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中国古代阐教、截教的相关详细资料

想仔细了解中华的古迹
提到的作品

[作品]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分“道经”“德经”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它不仅是道家(包括道教)代表作,而且还被尊为诸子之首、万经之王。《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多字,却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哲学、政治、军...

张景、张松辉

[作品]三国演义

三国时期是个激动人心的时代。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是纪录这一时代的最原始材料。从晋朝到唐宋,民间关于三国的传说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以各种形式不停歇地上演着、评说着刘备和曹操的故事,男女老幼无不喜欢...

罗贯中

[作品]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是我国古代一部优秀的神话作品。它寓传奇性、故事性、历史性于一炉,讲述了武王伐纣、灭商兴周的故事。根据原著编绘了这套黑白连环画对原著去芜存精,悉心编绘了十一篇故事,从而使全书情节更紧凑,人物...

祝竺

最新跟帖
L☆ve飛飛

L☆ve飛飛

你看封神榜看多了吧

道教哪来禅教和截教。

道教分很多派最大的是正一和全真是两个大的道派。下面有资料自己看

道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一般人称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正式形成于公元1世纪(东汉中期)。道教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综合了方仙道、黄老道某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而逐渐形成的。它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以老子为教祖,称“太上老君”。道教信徒供奉许多神。道教神仙的排列次序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王权统治体系。道教主张“重人贵生”,追求现世生活的美好,鼓励信徒积极生活,对社会抱入世的态度,因此,道教是主张“入世”的宗教。道教主要有全真派和正一派,全真派道士、道姑也必须素食、独身、住庙

道教作为中国的一个古老而富有生机的宗教深深地影响了中的政治,文化,经济,生活等等诸多方面。而现在很多人都将封建迷信与正统的道教混为一谈,致使道教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也不利于现代人正确的认识与继承中国的古典文化。所以末学不才将自己所学的一些道教方面的知识以及具体文化编汇在一起,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正确且全面的认识道教。

(一) 道教信仰

作为一个宗教自然会有敬佩尊敬的神灵,道教可以说是一个多神的宗教,我们所熟悉就有太上老君(即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中的道德天尊),玉皇大帝(即四御中的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关公(即关胜帝君)财神,土地,城隍等等。而这些神灵往往都是道德高尚,法力无边的,这恰恰也符合道教所主张的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观点。总的来说道教庞大的神仙体系。其中最重要的尊神就是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次就是四御(即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只)。其次更有许多重要的天神,如西王母,东王公(又称东华帝君),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斗母元君等等。但不管论述道教的哪一个方面皆离不开道教所主张推崇的自然之道。可以说老子思想与《道德经》是最根本的思想信仰。

(2) 寻根溯源

关于道教的根源可以说自宇宙伊始,天地初开就开始了但更准确且进一步地说是大道衍生了这一切。其中的奥妙非末学可以说明的,但关于道教的创立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的五斗米教(即正一天师道)的创立,而五斗米教的创立者又是谁呢?他便是张陵(又称张道陵(祖天师)道教尊称为降魔护道天尊,)正是祖天师创立正一天师道后,可以说一个正式的道教教派开始了,我们便以此为道教的开始。

(3) 道教教派

现代,道教的各个教派都在蓬勃发展,而占多数的应该是正一派与全真派。而将所有的道教教派都统计起来,这就需要很多的时间了,所以在此鄙人只将部分的教派达出来。如:正一派,清微派,上清派,灵宝派,搂观派,神霄派,东华派,天心派,北帝派,净明派,龙门派,华山派,随山派,南无派,嵛山派,清静派,金山派等等,而每个门派也会有自己的传人,而****都会有自己的道名。门派的子辈也很重要如全真龙门派的字辈表就是:道德通玄静 真常守太清 一阳来复本 合教永圆明 至理宗诚信 崇高嗣法兴 世景荣惟懋 希微衍自宁 住修正仁义 超升云会登 大妙中黄贵 圣体全用功 虚空乾坤秀 金木性相逢 山海龙虎交 莲开现宝新 行满丹书诏 月盈祥光生 万古续仙号。各个门派的字辈都不尽相同。而因门派的不同也分为符箓和内丹两个主要的修行道派。正一派以符箓见长,而全真派则以内丹见长。(注:正一和全真是两个大的道派,正一派主要是正一派,清微派,为主;全真派以龙门派,华山派,随山派,南无派,嵛山派,清静派,金山派为主。)

