迎娶,好歹也会安排个好归宿。
<图片来自网络>

软水晶
古代民间流传的话本里,都爱写官宦人家的小姐看上落魄书生的爱情故事。
其实,这只是落魄文人的一种美好的意愿而已,是落魄文人在画饼充饥,也相当于南柯一梦罢了。
古代的官宦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既使出门也会前呼后拥,有亲人,丫鬟,家丁一干人马护卫,落魄的书生也许有远远看上一眼的机缘,近身的机会是没有的。
一个连容貌都无法让小姐看清的人,小姐怎会暗生情愫,甚至相思成疾?
书生若能金榜题名,晋升新贵,若家出有名或世家名门,那么与达官显贵的官宦小姐结成连理,就是水道渠成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古代礼教森严,对未婚女子的戒律更多,大户人家的姑娘更是层层防护,终日生活在狭小的天地里,众多监护之下。
婚姻之事更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不能想象一个官宦人家的闺阁少女,如何就能与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有机会见面私会?
之所以这些才子佳人的话本代代流传,正是寄托了无数落魄书生的梦想和情怀,现实世界里做不到的事,可以在故事里完成。
于是,一个张生,红娘,小姐的模式就出现了,人们津津乐道,甚至搬上舞台,明明知道是不可能发生的故事,确愿意相信,愿意在落魄和无聊的日子里和作者一起做一场黄粱美梦。

lemonhada
答案很简单,编这些故事的人,就是落魄书生。
要知道,这些穷书生,如果不中举人,这辈子基本上是和富家小姐没有任何交集的。顶了天也就是在午夜梦回之时,YY一下子。
而这些落魄书生,在编写小说时,往往都有很强的代入感,所以他们书写的小说中,富家女都爱落魄穷书生。
来满足一下自己小小的幻想。

多多洛
因为这些小说就是落魄贫穷的书生写的。现实生活中没办法得到的,只有在小说中意淫满足了。
大体中国古典爱情小说的套路都是差不多的。富家子弟与富家千金早有婚约(常见为表兄妹、表姐弟),然后富家子弟家道中落,变成落魄书生,投奔未来老丈人,(也有类似抛绣球招亲的)。老丈人(或者老丈母娘)嫌贫爱富,想要毁婚,另许有钱(或有权)的纨绔子弟。千金不齿父母行为,又看中书生一表人材,满腹经纶,于是芳心暗许,二人私定终身。冲破层层阻力终于在一起,一般结尾处还有书生高中状元(也有当将军、当王爷甚至当皇帝的),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大团圆结局。特别一点的么来个悲剧,殉情而死,不过最后总能沉冤得雪,往往还能还魂。
适用以上套路的包括西厢记、紫钗记、珍珠塔、薛平贵和王宝钏、梁祝、墙头马上等等等等。这些小说、戏曲、曲艺,在古代属于最低级的文字,最早的文本都是落魄文人写的。古代真的才高八斗的人要么考中功名做了官,自然忙于公务,没时间也不屑于写这些东西。而那些不愿为官的高尚隐士,更是不会写这些不入流的文章,而是寄情山水,吟诗作画。
所以说,真正写这些小说的,都是屡试不中的落魄书生,平时可能给大户人家教教书,或者给达官贵人写点小说消遣。心中抑郁不得志,就只能在书里寻求安慰了。他们会把自己幻想成又高贵的出身,有英俊的外表,有富家小姐的青睐,最后还能金榜题名,富贵终身。说白了就是一种意淫罢了。更有甚者,像《烂柯山》里马前泼水的故事,充分体现了文人不得志但幻想有一天飞黄腾达,能够报复抛弃自己的妻子,幻想着自己的妻子(也可能是其他看不起他的人)跪在自己的马前求自己原谅,最后自己泼水于地下,说一句“你能收覆水,我带你回家”。然后心里爽了,解气了。但现实生活中,这些文人依然是失败者,其实想想,很可悲。

hemiao
过去的封建社会使女性的自由深受束缚,官家富家小姐喜欢书生能成功得也是极少的,所以有很多作品和故事就是反应了当时女性向往自由的心理,贫穷阶层对美好生活高级阶层的向往,符合了民众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