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哪些国学经典文学作品?

詹詹自喜
谢邀!要理解题意,必须先理解关键词“国学”二字的意义所在。先看‘国’字,它将上下左右的空间进行着封闭管理,里面的一切都是属于口吐玉言的王所主宰。因此,“国学”说得好听点,就是符合国王意愿和利益的所有思想作品,说得不好听也可以算鸟笼之学。
“国学”的另一层含义是:它是某国或某地区的学问,它不是通行于世界各国的共同学问。
“国学”还有一层含义是:当国民大众缺乏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主动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时。那些依靠传播旧文化的机构和教师们的生计就会产生问题。旧时代的人读经学的目的是有为官入仕的动力,而今的人缺这个动力。那么,怎样让人觉得读传统经书感到高大时尚有档次呢?以前可以强制灌输,独尊儒术,这一套不顶用了,最后取了个好名字:“国学”。
下面可以接着谈国学的经典文学作品了。国人将所有传统文化都归属于国学,因此,国学中的传世经典文学作品是有很多的,可以说中国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都有文学造诣很深的作品。详情可读《中国文学史》,在此不敢讲多,主要担心别人睡着了!
读过《中国文学史》的人,就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们的古人写的作品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至少从周代的《诗经》就开始了。
所有中国文学作品体现着形象思维在中国早就开始了和发展了,惟独缺乏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和科学思维。而恰恰正是这些思维方法构成着哲学的基本要素。所以,我认为:中国是形象思维有余,哲学思维不足。

疯行天下
謝邀!
中華文明數千年,產生了優久的數不勝數的國學及文學產品。從古以來。詩經,山海經,神話故事,論語,道德經,千字文,史記,三字經,春秋,繁衍的浩浩蕩蕩的二十四史等等。無不詳細的記錄了華夏民族的文明史和發展史。世界各國的顛峰之作。讓那些建國一兩千年及數百年的國家為之汗顏。這些無比燀爛的民族珍品。我們應診惜之。視為珍寶。

晓莺子
题者要分清两个概念:国学经典与文学作品。虽然二者并不矛盾,但是其范围却有大小之分。中华民族所有学科的经典之作都是国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它们的范围比《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还要宽广得多,不仅是文学艺术方面的,还包括道德,农业,手工业,商业,经贸,军事,数学,理工,建筑,医药,土木,天文,气象,外交,辨论,占卜等等。文学作品只是国学中的一个部分内容,但却是相当重要的内容。因为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前途和出息的,会受人欺凌的,是没有凝聚力的。
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学作品太多了,我只能就一些最著名的作品作一点介绍,挂一漏万,请大家补充。谢谢!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离骚》我国第一位著名的诗人屈原的代表作。
《周易》,《礼仪》,《尚书》,《春秋》,《论语》,《孟子》,《老子》,《墨子》,《韩非子》,《孙子》,《山海经》,《淮南子》等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司马迁的沥血之作,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料,文采,双耀千秋。
《后汉书》,班固作。
《洛神赋》,曹植著。七发枚乘著。
《三国志》陈寿作。
《文心雕龙》,南朝刘勰作,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
永州八记,唐朝诗人柳宗元著。
滕王阁序,王勃著。
阿房宫赋,晚唐诗人杜牧著。
大唐中兴颂,元结著。
师说,唐朝文豪韩愈著。
唐朝其他诗人的诗作就不详细列举了。
岳阳楼记,北宋范仲淹著。
醉翁亭记,欧阳修著。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著。
前、后赤壁赋,苏轼著。
金石录后序,南宋李清照著。
宋朝词人的诗词亦不单独列举了。
《窦娥冤》,关汉卿著。
《西厢记》,王实甫著。
天净沙*秋,《墙头马上》,白朴著。
《倩女幽魂》,郑光祖著。
《汉宫秋》,马致远著。
四大小说名著就不列举了。
项脊轩志,归有光著。
《儒林外史》,蒲松龄著。
春在堂丛书,清朝学者俞越著。
小年中国说,梁启超著。
与妻书,林觉民著。
近代许多优秀小说也不列举了。暂时说到这儿,国学文化经典实在是太多了。作为中国人,我是自豪的。我们的中华文化一直没有间断,也将会永远传承。