(4) 道教服饰

除道士举行科仪式的法衣外,一般的道袍主要为青兰色。而道袍为青兰色也表示着道教“贵生”的思想。具体地说:东方属青色,为青阳之气。而东方主生,在四季中主春,春天万物发生,而东方也是道教信仰的十洲三岛的所在方向,是道教向往的归宿之所,故此,道袍的颜色尚青兰色。道教服饰总的来说可以分为簪、冠、巾、衣、裳、履。

Tommy安

Tommy安

来历考证

封神演义》的描写重心是神魔斗法。武王伐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辅佐周武王的阐教的神道仙怪战胜助纣为虐的截教的神魔妖怪的过程。阐教与截教之争是贯穿商周战争全过程的主线,而所谓的阐教与截教这两大教派恰恰是作者的杜撰。明嘉靖时,明世宗曾赐给他所宠信的道人龙虎山上清宫道士邵元节“阐教辅国”的玉印。可能是因为这一事件在当时影响太大了,所以《封神演义》的作者沿用了“阐教”这一名称。 “阐”有阐发、阐明之意。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韩康伯注:“阐,明也。”名为“阐教”恐怕也取其明理之教的意思。“截教”的名称则不知所起。“截”有阻拦的意思。穆天子传卷四:“截春山以北。”郭璞注:“截,犹阻也。”《三国演义》有一回“赵云截江夺阿斗”,截也是阻的意思。《封神演义)中截教门人每每喜欢制造事端,阻挠伐纣大业,称之“截教”或许就是这个意思。

作者设想出一位鸿钧道人作为师尊(实际为道教大罗天),鸿钧道人“一道传三友”,元始天尊是阐教教主,通天教主则执掌截教一门。阐教强调正道修行,追求的是道德高尚的境界,除了申公豹之外几乎都是真仙正神。而截教则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多数倚仗的是旁门左道。闻太师是截教门人,但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正直高尚的人。他忠心耿耿,精忠报国,为平定内乱而南征北战。他虽属截教却不赞成杀伐过重。到朝歌见纣王,劝谏纣王勤修仁政,求贤辅国。一片赤胆忠心,真是可歌可泣!截教中的云霄娘娘,也是个颇有见识的角色。

阐教与截教的斗争,在本质意义上代表的是正与邪、正道与旁门左道的斗争。“有道克无道,有福催无福,正能克邪,邪不能犯正”(四十三回),可以说是《封神演义》这一部大书的总纲。

维护教派尊严和地位,是截教门人与阐教作对的共同理由。这是道教内部的派别斗争在文学中的反映,是道教内部正道与旁门左道长期争论的表现。截教门徒通常自称“炼气士”(也包括阐教中的少数人如云中子等),所以一般认为是明代道士得势的丹鼎派与被排斥的吐纳派之争,此外还包括南宗、北宗,天师道与全真教之争。

阐教与截教之争是贯穿商周战争全过程的主线,而所谓的阐教与截教这两大教派恰恰是作者的杜撰。

明嘉靖时,明世宗曾赐给他所宠信的道人龙虎山上清宫道士邵元节“阐教辅国”的玉印。可能是因为这一事件在当时影响太大了,所以《封神演义》的作者沿用了“阐教”这一名称。“阐”有阐发、阐明之意。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韩康伯注:“阐,明也。”

阐教跟截教大抵相当于我们某个时期划分出的右派跟左派。我们知道,当时的政策是有出身论不唯出身论。但阐教的教主元始天尊认为根红苗正才能干革命,手下的玉虚十二上仙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所谓贵精而不贵多。相反,截教通天教主则本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先进理念,摒弃狭隘的人本位思想,很是收了一些旁门的徒弟,所谓披毛带角,湿生卵化之辈。

这样一来矛盾就出来了。我们知道阐是阐化,也即“立”,截是截取。也即“破”,先天矛盾跟后天矛盾不断的积累积累,最后有一天爆发出来是很正常的。

natalieok

natalieok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