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作家高阳先生的文学小说?

cainmana
台湾历史小说家高阳的众多作品在大陆行畅销,已将近二十年,多家出版社争相出版,盗版书随处可见,都说明了高阳的受欢迎程度。大陆读者还从电视屏幕上熟悉了改编的高阳历史小说八月桂花香(讲述胡雪岩的故事)。不少读者认为高阳写历史小说水平之高超,前无古人,今人也不能与其比美。当前历史小说热销,写历史题材的作家层出不穷。挑出这批作家中的佼佼者与高阳做一个比较,用“武侠小说”群体做比拟,高阳可比金庸,其他的历史小说作者最多只可比拟梁羽生之类。
高阳一生经历繁多。他本名许晏骈,字雁水,笔名郡望、吏鱼等,浙江杭州人。出身于江浙名门望族,杭州横河桥许氏门第显赫,高祖许乃钊官至江苏巡抚。许乃钊兄许乃普是嘉庆庚辰榜眼,官吏部尚书。光绪初年的军机大臣许庚身,再早些入值南书房的许寿彭,都是高阳的曾叔祖。到了高阳一代,时代风云变幻,家族前清昔日的辉煌早已烟消云散。高阳本人由于抗战关系失学,大学未毕业便进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当年也是有志抗战报国的热血青年。从学校出来,顺理成章地做了国民党空军军官,而后,随军辗转到了台湾。一直做到国民党参谋总长王叔铭的秘书。退伍后任台湾中华日报主编。高阳一生博览群书,投笔从戎是时代的需要,他的本色仍是一介书生。也就是说,退伍之后的高阳才回归了自我。从此,他的创作进入了黄金时代,出手极快,作品极多,个人的才识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毕生著作89部,其中绝大多数是历史小说。
高阳最擅长的是清史,在他所有的历史小说中,写清代的几乎篇篇精彩绝伦,读者可以将其作为趣味横生的断代史来阅读。不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发展脉络、历史框架都与历史的真实面目贴近,而且,故事细节时常都有据可查。清人的笔记、野史、杂著、诗文,高阳烂熟于心,随时成为小说创作的素材。由此旁涉开来,清代的典章制度、佚闻逸事、地方风俗、民情世态,高阳都能够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巧妙地结合到小说之中,或者通过小说完整地呈现在读者眼前。难能可贵的是,高阳不但有史才与史学,而且有史识,对近代的重要历史人物与事件,都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和判断,如对慈禧、李鸿章、胡雪岩,或“百日维新”、“义和团之变”等等。其历史观是否能够被接受,诸位读者可以自己判断。比之时下一些所谓的历史小说,毫无史识,只知道拼凑一些阿谀庸俗口味的“皇帝杂耍”故事,简直一是在天上,一是在地下。
小说不是历史,必须有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高阳便是一位讲故事的大家。高阳历史小说的另一大优势,就体现在这里。晚清历史,头绪纷繁,变幻莫测,“剪不断,理还乱”。高阳却是从容驾御,诸条线索,分别写来,又交错相关。在一张一弛的故事叙述过程中,晚清的历史面貌自然地显现出来。读者在急欲了解故事的进一步发展的阅读渴望中,不知不觉也熟悉了那一段史实。
然高阳出手太快,在准备不够时,也有败笔。尤其是非清代的历史小说,就难免有枯燥乏味的篇章。如《金缕鞋》讲述李后主的故事,那应该算是高阳的一个次品。
高阳的才气有目共睹。高阳的学与识,既得自家学渊源,也得自刻苦的攻读和异常丰富的人生经历。才、识、学兼备,高阳便登上了中国历史小说创作的最高峰。相传“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所言非虚。

仲夏铜城
高阳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小说作家,我最早看他的作品是92年时看<红顶商人>,真是让人欲罢不能,恨不得通宵看完。高阳先生创作颇丰,代表作有胡雪岩和慈禧全传。高阳先生作品精髓一是在其细腻的文字,一是在其对清史有深厚的研究和见解。

JoyceSun
我想知道高阳是干啥滴

maryqiqi
历史从不缺少狷加奇怪!贯通五经四书,只为壶中录春秋。落拓,孤傲,不羁!恃才傲物,独步山野。旷世稀奇,才华横溢。史学家高阳者!愚仁兄鼓吹尔等遗著,九泉必设待肆而饮……狂呼!狷者丨


Vanessa
高阳的历史小说还是非常值得阅读的。个人很喜欢高阳的一系列作品,慈禧,胡雪岩,小白菜,明末清末四公子,等等。买了很多也读了很多,简单几句话描写人物或事件栩栩如生,入纸三份,情节跌宕起伏,人物跃然纸上,值得推荐!另外张大春应该是高阳的学生,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