投球男子
所谓"国学经典文学作品″,应该是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传承有序,历久弥新,对于启智丶育人丶陶情丶冶性,永具价值,堪称典范的文籍。這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的文化遗存中应该是汗牛充栋,举不胜举。历史上曾有几次有名的汇总,唐太宗时的《群书治要》,明永乐皇帝的《永乐大典》,清乾隆时的《四库全书》。這都是文化典籍的大汇总,工程巨大,容量浩繁。国学古籍在历史上不象现代西方的分类,史学丶哲学丶政治丶经济丶科学丶文学艺术,那么明细,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国学文籍中,不论史学科学軍事农政,诸子百家学问,都是十足的文学作品。拿到现实的学校教学中,都是经典的语言文学教材。而且象《诗经》,不但具可诵读吟唱的文学艺术享受效果,而又有丰富的社会人文民俗自然的知识教育。所谓"半部论语安天下,一句诗书定太平",真的是,国学典籍所具有的,可学以致用的神奇功效。
《四库全书》就是分了"经丶史丶子丶集″四大类,予以汇总的。
秦统一六国前的春秋战国阶段,学术活跃,百家争鸣,有代表性的几家,集中于儒家丶道家丶法家丶杂家等代表人物的著作就有《老子》丶《庄子》丶《山海经》等,孔子的儒学最盛,逐渐系统为五经丶六艺。《诗经》`《书经》丶《礼记》丶乐经(失传)丶《易经》。还有《春秋》。
两汉文学的代表著作应该属司马迁的《史记》了,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這个阶段应该是较著名的有《昭明文选》丶《文心雕龙》等。
唐丶宋的文学成就,诗丶文大家叠现,超前绝后,李杜之诗,八大家之文,都是不朽的国学经典。
元明清在继承中又有新的创造和发展,唐诗宋词后就是"元曲″,元杂剧,明清小说又是一个文学的辉煌。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应该是明冯梦龙的三言.两拍,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长篇应是大家熟知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著了。
历代编写累积的《二十四史》是不容忽视的经典。
以上仅是简述,何止掛一漏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国学典籍汗牛充栋,光列书目,就是一个浩繁的工程。

动若鱼
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国学经典文学作品数不胜数,每个人穷其一生也不可能将这些作品研读完,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选择怎样的作品才最值得,其实每个人的标准是不同的,原因在于每个人的性格、兴趣、品味、知识储备都是不一样的,笔者只能就自己的经验,向大家推荐一些我比较喜欢阅读的国学经典作品。
一、《诗经》
此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诗经里面的诗歌创作人不详。就其内容而言,诗歌语言优美,真诚朴素,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画面。例如写爱情方面,表达比较直接大胆,如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等篇。其中不乏一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在写其他方面也是非常成功的。
二、《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最可贵之处在于它写的真实、生动、语言优美、文采斐然、秉笔直书。《史记》一直记载到当朝皇帝——汉武帝时期,其记载的很多内容在后代被逐步的证实,其真实性使得后世史学家说:“使百代而下,史家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
《史记》塑造的人物生动、个性鲜明,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篇,将人物写的活灵活现,文笔了得。《史记》写作目的立意高远,写作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语言优美简洁,其用最精简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而语言文风又非常的优美和高雅,多一字和少一字均不可,是真正的做学问的大家,比起很多凑字数的名家,水平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三、《道德经》
本书是我国道家经典著作,为道家创始人老子所著,孔子都很佩服他,还曾经向他请教。《道德经》属于中国古老哲学著作,目前世界上发行量最多的书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中国道家思想已经影响了全世界。
《道德经》语言及其精简,全文只有5000言,书中第一章即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可见其内容的深奥和理解难度之高。
此外,《道德经》还有一些比较有名的句子,如“天长地久”、“上善若水”、“少私寡欲”、“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其哲理思辨的思想至今仍然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上述三本国学经典文学作品是非常值得大家阅读的,故在此推荐给大家。

此岸
钱穆说:"中国文化,于世界为先进…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的名词。”
说到国学文学经典,不得不先说国学。国学本身是很宽泛的说法,如果真让将之定性为一科目,千年典籍浩如烟海,若要从中寻出文学经典来,看是做学问还是普通人欣赏,其实是有深浅多少的区别的。启蒙学类《三字经》《千家姓》《弟子规》之类,自然算小儿科。
梁启超,胡适,顾颉刚等都开出过国学必读书单。以胡适开列给中学生阅读的清单,中学国故丛书中古籍有31种,除了后来添列的佛学书藉,基本上包含先秦古典,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以及一些明清小说。综合看来也不外经史子集,从中列出适于大众阅读文学经典来。
经部乃儒学经典,四书五经自不必说,《诗经》乃第一。孔子曰:诗三百篇,一言蔽之,思无邪。诗中尽是高尚纯洁之行为,读之可感受诗歌之美。
史部中二十四史通读的工程太大,《史记》作为史学家眼中的"离骚”,当然必读。《资治通鉴》《三国志》等文学性就差些了。
子部即诸子百家,《老子》《庄子》《孙子兵法》《淮南子》《四十二章经》等。其中《山海经》以其宏大的想象力,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语文课本中选入鲁迅的长妈妈与山海经,很生动描写了该书对孩子丰富想象力培养作用。
集部为文学艺术类谱录。四大名著,唐诗宋词,元明戏曲等《楚辞》《乐府诗集》《西厢记》《徐霞客游记》《大唐西域记》,《浮生六记》《儒林外史》等明清小说。
有道是:三岁人之初,十岁西游记,二十红楼梦,三十水浒传,四十金瓶梅,五十观三国,六十览浮生(六记);
春读诗,夏读史,夜深谈聊斋,月下有西厢。
唐诗宜坐读,宋词宜卧读,读李白宜小醉,读杜甫自泪流。
读诗经须唱歌,论语曲阜调,孟子腾州音,老庄河南腔…
国学经典读书之趣,自在其中矣!

binlin_ice
中国的第一部文化经典是盘古开创的太极图,太极图是一本阴阳学说,因为当时没有文字,盘就用这个图画来记录,太极图是最早的一部经典。画太极图图案必须使用圆规,这就是伏羲和女娲执圆规的原因,表示他们继承了盘古开创的太极图文化。盘古将太极图简化成一曲字,曲字全部由很多把曲尺组成,曲字由太极图简化而来,所以,曲字不仅完全继承太极图的阴阳学说,还把阴阳学说中的六爻内容表达出来,曲字是中国第一部用文字表达的经典,这就是伏羲女娲执曲尺的原因,表示他们继承了盘古的曲字经典。曲字发展出来的第一部经典叫《中》,《中》发展出易,易发展出《老子》,《老子》发展出《大学》。这些经典是太极图发展途中的驿站,《大学》是太极发展的终点站,再也没有了。《大学》是一部教育方针,它教育一个人“知止”。因此,如果不是先读懂《大学》之前那些经典,就去读《大学》,那无异于懒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读懂曲字,便揭开了中国古代千千万万之谜。曲是中国第一部大典,又是人类终极大典。典字的造字法就是双手捧着曲这部经典。

石衣
首先,得划出一类蒙学经典: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等,这是古典教育常用书。其次,史学类,比如《史记》、《三国志》、《明史》等等,是研究各朝代历史书籍。其三,诗词。从《诗经》开始,比如《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其四,小说及散文类。比如《聊斋志异》、《封神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其五,言论类,比如《论语》、《道德经》等,这类书记载的是一些历史名人的言论和思想。其六,比如《说文解字》等具工具书功能的书籍,其六,综合类,比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四千多年来未曾中断,虽然有些书籍未曾留下,但是留下来的已是一笔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老卷毛
谢谢邀请。
国学经典涵盖面很广,包括先秦的诸子百家,和经学、玄学、道学、理学、明清实学等等。如果单说到文学作品,诗词曲赋、骈俪文章,凡体现中国传统思想的文化艺术,都属于国学范畴。民国以后把传奇、小说类体裁作品等也都归于文章之列,也属于国学。那么,经典就来了,四大名著之外,儒林外史、聊斋志异、三言二拍等明清小说都是经典。明清以前的元曲和唐传奇,甚至宋朝流行的平话也不乏经典之作。宋代平话流传下来的很少,多数是被小说家们改编成小说,以小说的形式为后人所熟知,比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
说到文学作品,人们最先想到的大约就是小说、戏剧,其次才是诗歌、散文、杂文等。小说在经史子集里属于“子”部,除明清章回体小说,像古代第一部文言纪实小说总集《太平广记》中所收录的六朝志怪、唐朝传奇,在古代文人眼里都是经典。我们所熟知的有《无双传》柳毅传南柯太守传《莺莺传》霍小玉传《离魂记》……这部书甚至影响到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的写作。
《博物志》是另一部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成书于西晋,作者张华。是继《山海经》之后,又一部包罗万象的奇书。我国古代民间四大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即源于此书。此外,刘伶醉酒,也是由此书中“千日酒”的故事(刘玄石醉酒)改编而来。
说到了《牛郎织女》,人们自然会想到另外三个传说,《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尤其《梁祝》,素有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
此外,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也脍炙人口。
国学经典文学作品,在经史子集里属“子部”和“集部”,小说属于子部,诗词曲赋等属于集部,如《楚辞》乐府新歌《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等等。像章回体小说,在清代未收入到经史子集(《四库全书》)之中,一些古代戏剧也未收入其中,如《长生殿》《牡丹亭》《西厢记》等精品剧目也属于集部。
所谓国学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经典文学作品,也就是流传已广,为大家普遍所喜爱的文学艺术。由于受西学东渐的影响,一些人跟风使舵般地去崇拜西方的文化,所以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就忽略了很多。又由于一些名人名家有“批判传统”的嗜好,就是精髓的也要拿过来贬损几句,让大众很是无所适从。其实,东西方文化由于历史底蕴、经历和民族习性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形式也就不同。仅此而已。国学经典如恒河之沙,难以胜数,这得益于古人著书立说的严谨,是现在的人很难学习,但却是应该继承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